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芳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5篇镇痛
  • 5篇术后
  • 5篇腺癌
  • 5篇麻醉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氟比洛芬
  • 4篇氟比洛芬酯
  • 4篇病人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稀释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胸段
  • 2篇胸段硬膜外
  • 2篇胸段硬膜外阻...
  • 2篇硬膜外阻滞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1篇赵海芳
  • 5篇王国年
  • 3篇杨光
  • 3篇林鹰
  • 3篇李权义
  • 3篇王玉
  • 3篇齐玉华
  • 2篇卞新荣
  • 2篇康华
  • 2篇齐淑华
  • 2篇李伟
  • 2篇陈红
  • 1篇贾瑞梅
  • 1篇郑丽宏
  • 1篇李冲
  • 1篇曹文超
  • 1篇顾广英
  • 1篇李海波
  • 1篇韩非
  • 1篇王丽萍

传媒

  • 6篇黑龙江医学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哌卡因配伍布托啡诺及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芬太尼、布托啡诺与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ASA I或II级,拟择期行开胸手术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组(RF),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与布托啡诺组(RFB),罗哌卡因联合布托啡诺组(RB),术毕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记录并比较术后4、8、12、24、和48 h的镇痛、镇静效果、舒适度、病人自控镇痛(PCA)给药次数及有效次数,监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PCEA方案均能达到良好镇痛和镇静目的,在术后4 h、24 h和48 h,RFB组的VAS值均明显低于RF组(P<0.05),24 h(P<0.01);术后8 h VAS值明显小于RB组(P<0.01)。术后RFB 4 h Ramsay嗜睡少于RB组(P<0.05),其它时间段评分优于其他两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不良反应比较:恶心呕吐RFB低于RF(P<0.05);头痛头晕RFB组低于RB(P<0.05);嗜睡RFB组明显少于RB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配伍布托啡诺及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贾瑞梅赵海芳李全成张小敏韩雪玲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托啡诺芬太尼镇痛胸科手术
不同自控静脉镇痛方案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自控静脉镇痛方案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术后均行PCIA,镇痛方案分别为:舒芬太尼3μg/kg组(S组)、舒芬太尼1.5μg/kg+地佐辛0.3mg/kg组(SD组)、舒芬太尼1.5μg/kg+氟比洛芬酯3mg/kg组(SF组)和地佐辛0.3mg/kg+氟比洛芬酯3mg/kg组(DF组),四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300ml持续泵注,持续给药量5ml/h,单次PCA剂量3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8、24、48h的安静时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术后2、4、8、24和48h的安静时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术后2、4和8h时SD、SF和DF组在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术后2、4、8和24h时SD、SF和DF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单用舒芬太尼比较,联合用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减轻早期运动痛,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徐守才扈智多陈红李冲赵海芳
关键词: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开胸手术
右美托咪定的器官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右美托咪定(DEX)是美托咪啶的活性异构体,为咪唑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高特异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以下简称α2受体)激动剂,其受体选择性(α2∶α1)为1 620∶1[1]。1999年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批准可将DEX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短时间(〈24h)镇静与镇痛。
徐守才赵海芳
关键词:受体选择性器官保护药物用量高特异性肾上腺素能受体
氟比洛芬酯对喉癌喉裂开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喉癌喉裂开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喉癌喉裂开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毕前10min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mg/kg(F1组)、氟比洛芬酯1.5mg/kg(F2组)、生理盐水5ml(C组)。VAS评分评定术后1、2、4、6、8、12、24h的疼痛程度。监测术前、术毕和术后6、24h血浆白细胞介素(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6、IL-10的浓度。结果与术前比较,C组SIL-2R水平在术后6h明显降低、术后24h明显升高;F1、F2组SIL-2R水平明显降低;三组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和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术后1、2、4h时F2组VAS明显降低,术后4h时F1组VAS明显降低(P<0.05);术后6、24h时F1、F2组的IL-10水平和术后24h时的IL-2水平明显升高,且F2组明显高于F1组(P<0.05);F1、F2组在术后6h时的IL-6水平和术后6、24h时SIL-2R水平明显降低,且F2组明显低于F1组(P<0.05)。结论 1.5mg/kg氟比洛芬酯能有效地平衡细胞因子,缓解术后的免疫损伤,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赵海芳常洪玲王玉卞新荣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镇痛细胞因子类手术期间
贺斯和血定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4年
目的:通过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贺斯、血定安两种血浆代用品对人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的研究,为临床选择理想的血浆代用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8例,ASAI-Ⅱ级,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成贺斯组和血定安组,每组9例,分别在术前1h,术后1h,术后24h,术后7天,记录其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分别与术前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术后1h、术后24h、术后7天两组Hb、RBC、HCT由于出血、输入血浆代用品与术前值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短时间内大量输入血定安或贺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快速、较大量失血是可行的,提示人体对血液稀释具有较强的耐受程度。
赵海芳王玉王国年
关键词:贺斯血定安乳腺癌根治术血液动力学血液稀释
乳腺癌手术中稀释式自体输血的初步观察
2001年
目的:观察稀释式自体输血法用于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的血液变化。方法:12例ASAI~Ⅱ级乳腺癌手术病人,全麻后采用血液稀释法采集病人自体血507ml(396~639ml),同期在手术开始前输入等量6%羟乙基面淀粉注射液。分别于术前(T1)、回输自体血前(T2)、术后24h(T3)三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查Hgb、RBC、Hct、Plt、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淋巴细胞绝对值(LY#)、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Hgb、RBC、Hct在T2时点显著下降(P<0.05),T3时点显著回升(P<0.05),Pit亦呈相似的变化。PT、APTT、TT稳定。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法适用于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简便易行,能有效减少血细胞丢失,凝血功能不受影响。
林鹰杨光邓麓宏赵海芳李伟
关键词:乳腺癌稀释式自体输血血液稀释法全身麻醉凝血功能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卞新荣赵海芳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胃肠道功能紊乱脂肪乳剂口服制剂解热作用炎症疾病
硬膜外腔连续输注治疗肿瘤术后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附5例报告)
2000年
杨光林鹰李权义赵海芳
关键词:消化道运动肿瘤术后硬膜外腔输注动功
浅谈如何防止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大出血的配合体会
2000年
赵海芳康华李权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大出血并发症抢救护理心脑血管手术时间
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神经外科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按术后镇痛药不同随机均分为三组:F1组(氟比洛芬酯2mg·kg-1·24h-1)、F2组(芬太尼0.2μg·kg-1·h-1)、C组,未行PCIA。记录术后4、12和24h的静息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12和24h抽取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 F1、F2组术后4、12和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F1组、C组在术后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F2组(P<0.05)。F1、C组嗜睡、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2组(P<0.05)。C组患者术后4、12和24h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F1、F2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PCIA术后镇痛均有利于抑制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导致的血浆ET-1水平增高,但氟比洛芬酯PCIA术后镇痛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
陈红王玉曹文超赵海芳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镇痛氟比洛芬酯内皮素-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