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军
- 作品数:23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贲门区^(18)F-脱氧葡萄糖正常放射性分布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贲门区^(18)^(18)F-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情况,研究贲门区正常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摄取范围。研究化疗药对贲门区^(18)F-FDG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 1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扫描的无胃肠道病史患者158例,男96例,女62例,年龄5~85岁,平均(49±12)岁。结果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记录患者贲门区SUV_(max),0.8~4.3,平均1.6±0.8,98.7%的患者SUV_(max)值在3以内。扫描前6个月63例未接受化疗,95例曾化疗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无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贲门区^(18)F-FDG SUV_(max)在3以内;②化疗不引起贲门区^(18)F-FDG摄取改变。
- 赵铭王娟张忠太周洁邢军靳宏星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肿瘤
- 18F-FDG PET/CT结合C-MYC基因重排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判断预后的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PET/CT显像最大摄取值变化率(ΔSUVmax%)和C-MYC基因对DLBCL化疗后预后的判断价值,寻找合适的PET/CT检查时间。方法2010年9月至2016年2月间171例病理证实的DLBCL患者[男87例,女84例,平均年龄(50.66±2.56)岁],包括化疗早期(1、2周期,60例)、化疗中期(3、4周期,55例)及化疗后期(5、6周期,56例)显像组。于化疗前1周及相应化疗周期结束后17~21 d行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勾画感兴趣区,计算ΔSUVmax%[(SUVmax前-SUVmax后)/SUVmax前×100%],采用Deauville五分法对患者评分,采用原位荧光杂交(FISH)检测C-MYC基因。随访6~71个月,计算无进展生存(PFS)期。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aplan-Meier法分析数据。结果171例DLBCL中42例C-MYC基因重排,有或无C-MYC基因重排患者在年龄、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治疗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139~98.339,均P〈0.05)。化疗早、中、后期显像组ΔSUVmax%最佳界值分别为62.5%、87.0%和92.0%,按≥界值和〈界值各分为2组,组间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21.983~33.674,均P〈0.001);C-MYC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的PFS明显差于阴性患者(χ2值:53.649~61.899,均P〈0.001)。ΔSUVmax%与C-MYC基因重排间呈负相关(rs=-0.801,P〈0.001)。化疗早期、中期、后期显像组间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9, P〈0.01),Deauville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97, P〈0.001);但化疗中期显像与后期显像间2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化疗周期ΔSUVmax%和C-MYC基因重排对DLBCL均有预测价值,化疗中行PET/CT检查最早选择在化疗1周期结束时,最晚选择在化疗4周期结束时。
- 原凌苏丽萍武志芳刘建中田蓉蓉邢军李思进
- 关键词:预后基因重排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 基于^(18)F-FDG PET-CT的3种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比较
- 2023年
- 目的对比基于^(18)F-FDG PET-CT的3种方法(阈值法、视觉法、CT法)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且符合肺部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1.1(Lung-RADS1.1)分级标准2~4级的226例SPN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CT征象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阈值法(依据SUV_(max))、视觉法[依据纵隔血池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摄取程度或肝血池FDG摄取程度]、CT法(依据Lung-RADS1.1分级标准)对SPN的诊断效能。将3种方法中诊断准确度最高的方法相结合作为PET-CT综合诊断法,比较PET-CT综合诊断法与3种方法之间的诊断效能。结果226例SPN患者中,病理诊断恶性174例,良性52例。ROC曲线分析显示,在CT法中,方法2(将Lung-RADS1.1分级4A级及以下定为良性,4B级及以上定为恶性)诊断SPN良、恶性的AUC为0.622,灵敏度为87.93%,准确度为76.11%,诊断效能高于方法2。阈值法中,方法1(将SUV_(max)≥2.5的实性SPN和SUV_(max)≥1.14的磨玻璃SPN定为恶性,其余定为良性)诊断SPN良、恶性的AUC为0.675,灵敏度为85.06%,准确度为76.99%,诊断效能高于阈值法和视觉法中的其他方法。将CT法诊断方法2及阈值法诊断方法1结合形成PET-CT综合诊断法,其诊断SPN良、恶性的AUC为0.652,灵敏度为97.70%,准确度为82.74%,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方法。结论基于^(18)F-FDG PET-CT的阈值法、视觉法及CT法对SPN的负性诊断价值相似,但将CT法与阈值法结合后,其诊断效能明显提高。
- 常林宝武钊宇赵铭马宁邢军田蓉蓉张红雨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早期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查对宫颈鳞癌早期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顺序入选山西省肿瘤医院46例宫颈鳞癌术后可疑复发的患者,分别行18 F-FDG PET-CT及血清SCC-Ag检查,经2次手术或穿刺者与病理结果对照,未经手术证实者结合随诊(>6个月)或临床诊断。结果:术后可疑复发或转移者46例中,术前淋巴结转移24例,其中,最终证实复发或转移22例,18F-FDG PET-CT发现阳性患者20例;22例术前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最终证实复发或转移8例,18F-FDG PET-CT无一例漏诊。术后可疑复发或转移者46例中,围PET-CT检查期(行PET-CT检查前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清SCC-Ag阳性者18例中,最终证实复发或转移17例,其中18 F-FDG PETCT发现阳性者16例;28例血清SCC-Ag正常者中,最终证实复发或转移12例,18 F-FDG PET-CT发现阳性者11例。结论:无论患者血清SCC-Ag是否升高及术前淋巴结是否转移,宫颈鳞癌患者均应行18 F-FDG PET-CT检查,尤其是术前淋巴结转移和血清SCC-Ag升高的患者。
- 杜彪郑玄中赵铭原凌周洁邢军田蓉蓉
- 关键词:宫颈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肿瘤转移
- ^(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18F-FDG PET/CT是一种从细胞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组织生化和代谢变化的功能显像方法,其监测肿瘤治疗疗效的原理是基于肿瘤细胞在化疗后对葡萄糖代谢的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18 F-FDG PET/CT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方面的作用。本文就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邢军赵铭任基伟郝雅静靳宏星
-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18)F-FDG PET/CT代谢分布特征在孤立性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18)F-FDG代谢分布特征在孤立性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3月行^(18)F-FDG PET/CT显像的274例孤立性肺病变患者[男181例,女93例,年龄(61.0±10.2)岁],根据^(18)F-FDG代谢分布特征将患者分为完全摄取(A)组、环形摄取(B)组、结节状摄取(C)组、轻度摄取(D)组和无摄取(E)组;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组良恶性发生率,计算^(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A+B为确定恶性,C+D+E为确定良性)和SUV法(SUVmax≥2.5为恶性)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及ROC曲线分析数据。结果A~E组恶性发生率分别为86.25%(138/160)、71.05%(27/38)、31.25%(10/32)、43.48%(10/23)和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9,P<0.001),A组高于其余各组(χ2值:5.11~55.84,均P<0.05)。确定恶性组与确定良性组之间[83.33%(165/198)与30.26%(23/76)]、SUVmax≥2.5组与SUVmax<2.5组之间[76.09%(175/230)与29.55%(13/44)]恶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1.83和37.15,均P<0.001)。^(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与SUV法分别诊断孤立性肺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87.77%(165/188)与93.09%(175/188)、61.63%(53/86)与36.05%(31/86)、79.56%(218/274)与75.18%(206/274)、83.33%(165/198)与76.09%(175/230)、69.74%(53/76)与70.45%(31/44)。ROC曲线示^(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较SUV法诊断准确性高(AUC分别为0.747、0.646;Z=4.05,P<0.001)。结论^(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提高了诊断孤立性肺病变良恶性的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节状摄取可能是良性的标志,但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 邢军原凌张红雨田蓉蓉赵铭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 化疗早期18F-FDG PET/CT结合MYC基因重排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 原凌苏丽萍郑玉萍邢军薄云峰靳宏星
- ^(18)F-AlF-NOTA-octreotide/^(18)F-PSMA-1007 PET/CT联合显像诊断前列腺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
- 2024年
- 患者男, 62岁, 1年前经盆腔MRI、骨显像(图1)及前列腺12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腺癌, Gleason评分:5+5=10分), 双侧精囊腺受侵, 双侧髂血管周多发淋巴结转移, 多发骨转移(包括胸骨、多发肋骨、椎体、骨盆、双侧肩关节、双侧肱骨上段及股骨上段), 临床分期:T3bN1M1b。治疗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64.82(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 下同;<5.00) μg/L,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PSA) 18.38(<1.00) μg/L,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等均在正常值范围。遂行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阿比特龙(1 000 mg;每日1次)、泼尼松(5 mg;每日1次);后定期复查PSA水平逐渐降低, 期间间断输注伊班磷酸钠治疗骨转移。4个月前患者自觉左下肢及左臀部疼痛, 逐渐加重。复查血tPSA 0.08 μg/L, fPSA 0.03 μg/L、睾酮(testosterone, TESTO) 0.06(男性:1.75~7.81) μg/L、CEA 8.16(<3.00) μg/L;骨显像示:左侧髂骨、左侧股骨上段显像剂异常浓聚, 考虑局部骨转移进展, 其余骨盆骨及椎体骨密度异常增高伴局部骨质破坏, 不伴显像剂摄取异常, 考虑ADT治疗后改变(图2)。遂在ADT的基础上行左侧髂骨及股骨处病灶X线(6 MV)调强放疗, 14 d内放疗10次, 剂量共30 Gy, 放疗后疼痛缓解。
- 田蓉蓉赵铭薄云峰郝海龙邢军周洁
- 关键词:股骨上段GLEASON评分神经内分泌癌前列腺腺癌
- 侵袭性纤维瘤病超声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22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超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侵袭性纤维瘤病超声影像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回声不均、点灶状或条状血流信号等特征;超声诊断符合率59.1%(13/22),误诊为纤维、脂肪等来源肉瘤3例,神经来源肿瘤4例,结节性筋膜炎1例,胃肠间质瘤1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病理学特征较为典型,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22/22);术前穿刺病理诊断符合率78.6%(11/14),误诊为神经纤维瘤1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1例,结节性筋膜炎1例。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在超声及病理诊断上有一定特异性,根据超声影像和病理学特征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 张宇飞邢军毛世杰司京阳步鹏薛改琴
-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超声检查病理诊断
- ^18F-PSMA-1007 PET/CT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复发的检测价值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18F-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1007 PET/CT对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癌复发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18F-PSMA-1007 PET/CT显像的可疑生化复发的低PSA水平(<2.0μg/L)前列腺癌患者45例(年龄59~74岁)。PSA<0.2μg/L者4例(因例数较少未纳入统计分析),0.2μg/L≤PSA<2.0μg/L者41例。41例中,0.2μg/L≤PSA<0.5μg/L 10例,0.5μg/L≤PSA<1.0μg/L 14例,1.0μg/L≤PSA<2.0μg/L 17例。检测血清PSA水平2周内对患者行PET/CT检查,并依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将其分为低~中危组(n=12)和高危组(n=29)。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结果中位随访7(4~15)个月,45例患者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复发31例,未复发14例。^18F-PSMA-1007 PET/CT诊断前列腺癌复发的灵敏度为100%(31/31),特异性为13/14,准确性为97.78%(44/45)。1例PSA<0.2μg/L患者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1例0.2μg/L≤PSA<2.0μg/L患者中,31例(75.61%)PET/CT显像至少有1处前列腺癌复发灶,其中局部复发20例,淋巴结转移13例,骨转移14例;PSA水平在0.2μg/L≤PSA<0.5μg/L、0.5μg/L≤PSA<1.0μg/L、1.0μg/L≤PSA<2.0μg/L时复发灶检出率分别为5/10、11/14和15/1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41,P>0.05)。^18F-PSMA-1007 PET/CT阳性结果与血清PSA值、危险度分组呈正相关(r值:0.394和0.384,均P<0.05)。结论^18F-PSMA-1007 PET/CT对于低PSA水平的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灶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 田蓉蓉赵铭周洁薄云峰张红雨郝海龙原凌邢军
- 关键词:复发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膜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