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正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腋下切口在胸外科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总结腋下微创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115例患者在全麻双腔插管下经微创腋下切口手术治疗。全组术中2例因致密粘连而延长切口,其他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肺癌根治术(含肺叶或全肺切除、淋巴清扫)食道癌根治术,纵膈肿瘤切除等。结果全组均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达到了微创美容,减轻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微创腋下切口适合大部分胸科手术,但应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同样治疗效果。
- 张位星艾正华杨杨黄凌瑾
- 关键词:剖胸手术
-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英文)
- 2009年
- 目的讨论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1980年1月~2008年6月外科手术的306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结果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靠病检确诊,易误诊为肺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本组术前确诊58例(18.9%),误诊为肺癌156例(50.9%);行肺叶切除262例(85.6%),局部切除42例(13.7%),左全肺切除及右全肺切除各1例;占同期肺部肿瘤手术的7.4%(306/4147),其中2004年前为5.8%(117/1973),2004年后为8.7%(189/2174);全组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1年恢复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易误诊,确诊靠病检,外科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张位星艾正华罗万俊
-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手术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中pin1 mRNA的表达及肺血管处理顺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检测pin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循环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肺动静脉结扎顺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NSCLC患者26例,按预定的结扎血管顺序术前将病例随机分为先结扎肺静脉组(PV组)和先结扎肺动脉组(PA组)。分别采集其术前(麻醉后)外周血标本、术中结扎肺静脉后近心端和远心端血标本及术后第7天外周血标本。选择10例需手术治疗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以10例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定量检测患者循环血中pin1 mRNA的表达。结果:肺癌患者循环血中pin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正常人(分别为1.45~29.86,0.83~1.26,P<0.05);Ⅲ期患者pin1 mRNA的表达量高于Ⅰ~Ⅱ期(分别为18.48±1.64,10.57±1.05,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in1 mRNA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18.93±2.10,10.02±1.23,P<0.05);肺静脉远心端的表达量高于近心端的表达量(分别为30.56±1.37,20.31±1.48,P<0.05);手术后1周的表达情况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20.68±1.17,29.43±2.62,P<0.05);PV组的pin1 mRNA在肺静脉近心端表达低于PA组(分别为9.95±0.91,14.71±1.64,P>0.05),在肺静脉远心端表达高于PA组(分别为16.84±2.36,13.36±1.78,P>0.05)。结论:pin1 mRNA在NSCLC患者血液中有高表达,肺癌根治术术中先结扎肺静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in1 mRNA在血中的表达即减少癌细胞入血。
- 艾正华张位星
- 关键词:PIN1非小细胞肺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讨论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1980年1月~2008年6月外科手术的306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结果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靠病检确诊,易误诊为肺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本组术前确诊68例(18.9%),误诊为肺癌156例(50.9%);行肺叶切除262例(85.6%),局部切除42例(13.7%);占同期肺部肿瘤手术的7.4%(306/4147),其中2004年前为5.8%(117/1973),2004年后为8.7%(189/2174);全组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1年恢复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易误诊,确诊靠病检,外科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张位星艾正华罗万俊
-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手术
- CK-19mRNA、CEAmRNA检测在肺癌围术期的应用及其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血管处理顺序的选择对癌细胞入血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随机分为2组,即:先结扎肺静脉组和先结扎肺动脉组;术前1d和术后第7天分别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巢氏PCR检测外周静脉血中CK-19mRNA、CEA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K-19mRNA、CEAmRNA的表达低于术前,先结扎肺静脉组的患者术后外周血中CK-19mRNA、CEAmRNA表达的阳性率低于先结扎肺动脉组。结论手术操作影响癌细胞的入血。先结扎肺静脉可减少癌细胞入血。
- 王保祥张位星陈胜喜罗万俊过江艾正华
- 关键词:角蛋白癌胚抗原手术期间
- Real-time 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循环血中Pin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 背景:
蛋白分子中丝//苏-脯氨酸基序/(ser//thr—pro/)的磷酸化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Pin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特异的多肽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仅特异性地催化磷酸化的丝//苏-脯氨酸基...
- 艾正华
- 关键词:PIN1非小细胞肺癌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循环血中癌细胞的Pin1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Pin1(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NIMA-interacting1)的催化反应是一条改变磷酸化蛋白功能的信号通道,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为肿瘤发生的催化分子。本研究目的为分析Pin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围手术期循环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NSCLC患者26例,术前按预定的结扎血管顺序分为先结扎肺静脉组和先结扎肺动脉组,分别采集其术前(麻醉后)外周血标本、结扎肺静脉后近心端和远心端血标本及术后第七日外周血标本。选择10例需手术治疗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以10例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定量检测患者循环血中的Pin1 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循环血中Pin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人,NSCLC患者循环血中的Pin1 mRNA表达量是健康人中的1.69~34.78倍。Pin1 mRNA表达量与和癌症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3,P=0.038)。肺静脉远心端的表达量高于近心端的表达量(P=0.019),而先结扎肺静脉组和先结扎肺动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82,P=0.106)。手术后一周的Pin1 mRNA表达显著低于术前和术中(P=0.031)。结论:Pin1在NSCLC患者血液循环中高表达,可能作为肺癌诊断治疗的肿瘤标志物。
- 艾正华张位星罗万俊黄凌瑾潘艺
- 关键词:PIN1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