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亚民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45岁以下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CHD患者79例(青年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老年CHD患者101例(老年组)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占比高于老年组(P<0.05),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多支病变、钙化病变发生率低于老年组(P<0.05),单支病变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ST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老年组,稳定性心绞痛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与老年CHD患者相比,青年CHD患者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见;青年CHD患者中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更为常见。
- 耿海华苏亚民范勐慷黄荣陆晓晨李晓飞盛红专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青年人
- 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院内疗效。方法:入选231例行直接PCI术的STEMI患者,根据性别分为女性组(n=40)、男性组(n=19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内疗效(包括院内手术成功率及院内全因死亡率)。结果:女性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组(P<0.01),男性组患者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患者直接PCI术院内手术成功率(87.50%vs 90.58%,P=0.555)、院内死亡率(7.50%vs4.71%,P=0.470)。结论 :随着介入技术的进展、治疗策略的优化,急诊PCI手术结果的性别差异明显缩小;院前延迟时间的缩短有望改善预后。
- 苏亚民朱健华蔡星星盛红专李晓飞范勐康吴翔耿海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院内死亡率
- 类似心肌梗死的心肌炎16例临床诊治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类似心肌梗死的心肌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提高临床对疑似病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类似心肌梗死的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好转出院13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8.8%。3例死亡病例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该病发病突然、转变快,临床诊治需及时准确,早期糖皮质激素和心脏起搏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临床死亡率。
- 耿海华苏亚民黄荫浩张剑
-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梗死
- BNP水平对重度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26例重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在入院治疗前、治疗后测定BNP浓度,比较本组不同预后患者的BNP水平,探讨BNP水平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治疗前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好转组与死亡组BNP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好转组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BNP水平与心衰患者近期预后呈现负相关性,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耿海华苏亚民黄荫浩张剑
- 关键词:血浆脑利钠肽心功能不全预后
- 单中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回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脏瓣膜中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临床数据,总结手术相关经验。方法:2020年10月—2023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TAVR手术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验以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院内结果以及6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男女各14例,平均年龄(75.54±6.08)岁,其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22例,重度单纯主动脉瓣反流6例,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平均积分为(4.05±3.48)分,手术成功率为96.43%,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5例(17.86%);术中中度瓣周漏3例(10.71%),其中采用球囊后扩张1例,采用“瓣中瓣”技术2例使瓣膜反流显著减轻;发生瓣膜跳脱1例(3.57%),植入第2个瓣膜使其锚定于升主动脉;术中心包填塞3例(10.71%),2例予心包置管、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出血终止;另1侧发生瓣环撕脱转行开胸手术后死亡;半年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重度贫血再次入院,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苏亚民耿海华李晓飞范勐慷陆晓晨黄荣曹翔刘琨薛群尤庆生于小红盛红专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手术安全性
-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变化及意义
- 2016年
- 背景:部分研究显示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升高是冠心病高危因素。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方法:将8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64)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n=20)进行诊断性冠脉造影。观察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随访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治疗后24h的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中15例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P〈0.05)。表明冠脉介入治疗可引起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升高。
- 耿海华苏亚民蔡星星范勐康盛红专潘闽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可溶性CD40配体
-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t,IL)-6基因启动子-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86例冠心病及91例对照组患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患者IL-6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6血清水平。比较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对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相关生化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外周血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6.57±6.68)ng/L vs.(6.89±2.32)ng/L,P<0.05],IL-6基因启动子-634C/G 3种基因型(CC、CG、GG)在冠心病组中的频率为57%、29%、14%,在对照组中的频率为65.9%、31.9%、2.2%,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中IL-6基因启动子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GG、CG基因型)血清IL-6水平高于不携带者[(34.575±6.618)ng/L vs.(16.758±5.182)ng/L,P<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634C/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其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外周血IL-6水平显著增高。
- 黄荣潘闽蔡星星顾周山苏亚民朱健华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冠心病基因多态性
- 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附174例报告)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效果。方法 STEMI患者174例,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经股动脉途径36例,桡动脉途径138例。分析近期疗效。结果术中本组左主干病变2例,前降支87例、中间支1例、回旋支17例、右冠状动脉67例,心电图改变不明显的3例中,造影证实病变血管为回旋支2例,对角支1例。174例中,1例左主干病变选择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1例前壁心肌梗死,造影证实为第一对角支开口病变,血栓已自溶,共171例拟行介入治疗,失败6例,即刻手术成功率为96.49%。174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4例(2.3%),余急诊PCI手术成功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和(或)靶病变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急诊PCI治疗STEMI成功率高,病死率低,效果较好,桡动脉途径可考虑作为急诊PCI手术的首选入路。
- 苏亚民潘闽耿海华盛红专李晓飞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血管重建术
- PBL+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以教师为中心,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1].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试行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2],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在于使学生通过辩证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在1986年开始引入PBL教学法,随后一些医学院校也跟进试行.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体制及医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严重影响了PBL教学法在国内医学院校的实施效果与发展速度[4].
- 苏亚民耿海华潘闽
-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