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茂婷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雄性不育
  • 5篇不育
  • 4篇育性
  • 3篇小麦
  • 3篇基因
  • 2篇雄性不育性
  • 2篇恢复基因
  • 2篇光敏雄性不育
  • 2篇QTL
  • 2篇不育性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积累
  • 1篇多基因
  • 1篇性状
  • 1篇雄性不育恢复...
  • 1篇育种
  • 1篇杀雄剂
  • 1篇穗分化
  • 1篇穗分化进程
  • 1篇农艺

机构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泰安市农业科...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王茂婷
  • 5篇高庆荣
  • 4篇孙正娟
  • 3篇于松
  • 3篇袁凯
  • 2篇李楠楠
  • 2篇吴世文
  • 2篇孙哲
  • 1篇张艳玉
  • 1篇茹振刚
  • 1篇王慧娜
  • 1篇茹振钢
  • 1篇高建华
  • 1篇张保雷
  • 1篇张卫东
  • 1篇田守波
  • 1篇赵兰飞
  • 1篇张宝雷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化学杀雄剂对小麦旗叶光合同化物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010年
以SN02-3和SN05-3两个小麦品种及其化学杀雄不育系为材料,研究了化学杀雄剂BAU9403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净光合速率(Pn)、库源光合产物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并探讨了化学杀雄剂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杂交种子籽粒皱瘪不饱满的原因。结果表明,灌浆前期不育系旗叶的Pn比可育系高,但旗叶干物质输出率很低,仅为可育系的41.88%;灌浆后期,不育系旗叶淀粉含量升高,不利于同化物向籽粒转运;不育系籽粒最大体积仅为可育系最大体积(65.40μl/粒)的68.39%,单个籽粒潜在库容要低于可育系。化学杀雄剂导致源器官光合产物输出率低,产物在源端滞留,库器官转化利用能力差,从而使其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的杂交种子籽粒皱瘪不饱满。
孙哲高庆荣吴世文孙正娟王茂婷
关键词:BAU9403淀粉淀粉积累
BNS小麦穗分化进程与其雄性不育性的表现被引量:18
2011年
本研究以BNS小麦为试材,采用分期播种和春季播种试验,研究BNS不同播期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其温光与育性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明确BNS育性转化的穗分化敏感时期。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BNS二棱期至药隔期的穗分化天数和不育度均逐渐减小,且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0.942>r0.05/0.01=0.658/0.765)。10月1日~10月9日播种,穗分化天数为52~59d,不育度99%~100%。春播试验天数为19~22d,自交结实率为63%~78%。(2)BNS温度敏感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药隔期,日均温与不育度相关密切(r=-0.915~-0.818>r0.05/0.01=0.658/0.765),高度不育时平均温度为8.4~12.6℃。(3)BNS光照敏感期为药隔期,日均光长和总光照与不育度相关极显著(r为-0.799,-0.784,0.854,0.954>r0.05/0.01=0.658/0.765),高度不育时日均光照长度为6.6~6.8h。(4)春播试验中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的日均温、光(14.2~16.0℃、7~8h)高于诱导高度不育的温光条件,故表现可育。因此BNS温度敏感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至药隔期,光照敏感期为药隔期,是温敏为主的低温短日生态雄性不育小麦。
王茂婷高庆荣孙正娟袁凯于松张宝雷李楠楠茹振钢
关键词:穗分化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对小麦K、V、T型不育系育性及籽粒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为进一步探寻小麦不育系的不育机制和籽粒不饱满的生理机制,以冀5418核基因为遗传背景,对同核异质K、V、T型不育系叶片、幼穗和籽粒中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活性和淀粉积累量进行了动态观测,并与各自的保持系进行了比较。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不育系幼穗中AGPase活性较保持系高9.33~27.94μmolg-1FWh-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33.81,P<0.0001);而在四分体期,不育系幼穗中该酶活性极显著低于保持系(F=13.97~75.20,P<0.0001),差异为4.27~7.44μmolg-1FWh-1。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四分体时期,不育系叶片中AGPase活性较保持系高7.39~80.77μmolg-1FWh-1,差异极显著(F=135.76~5454.28,P<0.0001)。不育系强、弱势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量、AGPase平均活性、淀粉含量及直/支比均极显著低于保持系,且这些指标均表现为强势粒显著高于弱势粒。Logistic方程显示,不育系籽粒淀粉积累量的减少主要由淀粉积累速率降低引起;籽粒AGPase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4460~0.7150,P=0.0004~0.0487);灌浆期,叶片中AGPase活性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r=-0.28634,P=0.2823)。因此,雄性不育的可能原因是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和叶片中AGPase活性高,幼穗发育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而四分体期幼穗AGPase活性低,影响花粉中淀粉积累。不育系对籽粒AGPase活性具有明显的不良胞质效应,降低ADPG供应水平,影响淀粉的积累,以及旗叶AGPase活性对净光合速率的不良影响,是籽粒不饱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世文高庆荣孙哲王茂婷孙正娟袁凯于松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BNS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特性及其QTL的初步定位
为研究BNS小麦雄性不育性恢复的遗传特性和挖掘BNS雄性不育性恢复基因,本试验以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和恢复系SN055525为材料,构建(BNS×SN055525)F2群体和BC1回交群体,连续两年调查(BNS×SN...
王茂婷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Rht10基因对‘鲁麦15’农艺性状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鲁麦15、Rht10鲁麦15、Ms2鲁麦15及Ms2+Rht10鲁麦15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Rht10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ht10使小麦的挑旗、抽穗、开花期均推迟了4~5 d;Rht10对鲁麦15和Ms2鲁麦15的降秆强度分别为53.77%和53.00%,穗长显著缩短(P<0.05),千粒重显著减少,但对有效穂数无显著影响(P>0.05).含有Rht10基因的材料与不含此基因的材料之间的光合生理参数普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参数差异正负不同;在灌浆后期,Rht10对Pn有显著正效应(P<0.05);从开花期到灌浆后期,Pn与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总体变化趋势相同,且相关性显著,表明Pn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孔因素的限制;在灌浆中后期,Rht10对Gs有明显的正效应;在抽穗和开花期,Rht10对Tr有明显的正效应;Rht10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在4个生育期有明显的负效应.由此可见,Rht10基因对小麦的生育期、株高、穗长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对各项光合生理参数也有普遍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在利用Rht10进行杂交育种时应充分考虑此基因带来的不利效应.
孙正娟高庆荣王茂婷田守波袁凯于松
关键词:光合特性矮化育种
BNS小麦雄性不育性恢复基因遗传特性和QTL初步定位
为研究BNS小麦雄性不育性恢复的遗传特性和挖掘BNS雄性不育性恢复基因,本试验以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和恢复系SN055525为材料,构建(BNS×SN055525)F2群体和BC1回交群体,连续两年调查(BNS×SN...
王茂婷
关键词:光温敏雄性不育SSRQTL
文献传递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育性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究新型生态型雄性不育系BNS的遗传特点,为不育系的转育与改良提出理论指导,并为BNS败育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7个品种(系)与BNS的正反交组合,判断BNS雄性不育的胞质效应,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连续3年对BNS/山农055525 F1、F2的育性表现进行分析,判别其最佳模型,并估计遗传参数。【结果】BNS雄性不育性主要受核基因的控制,部分品种(系)表现胞质效应。BNS/山农055525 F2育性呈现连续分布状态,具有明显的多峰或偏态现象,遗传符合E_1,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72.5%—79.7%,多基因遗传率为4%—11.6%,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为8.8%—23.6%。BNS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因子的影响较大,F2自交结实率及遗传参数因年度间的温度不同而异。【结论】BNS的雄性不育性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共同控制,并初步发现存在一定的胞质效应。2对主基因对育性的遗传影响较大,其加性效应远远大于显性效应。因此,在不育系的转育与改良过程中可以进行早代选择,以提高育种效率。
张保雷张卫东高庆荣王茂婷李楠楠张艳玉王慧娜高建华赵兰飞茹振刚
关键词:小麦主基因+多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