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义
- 作品数:16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紫罗兰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2年
- 以紫罗兰幼苗子叶、子叶柄、下胚轴作外植体接种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 ,并进一步诱导分化出芽及再生植株。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在MS +0 .1mg/L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发生率达 10 0 % ,下胚轴愈伤组织转移MS +0 .1mg/L 6 -BA培养基上易诱导分化出小苗 ,分化频率达 6 7%。再生小苗在 1/ 2MSA +0 .2mg/LIBA培养基上生根率达 86 %。
- 徐怀亮罗鹏李旭峰陈艳红杨凡杨江义王劲袁旭
- 关键词:紫罗兰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 油菜和诸葛菜离体培养特性的比较研究
- 对Ad-6和诸葛菜的下胚轴生长、幼苗子叶腋芽诱导、茎段培养、愈伤组织诱导、未授粉子房和胚珠培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Ad-6为萝卜变种蓝花子(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
- 杨江义
- 关键词:油菜单倍体植株诸葛菜茎段培养
- 文献传递
- 多年生长雄蕊野生稻剑叶长度的遗传分析
- 2023年
- 水稻剑叶性状与产量息息相关,也是水稻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剖析水稻剑叶长度的遗传机理,为培育理想株型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奠定基础。以长剑叶的非洲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 A. Chev.&Roehr.)为父本、短剑叶的粳稻Balilla为母本构建F2分离群体。统计2015-2017年近3年的F2群体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对剑叶长度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和QTL定位。一共检测到10个控制剑叶长度的QTL位点,分布在水稻的第3、4、5、7、8、9、11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q FLL9-1是群体中控制水稻剑叶长度的主效位点,还鉴定到了两个新位点qFLL4-1和qFLL11-1。针对主效位点q FLL9-1构建了高世代回交群体BC6F2,验证了qFLL9-1在群体中发挥重要的效应。本研究鉴定到qFLL4-1和qFLL11-1两个调控剑叶长度的新QTL位点,验证了1个调控水稻剑叶长度的主效QTL qFLL9-1,研究结果为水稻剑叶长度QTL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长雄蕊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 张美佳王昊云郑方静单媛媛杨江义范优荣
- 关键词:QTL定位
- 杂种偏分离的遗传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杂种偏分离是指杂交后代群体在某个位点的基因型分离比偏离了预期的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一种现象,是来自不同杂交亲本基因之间的不兼容性所致。功能缺失型和功能获得型的基因间互作都可以导致杂种偏分离,其中前者的机理比较简单,即缺陷型的基因组合导致原有功能丧失而造成细胞死亡。功能获得型杂种偏分离系统是由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系统,包含两个基本成分:杀手(killer)因子和护卫(protector)因子,此外还有增强子(enhancer)、抑制基因(repressor)等修饰因子。功能获得型杂种偏分离有通用的遗传模型:具有传递优势的单倍型含有高活性的killer+和protector+;传递劣势的单倍型含有低活性的killer-和protector-;中性的单倍型(广亲和型)则含有killer-和protector+。该系统通过killer和protector间的紧密连锁、修饰因子的积累等途径得以在自然选择中保存下来。尽管不同功能获得型杂种偏分离系统的遗传机理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分子机制则大相径庭。文章综述了杂种偏分离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以及其与杂种不育的关系,以期为后续杂种偏分离研究提供参考。
- 范智权孙加雷单建伟杨江义
- 关键词:偏分离基因互作生殖隔离杂种不育
- 长雄蕊野生稻枝梗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水稻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如何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一直是科学研究与育种研究关注的重点。而水稻枝梗角度对稻米产量及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跟粳型栽培稻Balilla杂交构建了F2群体,利用基于PCR的Indel标记构建了分子连锁图谱;通过QTL分析软件QTL IciMapping4.0检测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共得到6个控制水稻枝梗角度的QTLs。这些位点分别位于第2、4、9、10和12染色体上,每个QTL能够解释3.7%~43.3%的表型变异。第4染色体上的qBA-4-2位点和第12染色体上的qBA-12-1位点在两年的定位实验中均被检测到。其中,qBA-4-2对枝梗角度表型贡献率最大,是一个主效QTL;qBA-2-1以及qBA-12-1还未见报道,可能是两个新的QTL。挖掘新的枝梗角度基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水稻的驯化历程和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 吴昊吴昊刘婷婷范智权范优荣蔡中全范智权杨江义
-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穗型
- 水稻杂种不育及广亲和的基因互作研究
- 水稻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也是禾本科研究的模式植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只有进一步提高水稻的单产才能满足人们对水稻的消费需求。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由籼稻(indica rice)和粳稻...
- 杨江义
- 关键词:水稻杂种不育基因互作
- 文献传递
- 籼粳水陆稻杂交的株高和结实率遗传被引量:4
- 2002年
- 为矮化云南地方粳型高秆陆稻品种 ,选用矮秆籼型水陆稻与具有广亲和性的云南地方陆稻品种杂交 ,以探讨能否在矮化株高的同时解决籼粳杂交育性低的问题。本试验中 ,除紫米糯×三磅七十箩F1代株高表现为完全显性外 ,其余组合均为不完全显性。各籼粳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株高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粳稻三磅七十箩和 870 136 /小蜂谷 17虽然被认为具有广亲和基因 ,但它们对不同籼稻的杂交亲和性不同。三磅七十箩对UPLRi 5、CICA6、紫米糯有较好的亲和性 ,而对册亨紫晕糯 - 1的亲和性较差 ;780 136 /小蜂谷 - 17对矮仔占、Tos4 0 2 0的亲和性较差 ,而对Nduguri、矮黄糯有较好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广亲和基因的参与下用矮籼矮化高秆陆粳的同时有希望选到高结实率的后代 ,通过此途径矮化云南高秆陆稻是可行的。根据已有研究 ,作者认为任何性状都受多个基因控制 ,而所能检测出的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则决定于试验材料间的遗传差异 。
- 杨江义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周玉萍
- 关键词:株高结实率籼粳杂交水陆稻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下胚轴生长及脱分化的影响(简报)被引量:5
- 2001年
- BAP和ZT可以防止油菜下胚轴的徒长。欲从萌发油菜种子得到无菌苗时可以加入 0 .5mg·L-1的BAP ,如要用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则宜采用 1mg·L-1以上的BAP。发芽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对下胚轴切段的脱分化能力无明显影响 ,但用含NAA的发芽培养基得到下胚轴切段的愈伤组织产生的根毛较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下胚轴切段脱分化 ,以 0 .5mg·L-1BAP +1mg·L-1NAA +0 .2 5mg·L-12 ,4 D诱导愈伤组织的作用最好 ,诱导率达 10 0 % ,愈伤组织块大 。
- 杨江义李旭锋袁旭王劲徐怀亮杨凡
- 关键词:油菜生长发育植物生长调节剂下胚轴脱分化
- 陆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研究被引量:13
- 1997年
- 为有效改良云南陆稻,选用国外半矮秆陆稻良种与云南高秆陆稻配成7×7不完全双列杂交作配合力、遗传力分析。配合力与材料有关,一般配合力(GCA)国外陆稻优于云南陆稻。国外陆稻着重选择有效穗数、结实率,云南陆稻重点选穗粒数。两类品种的特殊配合力(SCA)仅有效穗数、抽穗期、穗粒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用国外陆稻改良云南陆稻行之有效并得到育种实践证明;总结出低世代重点选株高、抽穗期和组合,高世代选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单株的复交、常规育种策略。同时对所用亲本作具体评价,选出一般配合力较好的亲本IRAT216、Tos2300、IRAT104和勐旺谷。就GCA、SCA对不同育种途径的作用、水陆交改良云南陆稻有效穗数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 杨桂芬陶大云胡凤益杨江义
- 关键词: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双列杂交陆稻
- 水稻杂种胚囊育性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S5位点杂种胚囊育性基因ORF3的分离克隆、功能验证及在水稻品种改良中的应用。ORF3编码Hsp70类蛋白,参与细胞蛋白质折叠和转移、胁迫信号转导等功能。该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在...
- 张启发杨江义欧阳亦聃杜红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