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少杰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1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近10年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46
- 2014年
- 基于2001-2010年遥感监测和气象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分析新疆地区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草地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其NPP也逐渐由395g C/(m2·a)减少到接近0g C/(m2·a)。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量平均值为56.47Tg C。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甸的平均NPP最高,为155.29g C/(m2·a);荒漠草地的平均NPP最低,为57.68g C/(m2·a);总体表现为草甸>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高山与亚高山草地>荒漠草地;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而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新疆主要草地植被6-8月NPP占全年NPP的63.17%。不同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月际变化差异较大,均在7月达峰值。前7个月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甸,最慢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后5个月平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草甸,最慢的是荒漠草地。除草甸呈增长趋势外,其他4种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平均NPP下降速率最快。全区草地植被NPP总量在2007年达最高值,为60.21Tg C/a,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53.41Tg C/a。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类型,而其他4种草地类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近10年来,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 杨红飞刚成诚穆少杰章超斌周伟李建龙
- 关键词: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CASA模型
-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 2014年
-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反映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贝加尔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为对象,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4个草地群落年际间和年内逐日NEP动态变化,分析了4个草地群落对降水量的响应特征和可能机制,并且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4个草地群落水分胁迫系数、降水利用率和碳转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54—2012年贝加尔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的多年平均NEP分别为11.41、-7.82、-5.03和9.30 g C·m-2·a-1。总体来看,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日NEP的年内季节动态均呈先释放、后固碳、再释放的变化特征。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水分胁迫系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羊草>大针茅>克氏针茅;多年平均降水利用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多年平均碳素转化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4种草地群落NEP与年降水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NEP为0时,4种草地群落年降水量平均值为295.76 mm,说明在年降水量大于该值时NEP多为正值,而小于该值时NEP多为负值。
- 穆少杰周可新陈奕兆杨齐李建龙
- 关键词:降水利用效率
-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种群动态变化与生境选择被引量:24
- 2016年
- 对2006—2014年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进行同步调查,分析其中4个年度的种群分布和2个年度的生境利用、选择情况。结果表明,2006—2010年在盐城滨海湿地越冬的丹顶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丹顶鹤种群数量稳定,且略有增长。丹顶鹤分布区域有向核心区集中的趋势。丹顶鹤对苇滩和盐蒿滩表现出正选择,对农田、盐田、水产养殖塘表现出负选择。丹顶鹤种群动态变化及生境选择与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形式、人类活动和生境变化等因素有关。
- 刘大伟张亚兰孙勇吕士成成海穆少杰鲁长虎
- 关键词:丹顶鹤滨海湿地种群数量种群分布
-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及碳蓄积核算研究总论
- 草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草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固定在土壤和植被中,这使得草原在缓解气候变暖、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第二...
- 李建龙孙政国孙成明穆少杰杨红飞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生物多样性
- 1982-2010年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54
- 2014年
- 基于1982-2006年的GIMMS NDVI数据和2001-2010年的MODIS NDVI数据反演中国草地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结合1982-2010年中国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数据,分别从不同时空尺度和不同草地类型上分析中国草地覆盖度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1982-2010年间中国草地分布区气温呈上升趋势(0.04oC/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0.39 mm/年),西北干旱区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2)中国草地覆盖度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29年间草地覆盖度平均值为34%,坡面草地覆盖度最高为61.4%,荒漠草地覆盖度最低为17.1%。(3)29年间中国草地覆盖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平均为0.17%/年,西北干旱和青藏高原地区草地覆盖度增加趋势明显。坡面草地覆盖度增加趋势最明显,平均值为0.27%/年,平原草地和草甸增加趋势较小,平均值仅为0.11%/年和0.10%/年。总体上,中国草地覆盖度呈极显著增加(46.03%)和显著增加的面积比例(11%)大于极显著减少(4.1%)和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3.24%)。(4)从年际变化上,草地覆盖度与气温和降水量均呈不显著正相关(R=0.21;R=0.1);从不同草地类型上,荒漠草地和平原草地覆盖度受降水量影响较大,而高山亚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草地、坡面草地和草甸覆盖度与温度相关性较大。(5)从月际变化上,草地覆盖度与当月气温、降水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80;R=0.76),表明水热因子的季节波动对牧草生长的影响更大;并且所有类型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效应。
- 周伟刚成诚李建龙章超斌穆少杰孙政国
- 关键词:气温降水
-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估算研究综述被引量:18
- 2011年
- 介绍了草地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评价指标以及草地土壤碳储量的估算方法,从碳的输入、输出和碳素的转化方面阐述了草地土壤碳素转化与积累的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研究结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与评价,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为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 杨红飞穆少杰孙成明李建龙居为民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21
- 2012年
-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并结合该地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内蒙古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自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0.2/10°N,10年间森林、草原和荒漠生态区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57、0.4和0.16;(2)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1.25%和29.13%,二者之和大于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减少和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之和,后者分别为7.65%和26.61%;(3)在年际水平上,内蒙古植被生长总体上与降雨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月际水平上,降雨量和温度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作用相当,说明年内植被生长更依赖于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而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4)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强,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降雨量相关性较强,而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际水平上主要受降雨影响,在月际水平上与二者相关性相当;(5)草原区月植被覆盖度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
- 穆少杰李建龙陈奕兆刚成诚周伟居为民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降雨量温度
- 内蒙古草地退化防治对策及碳增汇途径研究被引量:28
- 2017年
- 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碳循环过程是生态学、地学、植物学和农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草地退化的概念、层次及退化现状,探讨了开垦、放牧、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内蒙古地区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重点分析了草地退化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及退化草地恢复的固碳潜力,以期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过程中碳循环动态变化的理解。本文提出了内蒙古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草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以期为草地碳增汇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决策者合理调整草地利用和保护布局提供理论基础。
- 穆少杰朱超周可新李建龙
- 关键词:草地退化碳蓄积驱动力草地管理
- 围垦及米草入侵下江苏中部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动态变化被引量:15
- 2017年
- 通过1979年、1991年、2003年和2015年四期的遥感影像,研究1979-2015年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的围垦及米草入侵的动态变化及二者影响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979-2015年,围垦和米草边界总体上不断向海推进,不同岸段推进速度存在差异。围垦面积持续加速增长,各段平均增速为3.43 km^2/yr,米草面积在1991-2003年间增速最快,各段平均增速0.89 km^2/yr,2002年以后增速下降,为-0.03 km^2/yr。芦苇滩涂和碱蓬滩涂转化为围垦的面积占围垦土地来源的比例持续下降,米草滩涂和光滩的这一比例持续上升,对米草滩涂的围垦主要位于方塘河口以北,对光滩的围垦主要位于方塘河口以南。芦苇滩涂、碱蓬滩涂和光滩对米草滩涂面积的贡献为:光滩>碱蓬滩涂>芦苇滩涂。研究区演化路径总体呈现光滩—盐生植被—围垦的方向,但存在缩短趋势;米草入侵挤占了本地盐生植被的扩张空间。
- 金宇高吉喜周可新穆少杰
- 关键词:滨海湿地围垦
-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前,土壤有机碳储量日益成为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其中土壤有机碳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为复杂、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部分。本研究结合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的国内外报道,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库特点及研究意义,总结了当前土壤碳储量研究的5种主要方法(土壤类型法、植被类型与生命地带法、GIS估算法、模型估算法、相关关系统计法)及其各自特点、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土壤理化特性、气候条件、CO2浓度、土地利用、土地管理等5个方面简要评述了各种因素对土壤碳的积累与循环的影响,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杨红飞穆少杰李建龙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