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玲 作品数:67 被引量:37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肝移植使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术使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的病例行零时肝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DCD供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肖萍 韩明 薛玲 廖冰 朱晓峰 马毅 王连唐 何晓顺卵圆细胞转化过程中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08年 刘君 薛玲 张萌 车丽洪 吴惠茜 胡瑞德关键词:卵圆细胞 肝脏肿瘤 蛋白芯片 膜型/可溶型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及其受体NKG2D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膜型/可溶型 MHC Ⅰ类链相关分子 A(MICA)及其受体 NKG2D 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膜型 MICA(mMICA)在43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病例中的16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NKG2D 的表达;用 ELISA 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可溶型 MICA(sMICA)的水平。结果骨肉瘤细胞广泛表达 mMICA(37/43),外周血淋巴细胞 NKG2D 的表达普遍下降,两者的表达水平均与骨肉瘤的分化呈正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检测16例骨肉瘤患者血清中 sMICA 含量,其中5例升高,且与骨肉瘤的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1)骨肉瘤细胞表达 mMICA,外周血淋巴细胞NKG2D 的表达以及血清中 sMICA 的含量与骨肉瘤的分化及临床分期相关,因此可望作为骨肉瘤病理诊断和估计预后的生物学指标。(2)MICA-NKG2D 介导的免疫监视障碍可能促进了骨肉瘤的进展。 肖萍 薛玲 车丽洪 吴惠茜 乔慧关键词:骨肉瘤 MHC 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法测量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法定量评估116例因各种肝胆疾病手术切除肝组织标本的纤维化程度,并与Ishak半定量分级法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图像分析法测定116例标本肝纤维化面积百分比为2.5~49.3;Ishak分级0-6级者分别为8、15、46、8、9、15、15例。随着Ishak级数加大,纤维化面积比渐次增大,ANOVA分析示Ishak 0级与1级及1级与2级间纤维化面积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任何两个相邻级别间纤维化面积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883,P<0.001)。[结论]数字图像分析法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可用于诊断肝纤维化、判断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前预测肝储备功能。 周才明 吕明德 殷晓煜 薛玲 郑树森 赖英荣关键词:图象处理 肝硬化 IgH、TCR-γ基因重排与免疫组化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基因重排与免疫组化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NHL)中的价值。方法 对131 例NHL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60例B细胞NHL中51例IgH基因重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 85%;50例T细胞NHL中38例TCR -γ基因重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76%;HE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型诊断率为84%(110 例),加用IgH和TCR -γ基因重排,分型诊断率达94.6%(124例),两分型诊断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6例巨大淋巴结 增生和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IgH和TCR -γ基因重排检测均为阴性。基因重排与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结果不相符的 病例有7例。结论 联合运用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技术,可提高NHL的分型诊断率。 杨倩 薛玲 林汉良 周慕珩关键词:免疫组化 Γ基因重排 NHL 分型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肉瘤组织中MICA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中MHCI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A,MICA)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为探讨骨肉瘤的肿瘤免疫机制提供信息。【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MICA mRNA在11例新鲜骨肉瘤组织和5个骨肉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66例石蜡包埋骨肉瘤组织、6例石蜡包埋正常人骨组织、9例新鲜骨肉瘤组织和5个骨肉瘤细胞株中MIC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骨肉瘤组织中MICA mRNA表达率为81.8%(9/11),5个骨肉瘤细胞株均表达MICA mRNA;MICA蛋白在骨肉瘤组织和正常骨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6%(34/66)和0%(0/6);骨肉瘤细胞株Saos-2、MG63和HOS阳性表达膜表面MICA蛋白,而细胞株U2OS和OS732只有少量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MICA mRNA和蛋白广泛表达于骨肉瘤组织和细胞株。 卢善明 薛玲 肖萍 李扬 车丽洪 乔慧关键词:骨肉瘤 MHC MICA HSV-tk和H60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0年 目的:构建携带自杀基因HSV-tk和免疫相关基因H60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IRES-H60、pIRES-TK和pTK-IRES-H60。方法:以质粒pUC19-H60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H60基因,并亚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中介载体pMD18-H60。双酶切质粒pMD18-H60和tgCMV/HyTK,获得H60和TK基因片段,再克隆至逆转录载体pIRES,构建重组载体pIRES-H60和pIRES-TK。然后把H60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pIRES-TK,构建重组载体pTK-IRES-H60。转染重组载体至包装细胞PA317进行病毒包装,用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检测病毒液的滴度。结果:测序结果显示PCR扩增的H60基因序列正确,重组载体经PCR和酶切鉴定得到相应的基因片段。经筛选得到稳定的产病毒细胞株PA317/pIRES-H60、PA317/pIRES-TK和PA317/pTK-IRES-H60,病毒滴度分别为8×104、1×105、7.1×104cfu/mL。结论:成功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IRES-H60、pIRES-TK和pTK-IRES-H60,建立了稳定的病毒细胞株,所产生的假病毒颗粒具备一定的感染力。 卢善明 邓汪东 薛玲关键词:自杀基因 NKG2D配体 逆转录病毒科 Surviv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83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11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肝癌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3.9%(53例)和39.6%(21例)。肝癌组织中,41.5%(22例)表达于肝癌细胞核,45.3%(24例)表达于肝癌细胞浆,13.2%(7例)在胞核、胞浆中均有表达。统计学分析表明,Sur-vivin蛋白阳性反应定位于胞核的病例,其肿瘤的包膜侵犯率和转移率更高(P<0.05);且术后生存期<2年的肝癌组中的核表达率显著高于术后生存期≥2年者(P<0.01)。RT-PCR结果显示,11例肝癌组织均表达Survivin mRNA,而癌旁组织只有45.5%(5例)表达。结论:Survivin在肝癌中呈现高表达,其核表达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 张雁瑞 薛玲 何萍 车丽洪关键词:肝细胞 SURVIVIN 预后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广东地区胃癌的关系 2010年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能有效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中的Ⅳ型胶原,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目的:探讨MMP-9基因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279Q(GIn279Arg)与我国广东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纳入55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广东籍胃癌患者和同期匹配的550名健康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PCR-RFLP方法行R279Q基因分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胃癌风险、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亚型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QQ基因型相比,RR和RQ基因型的胃癌风险显著增加(OR=2.86,95%CI:1.67~4.90,P<0.001;OR=1.88,95%CI:1.08~3.26,P=0.025).进一步根据胃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层分析,R等位基因可增加肠型胃癌、非贲门癌和低分化胃癌的风险,而与弥漫型/混合型胃癌、贲门癌和中,高分化胃癌无相关性.不同R279Q基因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716),R279Q基因型未进入预后相关因素Cox回归模型.结论:MMP-9 R279Q位点多态性与我国广东地区人群的胃癌易感性,尤其是肠型胃癌的易感性相关,但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丽霞 曾志荣 吴小琴 薛玲 陈旻湖 胡品津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胃肿瘤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病理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来,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相似,都可出现腹痛、腹泻、腹部包块、肠梗阻以及肠道溃疡等临床表现,病理学上均可见肉芽肿形成,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是临床上常见的难题[1].本文主要从病理形态学角度,阐述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但同时也需要指出,二者组织学形态上往往相互重叠,若脱离临床,单从形态学出发,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此我们强调,两者的病理诊断必须建立在获取充分、可靠的临床、内镜、影像等信息的基础上. 叶子茵 林原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