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楠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项从自我呈现角度针对中国人自我增强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本文从中国人心理生活的"情境中心"以及"要面子"两个特点入手考查其是否会表现出自我增强。研究过程采用被试间设计,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情境("大争组"与"自然组"),要求其中被试进行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处于为大我争面子情境之中的被试的自我评价较自然情境之中的高,进而证实中国人同样需要自我增强,而其是否会表现进行自我增强取决于情境的特点。
- 王轶楠钟向阳
- 关键词:大我面子自我增强
- “和而不同”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 2008年
- 儒家传统文化对于"和而不同"的关注由来已久,然而相关的学术研究却多局限于哲学思辨层面。时至今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进而探讨其内在机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尤为必要。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来讲,"和而不同"的心理学定义是指,即使互动双方在社会属性或主观想法间存在诸多差异,却依然对于两者间的人际关系表示满意。采用"和而不同"的方式处理人际问题的优越性体现在,它可以让人们在"归属"(人际关系和谐)与"独特"(内在心理和谐)两类基本需要上同时得到最大的满足,其内在的心理学机制主要表现为"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这一点在维护"面子"行为之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 王轶楠
- 关键词:和而不同人际关系
- 如何与上级处好关系?—中庸视角下的华人冲突化解模式研究
- <正>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上下级关系为例,深入探讨了中国人化解人际冲突的心理特点与模式。研究结果发现:组织中的个体,如果想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与上级处好关系,他就需要学会富有创造性地工作,即依随情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
- 王轶楠
- 关键词:情绪智能中庸思维
- 文献传递
- 试析情绪在个体自我调节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引量:3
- 2007年
-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自我不一致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以及双维情绪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有关人类自我调节机制的解释性理论。其中有关情绪的作用和价值的部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用全新的视角,遵循"中庸理性"思路来思考情绪在个体自我调节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不能再忽视中庸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启示,尤其是对于个体自我调节行为的研究上。
- 王轶楠
- 关键词:自我调节情绪
- 和谐心理学发微——一项从上下级角度针对和谐人际关系心理学机制的扎根理论研究
- 本研究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深入探讨“和谐”在当代中国上下级关系语境中的内涵与机制。 重视人际和谐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和谐并不是回避矛盾、抹杀差异。所以,有学者提出,和谐的本质特...
- 王轶楠
-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和谐人际关系扎根理论
- 小我争(护)面子与大我争面子导向之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0
- 2007年
-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中国人为大我争面子的行为与小我争(或护)面子行为间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国人大我争面子行为的心理学意义。研究一结果显示:小我争、护面子导向量表得分双高组的大我争面子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一高组和双低组,即提示前者更需要采取为大我争面子的方式来解决小我争面子与护面子需要间的冲突;研究二结果显示:小我争面子导向高的个体会在能力类特质上进行自我增强,小我护面子导向高的个体会在共享类特质上进行自我增强,而大我争面子导向高的个体则同时在两类特质上表现出自我增强,即提示为大我争面子可以让个体同时实现两类社会赞许价值。最后,笔者针对本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议题进行了讨论。
- 王轶楠杨中芳
- 关键词:大我自我增强
- 中国人的自我呈现与阴阳思维方式
- 王轶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