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钧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小兴安岭近地层湍流能谱特征被引量:3
- 2021年
- 利用小兴安岭南麓五营地区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的湍流速度谱、温度谱、湿度谱、协谱及局地各向同性特征。结果表明:三维速度(u、v、w)谱和垂直速度(w)与水平纵向速度(u)、温度(θ)的协谱(uw、θw)的谱峰均随稳定度的增加而向高频端移动。湍流速度(u、v、w)谱、温度(θ)谱和湿度(q)谱在惯性副区均满足-2/3定律。uw协谱、θw协谱和垂直速度(w)与湿度(q)的协谱(qw)在惯性副区并不完全遵循-4/3定律,尤其是uw协谱的拟合斜率更接近-1。水平方向湍流谱峰波长范围为130~1820 m,垂直范围为49~113 m。温度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49~260 m,湿度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98~455 m。u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228~455 m,θ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72~260 m,q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72~346 m。v谱在惯性副区基本满足局地各向同性,w谱在惯性副区不满足局地各向同性,可能与森林下垫面对垂直方向湍流大涡的破碎作用有关。
- 孙鹏飞范广洲曲哲刘星光王寅钧袁潮
- 关键词:湍流谱
- 不同季节气象条件对北京城区高黑碳浓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7年
- 利用2013年至2015年北京城区黑碳气溶胶(下文统称为"BC")和PM2.5观测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ECMWF边界层高度再分析资料和FNL/NCEP不同高度风速再分析资料,讨论了BC质量浓度及其在PM_(2.5)质量浓度中所占比例(下文统称"黑碳占比")的季节、月、日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北京城区BC浓度与不同高度风速的相关矢量,分析了气象条件和外来输送对北京城区BC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时段内北京城区BC浓度平均值为(4.77±4.49)μg·m^(-3);黑碳占比为8.23%±5.47%.BC浓度和黑碳占比在春、夏季低,秋、冬季高,其日变化特征在4个季节均为"白天低夜间高"的单峰型特征.随着PM_(2.5)浓度的升高,BC浓度增大,黑碳占比减小.当北京地区风向为东北、东北偏东、东南和西南偏西(主风向)时,BC浓度与风速和边界层高度均呈反向变化,即随风速和边界层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另外不同季节BC浓度随风速变化的临界值及其变化速率不同.冬季高BC浓度时段,北京城区BC浓度在低层大气的关键影响区分别位于河北南部与山东交界地区以及河北西北部与山西内蒙交界地区;高空关键影响区主要位于北京以西的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
- 张宸赫程兴宏赵天良徐祥德武云飞张仁健蔡雯悦苏航王寅钧
-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气象因子
- 四川盆地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对PM2.5的影响分析
- 根据干绝热曲线法求最大混合层厚度(MMD)理论,使用四川盆地 3 个探空 2014-2018 年逐日资料,计算并分析了盆地内 3 个代表地区成都(盆地西部)、宜宾(盆地南部)、达州(盆地东北部)最大混合层厚度(MMH)的...
- 刘炜桦王寅钧赵晓莉
- 关键词:最大混合层厚度PM2.5气象因子
-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理边界层参数化与湍流特征影响研究
- 本文利用JICA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在云南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立的边界层综合观测系统,使用EDDYPRO软件,采用涡动相关法对湍流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及处理订正,将EDDYPRO与JICA项目使用的自编软件计算出...
- 王寅钧
- 文献传递
- 一种台风环境下灰区分辨率的尺度适应边界层参数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风环境下灰区分辨率的尺度适应边界层参数化方法,旨在提高灰区分辨率条件下对台风边界层湍流运动的表述能力,其在实施时包括利用高精度大涡旋模拟台风边界层的湍流通量特性、分离和提取不同灰区分辨率下的可分辨和次网...
- 徐洪雄王寅钧赵大军
- 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晴空对流边界层大涡模拟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了探索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晴空对流边界层湍流结构和热对流运动规律,利用沙漠腹地探空及地表通量观测资料,开展了晴空对流边界层的大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沙漠夏季晴空条件下,对流边界层湍能主要由地表热力浮力对流产生,机械剪切对边界层湍能的贡献较小,小尺度湍涡对湍能的耗散随高度呈减弱趋势,边界层湍能变化呈现间歇性特点。(2)沙漠夏季晴空边界层中存在着有组织的热对流泡现象,热泡最大上升速度可超过4.0 m·s-1;沙漠热对流运动一般呈羽状和网状分布特征,在上升运动区周围伴随有大片的下沉辐散区域。(3)地表感热和逆温层顶盖强度是控制和影响沙漠对流边界层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感热增大,对流边界层变暖且高度升高;感热减小,对流边界层变冷且高度降低。在感热不变的条件下,逆温层顶盖强度越强,越不利于对流边界层发展,反之则相反。
- 王敏仲王敏仲徐洪雄王寅钧张建涛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晴空对流边界层大涡模拟
- 小兴安岭森林下垫面湍流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中国气象局五营森林生态监测站内梯度观测塔上的涡度相关资料,分析森林下垫面湍流动力特征(湍流强度、湍流标准差等),并计算了零平面位移(d)、空气动力粗糙度长度(z_(0))和动量拖曳系数(C_(D))。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全年以西南风为主,仅在夏季出现较多东北风。生长季(5—9月)湍流强度较强,非生长季(10月至次年4月)湍流强度较弱,水平风速的平均湍流强度为0.4,垂直风速的平均湍流强度为0.16。d和z_(0)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一致表现为生长季高,非生长季低的趋势,d和z_(0)平均值分别为18.56 m和1.21 m。不稳定条件时,三维风速的标准差均符合1/3次方相似规律;近中性条件时,无量纲三维风速标准差σ_(i)/u(i=u,v,w)在春季分别为2.81、2.73、1.20,夏季为2.62、2.53、1.10,秋季为2.63、2.51、1.14,冬季为2.74、2.54、1.17。温度和湿度的标准差在不稳定条件符合-1/3次方相似规律,春季拟合的系数分别为2.06和2.67,夏季为2.45和2.18,秋季为1.94和2.85,冬季为1.96和3.00。C_(D)在弱不稳定达到峰值,整体平均值为9.8×10^(-3),随粗糙度近似呈线性增长。
- 孙鹏飞范广洲王寅钧王超曲哲马宏达
- 关键词:湍流强度粗糙度
- 四川盆地大气混合层高度变化特征及其与PM_(2.5)浓度之间关系
- 2024年
- 利用四川盆地2016-2018年的探空资料,估算了3个代表地区(成都、宜宾、达州)最大混合层高度(MMH),运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边界层高度(ERA-PBLH)验证MMH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MMH的概率分布、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期PM_(2.5)日均浓度资料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MMH和其他气象因子与PM_(2.5)日均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盆地MMH整体偏低。在季节分布上,成都和宜宾MMH春季的最高,秋季的最低,达州夏季的最高,冬季的最低,这种地区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感热通量及水汽条件的季节变化。总体上PM_(2.5)日均浓度随MMH的升高而逐渐减小。重污染天气多发生在MMH较低、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限制了混合层的增高,并且气溶胶吸湿增长作用明显,污染物容易聚集。盆地PM_(2.5)浓度的高值主要集中在风速为1.0 m/s左右,盆地内空气流入对当地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增长作用。
- 刘炜桦王寅钧赵晓莉王敏罗磊
- 关键词:气象因子
- 基于地基C波段垂直雷达的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研究
- 2024年
- 基于2014年7—8月那曲地区不同来源的边界层高度资料(包括C波段调频连续波垂直探测雷达(BLH_(CR))、L波段探空(BLH_(SD))、梯度塔观测及欧洲中心再分析数据集(BLH_(ERA5))),分析了边界层高度(BLH)、不同感热通量(SH)和稳定度(z/L或BLH_(CR)/L)条件下近地层和混合层湍流统计特征及湍流谱。主要结果如下:(1)BLH_(CR)、BLH_(SD)与BLH_(ERA5)互相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均方根偏差约为0.6 km。那曲地区BLH_(CR)的日变化较为明显,日较差中值为0.7—0.8 km。在北京时16时BLH_(CR)达最大,样本中值约为1.2 km。(2)随着感热通量增大,近地层垂直速度标准差(σ_(w))、温度标准差(σT)、温度与垂直速度相关系数(R_(wT))逐渐增大,σT增大速率呈线性,σ_(w)和R_(wT)的增大速率在感热通量超过一定阈值后逐渐减小。当-z/L<0.3时,σT和R_(wT)随-z/L增大迅速增大;-z/L≥0.3时增速明显趋缓。(3)混合层内湍流垂直速度方差(σ_(w)^(2))最大值出现在(0.25—0.3)×BLH_(CR)高度,平均值为1.2—1.3 m^(2)/s^(2)。强不稳定时混合层内σ_(w)^(2)略小于弱不稳定;σ_(w)^(2)平均值随感热通量增大而增大。归一化湍流垂直速度方差(σ_(w)^(2)/w_*2)随z/BLH_(CR)增大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极大值出现在0.35×BLH_(CR)附近。(4)随着不稳定层结的增强,近地层和混合层的归一化垂直速度谱均谱峰左移,谱峰对应的归一化功率谱密度变大。强不稳定时湍流尺度变大、能量增强。
- 洪岚王寅钧阮征鲍艳松
- 关键词:青藏高原频谱分析湍流特征
- 青藏高原“亚洲水塔”效应和大气水分循环特征被引量:43
- 2019年
- 青藏高原是东亚海陆气相互作用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结构特征不仅反映了西风气流与'大三角扇形'影响域季风水汽流的相互作用特征,而且凸现出该区域为全球能量、水汽的交换关键区,构成'亚洲水塔'形成的重要背景;隆升的高原地形和强大的表面辐射加热形成了局地上升对流和高耸入对流层中部中空'热源柱'.研究揭示出此'热力驱动'下青藏高原高、低层互为反环流类似台风的自激反馈机制,其提供了'亚洲水塔'水汽'汇流'与抽吸动力效应.'亚洲水塔'热源驱动机制有助于'世界屋脊'大气'热岛'、'湿岛'的形成和维持,使暖湿气流从低纬海洋向高原输送、汇聚.针对'世界屋脊'高原对流频繁、云降水异常特征,揭示出'世界屋脊'空气低密度条件对高原对流云的触发效应.分析表明,低纬热带海洋成为'亚洲水塔'大气水分循环的重要水汽源区,水汽源区可跨越赤道追踪到南半球.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力驱动'下大气水分循环结构类似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点,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构建出'亚洲水塔'和其周边地区独特的大气-水文功能体系.给出了西风与季风协同作用背景下青藏高原为核心区的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亚洲水塔'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
- 徐祥德董李丽赵阳王寅钧
- 关键词:青藏高原物理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