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玲
- 作品数:51 被引量:3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测湿陷性黄土暗穴技术研究
- 彭建兵李庆春陈志新刘永华门玉明冯兵范文王玉贵苏生瑞李喜安宋彦辉卢全中李斌刘妮娜石玉玲
- 主要成果有:调查并揭示了黄土暗穴的分布规律,完成了黄土高原洞穴分布图的编制;首次对黄土暗穴进行了科学分类;揭示了湿陷性黄土暗穴的成因机理和形成过程;揭示了黄土暗穴对公路不同部位的破坏特点及破坏方式以及对公路交通的危害程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暗穴
- 莫洛村滑坡稳定性的历史地质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通过对莫洛村滑坡进行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部分试验,揭示了该滑坡的解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根据地层关系、地层变形破坏形迹及地质事件的相互关联性,对该滑坡进行了历史地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莫洛村滑坡整体是稳定的,但局部存在解体,将以小型滑坡的形式出现,水库蓄水水位的变化对其整体稳定性影响甚微。
- 晏长根祁生文伍法权石玉玲
- 关键词:稳定性
- 瓜尔豆胶固化黄土的工程特性及抗冲蚀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了减少暴雨冲刷条件下黄土边坡侵蚀的发生,提出采用瓜尔豆胶固化黄土对边坡坡面进行防护。基于直剪试验、渗透试验以及模拟暴雨边坡冲刷试验,研究了瓜尔豆胶固化黄土的工程特性及抗冲蚀能力,并对比素黄土与固化黄土的微观结构,探讨了瓜尔豆胶对黄土的加固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瓜尔豆胶可有效增强黄土的抗剪强度和抗渗透性,固化黄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瓜尔豆胶掺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随养护龄期增长而增加,饱和渗透系数随瓜尔豆胶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增长而减小;瓜尔豆胶掺量1.0%,养护龄期7 d的固化黄土相比于素黄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提升了53.7%和5.6%,饱和渗透系数降低了78.3%;瓜尔豆胶固化黄土在暴雨冲刷条件下的坡面防护效果明显,相比于无防护边坡,坡面的累计冲刷量降低了64.4%,平均流速提升了55.2%;瓜尔豆胶对黄土的加固机制主要在于其水化反应产生的高黏度水凝胶能够填充孔隙和胶结黄土颗粒。本研究可为瓜尔豆胶固化黄土在边坡坡面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试验支撑。
- 杨万里石玉玲穆鹏雪贾卓龙曹怡菡
- 关键词:瓜尔豆胶抗剪强度抗渗透性微观结构
-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陷穴治理方法研究
- 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下伏陷穴,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常见的公路灾害,给交通运输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是公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依托湿陷性黄土路基陷穴探查技术研究课题,首先对黄土陷穴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然...
- 石玉玲
-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土工格室爆破强夯
- 文献传递
- 隧道正交穿过滑坡体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隧道正交穿过滑坡体时,会同时诱发滑坡体移动和隧道变形增大的不利局面。为了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增加对滑坡体和隧道变形的认识,从隧道开挖位置与滑动带垂直距离的角度出发,结合特克斯隧道现场滑坡体与隧道的地质情况,设计了4种不同工况下的模型试验,模拟隧道开挖造成滑坡体移动后,滑坡体滑动对其正交下穿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研究了滑坡体下穿隧道顶部距滑动带的垂直距离对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当隧道开挖位置距离滑坡体较近时,隧道开挖引起的滑坡体移动和随之造成的隧道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在距隧道掌子面1 D(D为隧道开挖宽度)范围内,开挖扰动作用明显;(2)滑坡体与其正交下穿隧道相互作用的临界影响深度在3 D左右,此时两者相互作用很小,隧道开挖对上方滑坡体没有扰动影响。
- 巩悦晏长根于澎涛石玉玲包含许江波
- 关键词:滑坡体模型试验相互作用
- 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3层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被引量:29
- 2016年
- 为分析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变形与荷载作用特征,以成武高速武都西隧道工程为依托,选取2处典型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研究衬砌变形及围岩与第1层初支间的接触压力、第2层初支与第1层初支间的接触压力、第2层初支与二衬间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最后,将变形结果与现有规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现有公路隧道的收敛稳定判别标准对于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难以适用;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的"猫耳朵"特征不明显,而是呈现出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椭球形压力分布形态;其偏压公路隧道第1层初支、第2层初支全部受压、二衬支护结构局部受拉;从里到外3层支护结构分担平均压力比例分别为58%、13%、29%,且在支护结构不同部位3层支护结构围岩压力分担比例差异较大。
- 晏长根罗鑫王凯石玉玲杨晓华
- 关键词:软弱围岩现场测试偏压
- 地裂缝活动对地铁区间隧道地层应力与位移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以西安地铁明挖区间隧道穿过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通过几何比1∶5的大比例尺地裂缝与地铁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引起地铁隧道地层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在上盘地层中产生负的附加应力,出现应力降低区,而在下盘产生正的附加应力,出现应力增强区,且距离地裂缝越远附加应力越小。随上盘沉降量的增大,上盘隧道顶部地层应力增加,两侧逐渐减小,而下盘隧道顶部地层应力逐渐减小接近于零,两侧地层应力则逐渐增大。地层位移和地表沉降变形随地裂缝位错量增加而增大,横向呈现上、下盘相反的变化规律,同时上盘地表出现与地裂缝近似垂直的纵向拉张裂缝,影响范围约为2倍隧道宽度,下盘地表出现与地裂缝大致平行的横向拉张裂缝,影响宽度约为2.5倍隧道宽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环境下地铁隧道沿线城市规划与地裂缝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 黄强兵彭建兵石玉玲闫金凯
- 关键词:地裂缝地铁隧道模型试验地层应力沉降位移
- 地裂缝破裂扩展的大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71
- 2008年
- 通过大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具有正断层性质的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时,下伏断层位错引起上覆土体中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等的变化规律,以及隐伏地裂缝向上破裂扩展模式和平、剖面结构特征,并对裂缝的破裂过程进行了分析;将模拟试验结果与西安地裂缝的破裂扩展模式及建筑物的破坏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拟试验结果与西安地裂缝剖面结构不一致,但与地裂缝带上建筑物的破裂形式相一致,这证明了西安地裂缝的形成年代较为久远,是一种早就存在的接近地表的构造破裂面,过量开采地下水则使其重新开启而形成地表裂缝.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于揭示西安地裂缝的成因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彭建兵陈立伟黄强兵门玉明范文闫金凯李珂姬永尚石玉玲
- 关键词:地裂缝
- 西安市地裂缝对长安路立交桥致灾机理调查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西安地裂缝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已经对基础设施造成很大的危害。长安路立交的破坏最为严重和典型,文章结合西安地裂缝的分布及活动特点,详细分析了地裂缝活动引起的长安路立交的破坏形式和特点。并对引起长安路立交破坏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得出了由于长安立交没有很好的排水措施导致地裂缝的异常活动从而引起桥梁破坏的结论。同时,文章还结合长安路立交的结构措施给出了在地裂缝带修建立交的结构措施建议。并最终得出了在地裂缝带修建城市立交等基础设施,应从采取措施减少地裂缝活动和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以适应地裂缝活动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结论。
- 石玉玲门玉明彭建兵刘洋
- 关键词:西安地裂缝
- 地裂缝对地铁明挖整体式衬砌隧道影响机制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9
- 2008年
- 以西安地铁2号线穿越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采用几何缩比1∶5的大比例尺地裂缝与地铁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地铁明挖隧道整体式衬砌结构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地裂缝位错量的增加,隧道顶部土与结构接触压力上盘明显增大,下盘减小,底部接触压力上盘减小直至为0,下盘则明显增大;当地裂缝位错量达到20 cm时,位于地裂缝上盘的隧道结构底部出现脱空现象,下盘2.5 m处衬砌出现开裂,对隧道底部脱空区应及时进行注浆等地基处理;隧道底板基本处于受压状态,而顶板受力较复杂,下盘受拉,上盘则先受拉后受压。地裂缝作用下隧道变形破坏模式为拉张破坏,且隧道衬砌开裂主要出现在下盘距地裂缝14.0 m范围内,而位于上盘的隧道衬砌基本完好,这与地裂缝活动引起土体和地表建(构)筑物的变形破坏主要发生在上盘刚好相反。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隧道结构设计与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 黄强兵彭建兵门玉明闫金凯石玉玲
-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裂缝模型试验接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