杜海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动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投喂频率对鳡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7年
-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在3次/d时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次下降,1次/d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 杜海明刘文奎张磊董俊峰樊启学
- 关键词:投喂频率摄食率
- 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7年
-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Ⅰ:0.68 cm;Ⅱ:1.50 cm;Ⅲ: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当饵料密度为每毫升1.0个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随着饵料密度进一步增加,规格Ⅰ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规格Ⅱ、Ⅲ仔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饵料密度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各饵料密度组的成活率都很高。规格差异对饵料密度不敏感,3种规格仔鱼的最适饵料密度均为每毫升1.0个。
- 刘文奎樊启学朱邦科杜海明
- 关键词:杂交鳢仔鱼饵料密度存活
-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翘嘴鲌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9年
-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d、4d、8d、12d和16d后恢复投喂16d对翘嘴鲌(Ctdter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存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饥饿前期下降缓慢,饥饿4d、8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d、16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比能值不断下降,除饥饿4d组外,各饥饿组与对照组都有显著差异(P〈0.05)。恢复投喂后,各饥饿组鱼体生化组成和鱼体比能值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恢复投喂期间各饥饿处理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饥饿4d、8d组翘嘴鲌幼鱼具有完全补偿生长能力;饥饿12d、16d幼鱼仅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
- 程鹏樊启学张磊赵志刚董俊锋刘文奎杜海明
- 关键词:幼鱼饥饿摄食体成分
- 投喂策略对鳡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 鳡(Elopichthys bambusa(Richardson),)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优良的养殖性能,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名特养殖品种,目前对它的研究较少,主要在生长和养殖方面,对其驯食及投喂策略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 杜海明
- 关键词:驯食投喂频率摄食生化组成
- 文献传递
- 赤东湖翘嘴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2003-2004年对赤东湖翘嘴鲌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研究,2003年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6%~54%和60%-83%,2004年分别达到了65%-91%和81%~95%。2003年出夏花苗种2.4万尾,成活率为10%;而2004出夏花苗种125万尾,成活率为70.0%-80.4%。
- 程鹏樊启学陈年林刘文奎杜海明
- 关键词:翘嘴鲌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 乌鳢养殖技术之一 雄性乌鳢与雌性斑鳢杂交试验被引量:17
- 2007年
- 乌鳢(Channa argus)和斑鳢(C.maculata)属于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杂交鳢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便于开展规模化养殖等优点,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和斑鳢而成为鳢科鱼类中最主要的养殖品种,然而由于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不成熟,难以稳定、规模化地提供优质苗种,制约了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 刘文奎樊启学朱邦科杜海明张磊董俊锋
- 关键词:杂交试验养殖技术乌鳢斑鳢雌性雄性
- 鳡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被引量:7
- 2007年
- 报道了池塘培育鳡鱼苗种的技术和结果。鳡鱼苗4日龄下塘,放养密度75万~120万尾/hm^2,每1施基肥3 000 kg肥水,每天泼洒2次豆浆,2~3 d施追肥1次,在培育后期冲水和换水,保持水质鲜嫩、清爽。鱼苗培育成活率71%~85%。对鳡鱼苗的食性、放养密度、水质管理和培育方式进行了讨论。
- 樊启学杜海明朱邦科姚凯
- 关键词:苗种培育池塘
- 鳡鱼苗种培育及驯食技术研究
- 樊启学姚凯朱邦科谢从新杜海明刘文奎陈良雨黄永涛
- 该课题采用网箱培育亲鱼和网箱原位催产技术,使受试亲鱼全部成功产卵,催产率达100%,受精率达到81%以上,孵化率93%,产后亲鱼成活率达57%。建立了天然饵料生物培育规格小于5cm鱼种的技术,成活率达到80~85%。通过...
- 关键词:
- 关键词:鳡鱼苗种培育驯食
- 养殖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被引量:34
- 2007年
- 在温棚水族箱中养殖杂交鳢仔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5、1、2、4、8尾/L,共养殖15 d,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在0.5~4尾/L之间,杂交鳢仔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养殖密度为4尾/L时,三者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养殖密度,仔鱼的生长反而下降。高密度组(4、8尾/L)杂交鳢仔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仔鱼的成活率随养殖密度增加而下降。
- 刘文奎樊启学杜海明董俊峰张磊
- 关键词:杂交鳢养殖密度特定生长率死亡率
- 急性拥挤胁迫对鲤血液中皮质醇及几项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通过对鲤(Cyprinus carpio)3 h急性拥挤胁迫(密度70g/L)实验,并在胁迫开始前(对照)、胁迫结束后的第0至168 h采样测量几项血液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在3 h拥挤胁迫结束之时(0 h),鲤血清皮质醇、血糖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胁迫前对照值(P<0.05),而游离脂肪酸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值(P<0.01)。之后这些指标继续发生波动,但一段时间后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并保持稳定。实验期间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并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该结果提示3 h拥挤胁迫可引起鲤体内血清皮质醇水平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发生改变,这可能是为了弥补应激期间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大。
- 于淼樊启学程鹏张磊刘文奎杜海明
- 关键词:皮质醇血清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