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卓
- 作品数:28 被引量:2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江苏省龙卷风灾害风险评价
- 在分析江苏省龙卷风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江苏省为例的龙卷风灾害风险性评价模型,确定水域面积、海拔高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龙卷密度和龙卷灾害综合灾度这6个因子作为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计算出...
- 潘文卓缪启龙许遐祯
- 关键词:龙卷风层次分析频数分布
- 文献传递
- 杭州市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灾害呈现出高灾损、大影响、强敏感的特点。在杭州,城市灾害也呈频发加重趋势,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影响日趋严重。本文从组织领导、预算投入、机制建设、装备保障、软件应用、实战演练等方面对杭州市气象应急...
- 邵碧嘉陈剑峰朱兰娟潘文卓
- 关键词:应急保障防灾减灾预警服务应急演练
- 文献传递
- 杭州市气象应急保障体系现状及建设对策被引量:9
- 2010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灾害呈现出高灾损、大影响、强敏感的特点。在杭州,城市灾害也呈频发加重趋势,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影响日趋严重。从组织机构、预算投入、机制建设、装备保障、软件应用、实战演练等方面对杭州市气象应急保障体系进行全面调研,提出杭州市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对策建议,为提高社会各界应对气象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能力服务。
- 邵碧嘉陈剑峰朱兰娟潘文卓
- 关键词:应急保障防灾减灾预警服务应急演练
- 杭州市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评价被引量:18
- 2012年
- 基于证据权法构建滑坡地质灾害评价模型,进行杭州市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主要数据源包括1930-2009年杭州市域采集到的1 905个地质灾害个例以及杭州市地质图、土地利用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及信息提取功能,筛选强降水、地层岩性、坡度、坡向、坡高、河网与道路缓冲等证据因子,并运用证据权法客观确定各因子权重,最后通过Arc-WofE扩展模块对多种优选因子的叠加,计算任意格网单元的滑坡发生概率,实现对潜在滑坡点位的空间预测。经分离样本法验证,区划准确率为88.3%,分析结果与现有滑坡的分布情况比较吻合。据此表明证据权法在多指标评价及其权重确定等方面具有普适性,值得在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等方面推广应用。
- 俞布潘文卓宋健缪启龙张玮玮段春锋
- 关键词:危险性
- 江苏省龙卷风特征和灾害分析
- 利用1956年至2005年江苏省的龙卷风记录资料,研究了江苏省龙卷发生的频数分布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并对各次龙卷进行了富士达等级评定,进一步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分析了江苏龙卷的各等级分布和年代间分布变化,探讨了龙卷发生的天气...
- 潘文卓缪启龙
- 关键词:龙卷风频数灾害
- 文献传递
- 南京56年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被引量:51
- 2008年
-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4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冷积温和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探讨了南京冬季气温的年代变化和冷冬、暖冬的分布。结果表明:56年来南京冬季平均气温是明显上升的,而极端低温和冷积温上升更为显著;南京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90年代以后没有冷冬,多为暖冬,近10年为两年一遇,80年代以来南京冬季明显升温,90年代以来的南京冬季出现了持续的偏暖异常。
- 缪启龙许遐祯潘文卓
- 关键词:冬季气温暖冬冷冬
- 江苏省龙卷风灾害风险评价
- 在分析江苏省龙卷风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江苏省为例的龙卷风灾害风险性评价模型,确定水域面积、海拔高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龙卷密度和龙卷灾害综合灾度这6个因子作为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计算出...
- 潘文卓缪启龙许遐祯
- 关键词:龙卷风层次分析法频数分布
- 文献传递
- 杭州气象服务低碳城市建设的思路初探与分析
- 基于杭州市低碳城市发展实践,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汇总工作,探索了杭州市气象部门在温室气体监测分析和数据库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湿地碳汇价值评估和碳足迹计算器开发等领域的服务产品思路、可行性、困难和对策,为政府推进低碳工作提...
- 李璐潘文卓杜荣光齐冰
-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气象服务
- 文献传递
- 气候资源利用对于杭州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 基于杭州市低碳城市发展实践,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汇总工作,明确了低碳建筑设计中气候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并调查了杭州低碳建筑建设设计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现状,例举了适合杭州实际的低碳建筑设计思路和策略,为政府推进低碳建筑评估标准...
- 潘文卓李璐
- 关键词:气候低碳建筑设计
- 文献传递
- 南京5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2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夏季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热积温和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利用候温法研究了南京夏季候平均气温≥22℃的候数变化和南京夏季时间尺度的演变,探讨了南京夏季各温度指标的年代变化和凉夏、酷暑的分布。结果表明,56年来南京夏季平均气温是上升的,而极端高温和热积温1990年代以前是下降的,但本世纪头几年回升明显;当今南京的夏季始于5月下旬或中旬,终于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南京夏季时间尺度的明显增长与全球变暖相对应;南京1950、1960年代夏季较热,酷暑年较多,1970、1980年代较凉,凉夏年较多,1990年代以后夏季气温回升,但本世纪头几年南京夏季虽较热但未有凉夏、酷暑的异常年出现。南京温度及热积温的变化与大气环流演变和热带海洋海-气相互作用紧密相联,致使南京相应降水日数、日照时数等的变化,可引起南京夏季气温的相应变化。
- 缪启龙潘文卓许遐祯
- 关键词:夏季气温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