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眼内异物的B型超声扫描诊断分析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分析眼异物在B型超声扫描探查中的声像学特点及定位的优势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眼科专用A、B型两用超声波扫描仪 ,对 38例眼异物进行探查。结果 本组 38例中 32例经B超探查发现异物回声 ,异物检出率为 84 2 % (32 / 38) ,其中眼内异物 2 2例 (57 9% ) ;眼球壁异物 9例 (2 3 7% ) ;眶内异物 1例 (2 6 % )。有 30例行X光或CT检查 ,结果 2 3例发现异物 ,异物检出率为 76 6 % (2 3/ 30 ) ,其中眼内异物 1 6例(53 3 % ) ;眼球壁异物 4例 (1 3 3% ) ;眶内异物 3例 (1 0 0 % )。结论 B型超声探查对于眼内异物 。
- 林红周占宇牛膺筠康菊
- 关键词:B型超声眼内异物B超探查
- 先天性小眼球并发眼眶囊肿B超诊断1例
- 2004年
- 康菊牛膺筠王云霄林红王大博
- 关键词:眼畸形眶疾病超声检查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血浆内皮素1的检测被引量:1
- 2000年
- 1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1(ET1 )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关系。2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 )测定了 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 30例正常人血浆 ET1 的含量。 3结果 青光眼组血浆 ET1 含量为 (6 8.75±7.5 2 ) ng/ L ,正常对照组为 (47.43± 6 .6 3) ng/ L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t=3.5 6 ,P<0 .0 1)。 4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过程中存在 ET1 产生和清除异常 ,ET1 可能参与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理生理过程。
- 纪建中孙为荣林红刘桂香
-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血浆RIA
- 眼睑恶性肿瘤中P16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2000年
- 1目的 探讨 P16蛋白在眼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眼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 96例常见眼睑恶性肿瘤的 P16蛋白。 3结果 眼睑恶性肿瘤 P16蛋白阳性者均为细胞核染色。其中 2 8例基底细胞癌 (BCC) ,18例鳞状细胞癌 (SCC) ,13例睑板腺癌 P16蛋白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70 .0 0 % ,5 4.5 5 % ,5 6 .5 2 % ,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下降 ,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2 86 )。 4结论 P16蛋白的表达与眼睑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分化程度有关。
- 刘夫玲牛膺筠王红云林红
- 关键词:眼睑肿瘤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表达
- 眼睑类脂蛋白沉积症2例
- 2011年
- 例1,男,9岁。因双上睑多发性包块2年就诊。病儿自幼声音嘶哑,近年来反复发生口腔及唇部白色斑块,但身体、智力发育正常。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口腔溃疡,给予各种药物治疗不见好转。门诊检查:病儿一般情况可。非血缘双亲婚配。
- 林红赵桂秋梁涛杨文毅
- 关键词:类脂蛋白沉积症眼睑病例报告
- 眼科仿真见习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仿真教学软件在眼科见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自行研制眼科仿真见习教学软件,将参加眼科见习的229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见习采用传统的病例示教方式授课,实验组采用病例示教,病例不足时应用见习教学软件进行仿真化辅助教学。比较两组见习的病种数、学生的考试成绩、听课的难易度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平均学时内见习的病种数多于对照组,考试成绩及听课的难易度、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6.958~10.252,u=3.043、3.745,P〈0.01)。结论应用仿真教学软件能够对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补充,可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眼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 梁涛王岩青张凌云张慧林红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见习眼科学
- 仿真教学在眼科见习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仿真教学在眼科见习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研制眼科见习仿真教学软件。将参加眼科见习的162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见习采用传统的病例示教方式授课,实验组采用病例示教,病例不足时运用见习教学软件进行仿真化教学。比较两组示教的病种数、学生的考试成绩、听课的难易度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平均学时内见习的病种多于对照组,考试成绩及听课的难易度、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真教学能够对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补充,可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眼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 梁涛王岩青侯英林红杨先
- 关键词:仿真教学见习眼科学
- 侵袭与转移相关因子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侵袭与转移相关因子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eadher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7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及15例色索痣组织中Cx43、E.cadherin、P13K及CTGF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做对照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各因子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Cx43、E.cadherin、P13K及CTGF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07%(20/27),44.40%(12/27),74.07%(20/27)和66.67%(18/27),在色素痣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3%(5/15),86.67%(13/15),33.33%(5/15)和20.00%(3/15),Cx43、P13K及CTGF蛋自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较色素痣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0,P=0.024;)(χ2=5.060,P:0.024;χ2=6.637,P=0.010)。E.eadherin蛋白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较色素痣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0,P=0.019)。Cx43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阳性率不同:梭形细胞型为40%(4/10),混合型88.89%(8/9),类上皮型为1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4,P=0.007)。P13K蛋白在不同大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阳性率不同:小肿瘤为42.86%(3/7),中肿瘤为75%(9/12),大肿瘤为1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7.P=0.042)。Cx43、E—eadherin、P13K及CTGF蛋白在未累及巩膜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0%(6/12),83.33%(10/12),50.00%(6/12)和41.66%(5/12),在累及巩膜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3%(14/15),40.00%(6/15),93.33%(14/15)和86.67%(13/15),Cx43、P13K及CTGF蛋�
- 牟莹莹赵桂秋林锦镛赵洁林红胡丽婷徐强王青孙为荣
- 关键词:脉络膜肿瘤黑色素瘤肿瘤侵袭肿瘤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 眼睑恶性肿瘤组织中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与眼睑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生物素(labeledstreptravidinbiotin,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眼睑恶性肿瘤组织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眼睑皮肤、睑板腺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眼睑上皮中,未见P53蛋白表达,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其PCNA指数也有增加趋势。30/53例基底细胞癌(basalcelcarcinoma,BCC)、16/32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carcinoma,SCC)、10/17例睑板腺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同时,随着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阳性表达程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CNA平均指数(PI)值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中分别为38.1±31.1、38.3±30.1、42.6±32.0。在肿瘤的不同组织学分型上,PCNA平均指数随分化程度的降低有逐渐增高趋势,其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其PI值均高于P53蛋白阴性表?
- 牛膺筠王红云纪建中林红张爱华
- 关键词:眼睑肿瘤P53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
- 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拟态观察及相关调控因子的作用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情况及来源,探讨相关调控因子的作用。方法收集人RB组织的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过碘酸-Schiff(PAS)/CD34双重染色观察RB中VM形成情况,计算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造血干细胞抗原CD133(AC133)、CD34表达,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下游因子Eph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VMD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HE染色显示部分RB组织中除有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外,还可见肿瘤细胞围成的不规则管腔(内有红细胞);PAS/CD34双重染色显示43份RB组织中VM阳性23例(53.48%),VMD为(26.52±8.72)个/HP,VM阳性率与RB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532)、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VM阳性RB组织中ABCG2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阴性组织中(P<0.01),VM阳性组织中部分肿瘤细胞AC133表达阳性、VM阴性组织中未见AC133表达,所有RB组织中仅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表达。HIF-1α、EphA2、MMP-2在VM阳性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阴性组织(P均<0.01),VMD与三者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1,r分别为0.694、0.630、0.795)。结论低分化RB组织中存在VM,其管壁构成可能主要来源于ABCG2阳性的肿瘤干细胞,HIF-1α及其下游因子EphA2、MMP-2表达上调可能促进VM形成。
- 张丽娜赵桂秋林红王谦牛膺筠
-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缺氧诱导因子1Α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