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脂肪变在低HBV-DNA载量HBsAg阳性患者肝酶异常中的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CHB)仍然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HBV-DNA是乙肝病毒(HBV)复制和传染性强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未接受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基线HBV DNA水平是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危险的强预测因素。近来,H...
- 施军平娄国强张莉胡晨波武瑞荀运浩
- 文献传递
- 宿主和病毒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脂肪变中的作用
- 肝细胞脂肪变是指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酯)超过肝湿重的5%或光镜下超过5%的肝细胞有脂肪沉积,主要见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酒精性肝病以及药物性肝病等,也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它的存在不...
- 施军平范建高武瑞高晓倩张莉
- 关键词:肝细胞脂肪变CHC肝脂肪变CHB慢性乙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大黄煎液联合谷氨酰胺能否减少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并探讨其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A组),大黄防治组(B组),谷氨酰胺(Gln)防治组(C组),大黄联合谷氨酰胺防治组(D组),对照组(E组)。A、B、C、D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GalN)建立急性肝衰竭(AHF)大鼠模型。造模前两天,B组予大黄煎液灌胃,C组予Gln溶液灌胃,D组予大黄煎液和Gln溶液灌胃,A组和E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造模4天后处死动物,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及平均组织含菌量的情况,观察回肠组织学改变,测量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 D组肠系膜淋巴结易位率(50%)明显低于A组(100%)(P<0.05),D组亦低于B组(63.6%)、C组(60%)(P>0.05)。D组肠系膜淋巴结平均组织细菌含量(1.80±2.31)×103CFU/g低于A组(10.54±4.08)×103CFU/g(P<0.01),但与B组(3.59±3.80)×103CFU/g、C组(3.12±3.54)×103CFU/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肠绒毛高度1.77±0.14μm显著高于B组1.23±0.92μm(P<0.01)和C组1.45±0.13μm(P<0.01)。D组的肠隐窝深度1.46±0.15μm显著高于B组0.92±0.11μm(P<0.01)和C组1.15±0.13μm(P<0.01)。结论大黄能护肝降酶退黄,改善肠道微循环,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肝脏、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大黄联合谷氨酰胺能改善AHF大鼠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对AHF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具有预防作用。
- 王江娅刘寿荣武瑞
- 关键词:谷氨酰胺急性肝衰竭肠道细菌易位
- 中药大黄防治急性肝衰竭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 目的:用大黄煎液提前灌胃干预实验性大鼠急性肝衰竭(AHF)模型,并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观察中药大黄能否减轻AHF大鼠的肝脏损伤,并探讨其防治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20只,大黄防...
- 王江娅刘寿荣娄国强武瑞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脂肪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目的了解肝细胞脂肪变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6月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的CHB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剔除合并HCV和HIV等病毒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调查肝细胞脂肪变在CHB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肝脂肪变与相关的人口学特征、病毒学指标和生物化学指标、以及肝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915例CHB患者中,男1497例,女418例,平均年龄(30.7±9.5)岁。肝组织病理显示肝细胞脂肪变发生率为13.6%(260/1915),并呈逐年增高趋势(2005-2007年分别为11.2%、14.3%、17.9%)。肝细胞脂肪变程度〈30%(F1)的患者占90.4%;男性肝脂肪变(15.2%,228/1497)明显高于女性(7.7%,32/418)。有肝脂肪变的CHB患者,其体重指数、年龄、空腹血糖和尿酸明显高于无肝脂肪变患者,t值分别为6.01,3.60,4.72,9.55,P值均〈0.01。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无肝脂肪变患者,x^2值分别为17.00,169.45,6.12,116.67,76.34,P值均〈0.05。轻度CHB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17.8%)显著高于慢性HBsAg携带者(8.6%)以及CHB中度(9.4%)和重度(7.7%)患者;同样,炎症活动度G1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19.8%)和纤维化程度S1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19.1%)分别显著高于G0、G2、G3和G4(分别为10.3%、11.5%、9.3%和7.3%)和S0、S2、S3和S4(分别为10.8%、13.3%、7.1%、7.4%)患者;肝脂肪变发生率与HBeAg状态及HBV DNA水平无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尿酸和空腹血糖与CHB患者肝脂肪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肝细胞脂肪变在CHB患者中并不少见,其发生主要由患者的代谢因素所致,而与HBV本身无关;�
- 施军平范建高武瑞高晓倩张莉王浩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患病率肝脂肪变
- 肝细胞脂肪变导致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氨酶增高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分析HBV DNA低载量HBsAg阳性患者转氨酶异常的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血清HBsAg阳性时间持续1年以上、HBV DNA(PCR法)〈10^3拷贝/ml和ALT〉1.25×ULN超过6个月的患者,剔除合并HCV和HIV等病毒感染及其他漫性肝病。患者均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转氨酶增高的原因。结果有11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02例,HBeAg阴性88例(73.9%);平均年龄(33.9±9.7)岁,体重指数(23.4±3.7)kg/m^2,ALT(150.0±166.6)U/L,AST(102.4±193.2)U/L。肝活组织检查有32例(26.9%)为肝细胞脂肪变,64例(53.8%)为慢性肝炎,7例(5.9%)为两者并存,15例(12.6%)为非特异性改变,1例为正常肝组织。30例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17例有肝脂肪变,占56.7%;89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有22例有肝脂肪变,占24.7%,两组比较x^2=10.3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脂肪变组(n=39)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以及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肝脂肪变组(n=64);而ALT、AST和载脂蛋白-A水平则显著低于无肝脂肪变组,t值分别为5.369、4.276、3.216、4.223、2.438以及-2.234、-3.877和-2.956,P值均〈0.05。肝脂肪变组男性的比例、超重和肥胖、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亦显著高于无肝脂肪变组;而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却显著降低,x^2分别为3.829、7.659、13.389、0.549和20.978、17.550,P直均〈0.05。与肝脏非特异性改变患者相比较,慢性肝炎患者ALT、AST、GGT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但其他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代谢紊乱及其相关肝细胞脂肪变为HBV DNA低载量HBsAg阳性患者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之一。
- 施军平范建高娄国强张莉胡晨波武瑞荀运浩
- 关键词:乙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 宿主和病毒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脂肪变中的作用
- 本研究通过分析2006年1月~2007年6月间经肝组织活检确诊的562例CHB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探讨了我国CHB患者发生肝脂肪变的危险因素以及肝脂肪变在肝脏损害中的作用。
- 施军平范建高武瑞高晓倩张莉
- 关键词:慢性肝炎肝炎病毒肝脂肪变
- 文献传递
- 宿主和病毒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脂肪变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宿主和病毒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脂肪变中的作用。方法将肝穿组织活检证实的562例CHB患者(男450例,女112例),分为肝脂肪变组(102例)和无脂肪变组(460例),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病毒学指标和生化学指标。结果在562例CHB患者中,102例(18.15%)有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男性高于女性。肝脂肪变组患者BNI(体重指数)、血清TG(甘油三酯)、Cho(总胆固醇)、UA(尿酸)、FSG(空腹血糖)水平和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以及饮酒习惯者比例显著高于无肝脂肪变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TG、UA与CHB患者肝脂肪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CHB患者肝细胞脂肪变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代谢因素相关,而非HBV所致。
- 施军平范建高武瑞高晓倩张莉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乙型肝细胞
- 肝细胞脂肪变对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明确肝细胞脂肪变对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2007年9月~ 2008年10月期间,对经肝活检证实的合并肝细胞脂肪变的2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无肝细胞脂肪变的55例CHB患者分别应用α-2b PEG干扰素进行抗HBV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应答情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阴转率),研究肝细胞脂肪变对干扰素抗HBV治疗应答的影响.结果 在2007年9月~2008年10月进行干扰素治疗的76名CHB患者中,男性57名,女性19名,平均年龄29.00±8.32岁.随访第12、24和48周时脂肪变组的ALT复常率与无脂肪变组比较分别为36.8%(7/19) vs 29.7%(11/37)、23.5% (4/17) vs 44.4% (12/27)、43.8% (7/16) vs61.1%(11/1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8周结束时,脂肪变组中有1例出现HBsAg阴转6.3% (1/16),无脂肪变组中有2例出现HBsAg阴转11.1% (2/18),并且有1例出现HBsAg血清学转换5.6% (1/18).随访第12、24和48周时脂肪变组与无脂肪变组HBeAg阴转率与血清学转换率分别相同,为33.3% (6/18) vs21.2%(7/33)、37.5% (6/16)vs 27.6%(8/29)、56.3% (9/16)vs27.8% (5/1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2、24和48周时脂肪变组与无脂肪变组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38.9% (7/18)vs 36.7% (11/30)、50% (8/16)vs 32.1% (9/28)、75% (12/16)vs 61%(11/1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细胞脂肪变也是CHB患者常见的病理表现之一,它对α-2bPEG干扰素抗HBV治疗应答无明显影响.
- 武瑞娄国强施军平刘寿荣王江娅
-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脂肪变干扰素
- HBV感染与代谢综合症被引量:2
- 2008年
-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重要致病因素的一组疾病症候群,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研究表明HCV感染与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发生以及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但HBV感染是否也与NAFLD、DM,甚至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癌症等代谢相关性疾病有关,目前的研究仍不多。本文就HBV感染与代谢综合症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 武瑞娄国强施军平
- 关键词:乙型肝炎代谢综合症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