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松
- 作品数:121 被引量:271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外科植入物.羟基磷灰石.第1部分:羟基磷灰石陶瓷
- GB 23101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作外科植入物的羟基磷灰石陶瓷的要求。本部分不适用于羟基磷灰石涂层,非陶瓷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粉体,玻璃陶瓷,α-和β-磷酸三钙或其他形式的磷酸钙。
- 范红松赵汇川张兴栋
- 关键词:磷灰石羟基化合物陶瓷外科外科植入物
- 文献传递
- 钽阳极氧化膜的半导体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用电容测量技术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高纯钽丝在稀磷酸(质量分数为0.01%,0.10%和1.00%)、氨水(pH=11)和饱和CO2水溶液(pH=4)中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钽膜在酸性缓冲液(pH=2)中的半导体性和阻抗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来自非磷酸系的阳极氧化钽膜呈现出双极性(p-n)半导体结构特征,而来自磷酸系的则表现为三极性(n-p-n);且非磷酸系阳极氧化钽膜的施主浓度(0.6×1019cm–3)明显低于磷酸系的(0.7×1019~2.2×1019cm–3)。但磷酸系阳极氧化钽膜的耐酸腐蚀性弱于非磷酸系的。这些可能是磷酸根离子嵌入氧化钽膜外层的结果。
- 庄朋强肖占文朱向东范红松张兴栋
- 关键词:电容测量阻抗
- 枢椎后路改良侧块螺钉钉道的CT测量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国人正常枢椎CT数据的研究,测量枢椎后路改良侧块螺钉的钉道长度以及进钉方向,为该螺钉的植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正常成年人行颈椎CT平扫,收集扫描数据的DICOM格式,并用Mimics 15.0打开,以枢椎下关节突与椎板交界处下缘向上3 mm处为进钉点,向横突孔外侧缘进钉,测量该螺钉钉道的长度、外倾角及尾倾角。结果入选人群的平均年龄为(37.13±7.68)岁,钉道平均长度为(16.49±0.29)mm。外倾角平均角度为(13.10±0.20)°,尾倾角平均角度为(48.23±0.37)°。左右两侧及男女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枢椎后路改良侧块螺钉可应用于我国成年人,根据测量结果可指导该螺钉的植入,避免螺钉进入椎管及损伤横突孔等严重并发症,是枢椎椎弓根细小、椎动脉高拱合并椎板损伤时的另一种安全候补术式。
- 刘磊廖文波范红松孔维军覃建朴
- 关键词:枢椎侧块内固定CT扫描
- 纳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国内外学者将纳米技术运用于支架材料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对纳米生物学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纳米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可以更好地从分子水平上认识材料与生命体的相互作用,为构建具有生理功能的新型生物材料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为了更好地认识纳米材料对蛋白、细胞的影响和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 李波何华伟廖晓玲范红松张兴栋
- 关键词:纳米骨组织工程生物学效应
- 基于GSH-CdTe的荧光检测法用于水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的检测
- 2016年
- 饮用水中氟离子浓度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氟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不同的健康问题,因此准确检测水中氟离子浓度使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以谷胱甘肽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优异荧光性质的量子点(GSH-Cd Te),在加入不同浓度的氟离子后,通过检测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变化从而得到氟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的拟合相关曲线,其检出限为20nmo L/L,通过对照实验发现其他阴离子的存在并不会干扰氟离子浓度的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比传统的方法更低且更灵敏。
- 王逸飞陈晓琴范红松
- 关键词:荧光强度氟离子
- 一种等离子喷涂三维多孔钛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喷涂三维多孔钛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该方法用医用造粒机对磷酸钙粉体造粒后烧结过筛得磷酸钙颗粒;用聚乙烯醇润湿磷酸钙颗粒后按比例加入碳酸钙粉体,再造粒得双层复合颗粒;将双层复合颗...
- 附青山刘晓光范红松张兴栋
- 文献传递
- 多通道并流微流体芯片及基于该芯片的线性多相异质结构纤维的可控纺丝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并流微流体芯片,由在水凝胶湿纺工艺或静电纺丝工艺中供不同纺丝溶液单独流通的若干根分流毛细管和一根汇聚各分流毛细管流出的各纺丝溶液的汇流毛细管组成,各分流毛细管一端以相同深度从汇流毛细管一端口平行嵌插入...
- 范红松杨友孙静卫丹左一聪钟美玲
- 文献传递
- 后路经肌间隙入路与开放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5
- 2018年
- 目的比较后路经肌间隙入路与开放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后正中切口,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肌间隙入路组(A组)和传统开放入路组(B组),每组20例。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1—60岁[(41.5±9.6)岁]。B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8—58岁[(39.1±13.1)岁]。其中A组行后路经肌间隙置钉、椎管减压、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传统后路开放置钉、椎管减压、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椎管减压、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程序相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伤椎椎管通畅率、责任节段前柱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采用MRI评估术后椎旁肌的萎缩程度,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33个月,其中A组(19.3±5.6)个月,B组(22.5±4.9)个月(P〉0.05)。手术时间A组为(240.5±38.3)min,B组为(258.5±43.7)min(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525.0±168.2)m1,B组为(770.0±269.2)ml(P〈0.05)。术后引流量A组为(190.1±78.9)m1,B组为(281.7±122.3)ml(P〈0.05)。术后24h及末次随访VASA组分别为(6.4±1.0)分和(1.6±0.5)分,B组分别为(7.8±0.7)分和(2.2±0.4)分(P均〈0.05)。末次随访时伤椎椎管通畅率、责任节段前柱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A组分别为(85.3±3.7)%、(85.5±2.7)%和(4.7±1.2)°,B组分别为(85.8±1.8)%、(88.8±1.3)%和(5.3±1.5)°(P均〉0.05)。术后椎旁肌MRI评分A组为(2.1±0.6)分,B组为(1.2±0.6)分(P〈0.05)�
- 范红松刘连敖俊廖文波伍富俊刘磊
- 关键词:脊柱损伤胸椎腰椎
- 外科植入物 羟基磷灰石 第3部分:结晶度和相纯度的化学分析和表征
- GB 23101的本部分规定了羟基磷灰石基材料,包括涂层和烧结产物的化学分析、结晶度和相组成分析的测定方法。
- 范红松赵汇川张波张兴栋
- 关键词:磷灰石羟基化合物外科外科植入物结晶度
- 文献传递
- 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生物大分子胶原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混合液为原料,再利用PEG缓冲液,通过同轴微流体芯片制备得到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纤维。在水凝胶...
- 范红松吴承恒陈素萍陈露孙静罗红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