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 作品数:39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含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膜覆盖物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引量:4
- 2003年
- 肖仕初夏照帆俞为荣王广庆杨勇王永胜刘志国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创面愈合整形外科烧伤外科
- 幼儿中等面积烧伤复苏补液探讨
- 以含钠量为130mmol/L的乳酸钠林格液作为晶体液补充钠盐的条件下,根据31例复苏有效病人的实际输液量,提出了一个较为适用于幼儿中等面积烧伤(10~40%)的复苏补液经验公式:伤后第一个24h总补液量(ml)为Ⅱ、Ⅲ度...
- 杨勇霍正禄葛绳德
- 文献传递
- Hugl-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人源幼虫巨大致死性基因Hugl-1基因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探讨Hugl-1基因表达与肺癌肿瘤细胞发生、侵袭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NSCLC标本(含癌旁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Hugl-1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RT-PCR方法检测NSCLC中Hugl-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肺癌肿瘤组织中Hugl-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ugl-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结论:Hugl-1基因表达下降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 杨勇邹良建周栋郎希龙金海黄盛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抑癌基因
- 严重化学烧伤合并氮芥中毒一例报告
- 2002年
- 俞为荣路卫夏照帆李刚杨勇
- 关键词:化学烧伤并发症
- 矩形皮瓣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畸形被引量:2
- 2002年
- 杨勇史坚强夏照帆
- 关键词:手术方法
- 胎儿创面愈合的特点及其机理
- 1994年
- 胎儿创面愈合的特点是速度快而且没有疤痕形成。研究发现,胎儿创面基质中含有丰富的透明质酸,可调节胶原的合成,导致无疤痕愈合,同时还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加速了创面的愈合速度。
- 杨勇
- 关键词:胎儿创面愈合透明质酸
- 磨削后刃厚皮片移植修复烧伤性色素脱失被引量:1
- 2003年
- 杨勇
- 关键词:脱色素磨削术皮肤移植
- 三种可降解聚合物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对照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评价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酯3种生物可吸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皮下吸收情况。探讨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胸心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酯3种材料的结构特点。②新西兰大白兔18只,在兔背胸腰段脊柱两侧各作3个切口,每只兔分别植入6块可吸收材料,每种材料6只。③分别于术后2,4,6,8,10和12周各取6块材料,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测量纤维包裹组织的厚度。结果:15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3种材料的结构特点:扫描电镜下3种材料均呈网孔状泡沫结构,聚羟基丁酯孔径约110μm,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孔径约130μm,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孔径约170μm。②组织学检查结果: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和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2周包膜纤维疏松,与其下肌肉组织分界不清,网孔中有疏松纤维组织长入,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多核巨细胞。10周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材料完全吸收,12周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材料完全吸收,均为胶原纤维所代替。聚羟基丁酯2周包膜结缔组织疏松,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弥漫性增生,也可见多核巨细胞。8周时包膜增厚,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10周材料包膜较8周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转变为梭形的纤维细胞。③包膜厚度测量结果:包埋后2,4,6,8,10周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和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材料厚度测量值均显著小于聚羟基丁酯。结论: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在组织相�
- 周栋邹良建汪钢金海杨勇
- 关键词:聚乙醇酸乳酸心脏瓣膜生物降解
- 成功抢救胸腹壁穿通性热压伤一例
- 患者男,28岁,被500℃的热钢板持续挤压右侧胸腹部0.5 h,即出现严重呼吸困难,0.5 h 后送笔者单位,整体:呼吸急促,右胸部呼吸运动度较左侧差,语颤右侧减弱,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入院诊断:①右胸腹、四肢Ⅲ度烧伤(热...
- 杨勇肖仕初许民安郇京宁路卫夏照帆
- 关键词:热压伤穿通性胸腹壁
- 文献传递
- 含活性细胞的新型创面覆盖物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制备含活性细胞的高生物学活性的创面覆盖物,并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提取鼠尾胶原,与硫酸软膏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胶原膜;采用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取健康成人(15~35岁)环切包皮分离成纤维细胞培养并传代。将异体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胶原膜表面培养1周,采用ELISA法和RI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6、IL-8、TGF-β1及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的分泌;从需手术植皮的烧伤患者(18~45岁,烧伤面积5%~32%TBSA)大腿外侧切取厚约0.4mm的中厚皮片,将成纤维细胞-胶原膜覆盖物用于中厚皮片供皮区,观察愈合时间。结果: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胶原膜表面生长良好,可长入膜内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覆盖物。培养1周,上清中测得IL-6为(502.2±21.9)pg/ml、IL-8为(340.5±23.2)pg/ml、TGF-β1为(1.431±0.063)pg/ml,层粘连蛋白为(92.1±13.5)ng/ml,透明质酸为(2 037.4±105.8)ng/ml。将覆盖物用于供皮区,其表皮化时间为(6.2±2.5)d,较单纯胶原膜的(9.8±2.3)d、凡士林纱布的(10.1±1.9)d明显缩短(P<0.01),上皮分化程度高。结论:合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膜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暂时性创面覆盖物。
- 肖仕初杨珺贲道锋俞为荣王广庆杨勇朱世辉夏照帆
- 关键词:创面覆盖物胶原膜成纤维细胞层粘连蛋白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