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
- 作品数:53 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复合保温对降低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性,分析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研究复合保温措施对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降低SSI发生率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10月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措施;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60、120、180min、手术结束时的体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SSI发生率;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60、120、180min、手术结束时体温均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SI感染率18.33%、手术结束时低体温发生率100.00%,观察组患者SSI感染率5.83%、手术结束时低体温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SSI的发生与术中低体温具有相关性,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进而降低患者SSI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周学颖赵峰王萃周乐
-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
- 两种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对比分析
- 国家规定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小于等于IOCFU/m3,普通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小于等于200CFU/m3。它是一种静态标准,真正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是在手术过程中,动态时的人员、仪器活动等因素对手术室空气造成的不同...
- 成昌霞周学颖赵峰
- 关键词:手术室空气质量医院感染
- 文献传递
- 空心针穿刺和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疗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前乳腺疾病的诊断主要靠穿刺活检技术进行组织学诊断,空心针穿刺活检(CNB)对乳腺疾病可以做出基本的病理学病变的定性和组织学分型[1]。乳腺超声造影可重复操作,对乳腺病灶或转移灶内部的血流变化进行实时观察,转移灶状况的改变使得很多患者改变治疗方案[2]。但是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疗评估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以128例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乳腺CNB联合超声造影在判定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
- 张丽荣赵峰胡博奇翟旭杰周慧
- 关键词:赫尔辛基宣言组织学诊断组织学分型超声造影血流变化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五种炎性指标与疾病活动性及疗效的关系
- 为了解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与血清5种炎性指标的相关性,寻找早期评估疾病活动性及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回顾性分析134例RA患者的DAS28评分与血清5种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 毕黎琦徐美玲郭嘉隆马翠丽赵峰
- 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 为了解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标及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选取RA患者61例作为RA病例组,年龄30~65岁,男性14例,女性17例;本院健康体检人员31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与对照组年龄及性别相当。采用...
- 毕黎琦韩成勋李萍杜娟赵峰
- 手术室安全管理
- 近年来,手术部位左右错位、因灭菌不合格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严重医疗事故在各地时有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损坏了医护人员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有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因自身防护不当,造成被针刺伤、刀割伤的意...
- 赵峰王萃杨春波钟玉
- 文献传递
- 手术室带教实习护士的体会
- 护生实习是护理教学中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的重要一环。由于手术室专业性极强,无菌要求严格,工作与病房相比有特殊性,为使护生在实习期间能大...
- 姜皓钟雪飞赵峰
- 关键词:护理教育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老师
- 文献传递
-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管理
- 怎样培养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手术室护理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前手术室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意义,介绍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模式,分析了设立专科护士的作用...
- 王萃赵峰张晓辉武越航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
-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管理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而且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高新技术、高精尖仪器设备如:手术显微镜、氩气刀、超声刀、激光仪、导航仪、监护仪和各种腔镜...
- 王萃赵峰张晓辉武越航
- 文献传递
- 切口保护套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切口保护套在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对切口的保护作用,研究应用切口保护套对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性,为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7月进行的普通外科腹部择期手术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术中应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牵开器)对切口进行保护,对照组术中常规应用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术中对两组手术切缘进行细菌学监测,将切缘与感染切口病原菌进行菌种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切开腹膜时,观察组、对照组切缘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3%和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备关腹前,观察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缘及感染切口病原菌分析,其菌株构成前3位均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切口感染与术中切缘受到污染有关,应用切口保护套可阻隔切缘与污染物接触,可有效降低术中切缘细菌阳性率,明显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 周学颖赵峰王萃杨春波周乐
- 关键词:切口保护切口感染细菌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