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小红
- 作品数:41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被引量:1
- 2009年
- 报告1例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患者男,49岁。右臀部棕黑色丘疹40年,增大伴环状瘀斑1个月。皮肤科检查:右臀部可见直径约5 mm的棕黑色结节,周围绕以紫红色环状损害。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中层血管增生、扩张,管壁内皮细胞肿胀,部分似鞋钉样突向管腔,真皮内可见红细胞外渗及含铁血黄素沉积。
- 韩冰蔓小红姚志远
- 关键词:血管瘤
- 从过敏性皮肤病与肺病相关性探讨“肺主皮毛”理论的依据被引量:8
- 2008年
- 本研究通过调查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肺病发生情况、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肺功能状况,探讨过敏性皮肤病与肺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肺主皮毛”的理论提供初步依据。
- 白彦萍张丽亚曾梅英张立新蔓小红
-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肺主皮毛
-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F2α、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 银屑病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决定的、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免疫异常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关于本病的发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氧化应激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oregulatory ...
- 蔓小红李锘杨顶权张卫葛崇华白彦萍
- 关键词:银屑病免疫异常前列腺素F2Α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
-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我科门诊亚急性、慢性湿疹197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99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疗程为三周。治疗前后记录皮损表现EASI评分、瘙痒程度VAS评分、总积分值变化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亚急性及慢性湿疹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34%和86.96%;对照组分别是70.59%和63.8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 宋佩华杨顶权张立新蔓小红马蕾白彦萍
- 关键词:湿疹中药复方甘草酸苷
-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治疗眉毛斑秃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治疗眉毛斑秃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倍他米松组(A组)和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山莨菪碱组(B组),两组均按0.2ml/cm^2标准,从眉毛中央向两侧注射,每1个月注射1次,并观察疗效,3个月后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分析其安全性和满意度。结果 A组在治疗后1、2、3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31.25%、53.13%和71.88%,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8.82%、73.53%和88.23%,B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疗程结束后B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A组相似(P〉0.05);B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06%,高于A组的78.13%(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眉毛斑秃较单独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满意度。
- 杨项权白彦萍尤立平宋佩华张立新蔓小红
- 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
- FoxO亚类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与银屑病表皮增殖的关系
- 近年的研究发现,FoxO转录因子,因其调控的基因能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等事件,而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银屑病损害内关键的细胞增殖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
- 张晓艳唐娟应航宇李红艳尤立平蔓小红陈扬鑫
-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被引量:1
- 2009年
-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患者女,77岁。因右胫前多发暗红色斑块和结节3个月入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弥漫性浸润性生长,侵及皮下组织,肿瘤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20(+),CD79a(+),Bcl-2(+),MuM-1(+)。诊断: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通过CD20单克隆抗体加CHOP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 蔓小红韩冰白彦萍姚志远
- 关键词:淋巴瘤皮肤原发性
- Rothmund-Thomson综合征1例
- 1999年
- 患者,男性,16岁,临床表现为自出生后10个月开始在面部.耳廊.掌跖.四肢及臀部出现皮肤异色症样改变,伴有脱发.无汗。病理变化为真皮中下层钙盐及类脂质沉积、并可见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及肉芽肿样结构。
- 姚志远汪晨蔓小红马蕾杨方印陈锡唐吴雪松王泰龄
- 磷酸化MEK/ERK/核因子κB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高表达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磷酸化MEK和ERK及核因子(NF)-κB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及15例正常人表皮中磷酸化MEK、ERK和NF—κB的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吸光度(A值)测定,并对免疫印迹测定结果进行灰度扫描、统计学处理。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磷酸化MEK、ERK和NF—κB的表达(A值分别为0.36±0.03、0.36±0.04和0.26±0.04)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A值分别为0.22±0.02、0.18±0.03和0.16±0.03),两组比较,P值均〈0.01。Western印迹结果(两组比较,P值均〈0.01)与免疫组化检测一致。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磷酸化MEK、ERK和NF-κB表达水平均增高,MAPK信号通路中上下游分子的异常激活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 蔓小红张晓艳应航宇唐娟张立新尤立平
- 关键词:银屑病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 北京地区1003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寻常型银屑病的流行趋势、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99年3月—2009年9月4个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医院、东直门医院)的病案,填写调查表,收集到100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资料,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100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4∶1,平均发病年龄在(32.15±16.02)岁。有家族史的患者占20.64%,有家族史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28.30±14.82)岁,早于无家族史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3.18±16.19)岁,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5.24%患者出现了皮肤瘙痒,48.65%的患者舌象为舌红苔黄,31.51%的患者脉象描述为弦滑脉,证型前3位分别是血热型(58.91%)、瘀热互结型(22.65%)、血燥型(6.30%)。10.27%患者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值,12.16%患者有脂肪肝。首次方剂用药频次前3位为生地黄、紫草、土茯苓,均为清热类中药。结论北京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从临床特点到治疗均呈现一定特点。
- 周宇白彦萍李锘蔓小红杨蓓蓓安军张云壁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