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怡

作品数:81 被引量:494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48篇生物学
  • 15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活性
  • 16篇凝集素
  • 16篇抗菌
  • 11篇提取物
  • 10篇养殖
  • 10篇抗菌活性
  • 10篇纯化
  • 9篇球藻
  • 9篇病原
  • 9篇层析
  • 8篇植物
  • 8篇海藻
  • 8篇薄层
  • 8篇薄层层析
  • 7篇植物病原
  • 7篇病原菌
  • 6篇多糖
  • 6篇抑菌
  • 6篇植物病原菌
  • 6篇分离纯化

机构

  • 8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4篇福建省农业科...
  • 8篇漳州师范学院
  • 4篇宁德师范高等...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连江罗源湾金...

作者

  • 81篇郑怡
  • 29篇刘艳如
  • 16篇余萍
  • 16篇林勇
  • 12篇陈晓清
  • 10篇林雄平
  • 8篇江红霞
  • 8篇林岗
  • 6篇张迪
  • 6篇欧阳桐娇
  • 5篇饶小珍
  • 4篇王月华
  • 4篇孙琼花
  • 4篇沈淑芬
  • 4篇江枝和
  • 4篇郭文杰
  • 3篇陈国强
  • 3篇陈寅山
  • 3篇陈灼华
  • 3篇卢海声

传媒

  • 21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海洋药物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植物资源与环...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亚热带植物科...
  • 2篇武夷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绿聚球藻脂溶性化合物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及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从铜绿聚球藻中提取粗脂,经硅胶柱层析将粗脂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粗脂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抗甘薯薯瘟病、玉米大斑病、稻瘟病3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粗脂对3种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苯洗脱组分在脂溶性化合物中含量最高(占56.36%)且抗菌活性最强;石油醚洗脱组分含量最少(占15.13%)且无抗菌活性。对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苯洗脱组分主要含有3种酯类化合物,乙醇洗脱组分富含脂肪酸成分。铜绿聚球藻的抗菌活性是其脂溶性化合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江红霞郑怡林雄平孔祥会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抗菌活性
羊栖菜提取物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及化学成分初步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纸片法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脂类的不同极性组分和乙醇提取物的薄层层析(TLC)分离带进行抗动植物病原菌的实验,结果表明,羊栖菜脂溶性化合物以弱极性脂为主,但其强极性脂具有较强的抗玉米大斑病菌活性。乙醇提取物有4条TLC分离带,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Rf=0.16带对肠炎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12mm。GC-MS分析羊栖菜的薄层层析分离带的组分发现多以醇类为主,15-冠-5醚可能是其高活性的来源。
林雄平郑怡陈晓清
关键词:抗菌动植物病原菌薄层层析
3种海藻蛋白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带来了诸如农药残留毒性、增加环境污染及植物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棘手的问题.植物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储藏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大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或抗菌性。因此,从自然界中获取具有抑制各种植物病原菌...
陈国强郑怡林勇刘艳如高峰
文献传递
铁钉菜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铁钉菜乙醇粗提物通过薄层层析法分离活性物质,分别采用纸片法和菌饼法测定了铁钉菜提取物及薄层层析带对3种真菌的菌丝生长的影响,用玻片法测定了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中,浓度在0.005 mg/mL时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到99%。
欧阳桐娇郑怡刘艳如林勇郭文杰江枝和
关键词:薄层层析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
8种微藻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7
2002年
实验室培养的 3种海洋微藻和 5种淡水微藻 ,用甲醇和甲苯 ( 3∶ 1 )混合液进行提取 ,亚心形扁藻和紫球藻还另用乙醚和丙酮 2种溶剂进行了提取 .提取物用圆形纸片法对 4种细菌和 3种真菌的生长进行了抑制实验 ,结果表明 :在 8种微藻中 ,有 2种微藻 (铜绿聚球藻和塔胞藻 )的抗菌谱最广 ,分别对 4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铜绿聚球藻的甲醇和甲苯 ( 3∶ 1 )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性最强 .在所有的菌中 ,黑曲霉对微藻提取物最敏感 .不同的微藻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
江红霞郑怡
关键词:微藻抗细菌活性抗真菌活性药物资源塔胞藻
一种诱导龟足腺介幼虫附着变态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龟足腺介幼虫附着变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按照烯虫酯:二甲基亚砜为1:35~50(w/v)的重量体积比含有烯虫酯的诱变剂并制成初始诱导海水。将腺介幼虫移入初始诱导海水中浸泡诱导18‑24h。4、18‑24h...
林岗饶小珍郑怡
文献传递
海藻乙醇提取物对圆弧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正>以乙醇为溶剂,从福建沿海11种大型海藻中获得乙醇提取物,提取物浓度为0.2g 藻粉 /ml。采用法菌饼,在培养48小时后,通过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相对抑制率,测定它们对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
高峰郑怡林勇刘艳如陈国强
文献传递
17种蕨类植物凝集素的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17种蕨类植物叶组织经磷酸缓冲液抽提 ,硫酸铵沉淀 ,得到蛋白质提取液 ,用不同类型的红细胞检测凝集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有 1 2种蕨类植物的提取物中含有凝集素 ,能凝集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红细胞 ,不同种类对红细胞的凝集效应不同 ,产生凝集作用所需的最低蛋白质浓度相差很大 ,从 0 .8μg /ml到 1 1 0 0 .0μg/ml.在供试的红细胞中 ,鸽子红细胞对蕨类植物凝集素提取物最敏感 .某些种类提取物与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可分别被 1种或多种类型糖类所抑制 .多数种类凝集素提取物能够耐高温处理 ( 90~ 1 0 0℃ ) 。
郑怡卢海声余萍
关键词:蕨类植物凝集素红细胞凝集活性化学性质热稳定性
蛋白核小球藻脂溶性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被引量:19
2003年
利用纸片法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Chick.)脂溶性化合物的粗脂以及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后的不同组分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的粗脂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其石油醚洗脱组分占总脂的63.9%,抑菌活性最弱;乙醇洗脱组分占总脂的32.2%,抑菌活性最强;苯洗脱组分只占总脂的3.9%,对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turcicumPass)有极强的抑制活性。各洗脱组分及粗脂对革兰氏阴性菌均无抑制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其中1 十九烯烃含量最高;苯洗脱组分以6,10,14 三甲基 2 十五酮、十六碳酮和2 十一烷酮这3种酮类化合物为主;而乙醇洗脱组分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其中γ 亚麻酸含量最高(56.673%)。蛋白核小球藻脂溶性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是其各种化学成分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江红霞郑怡林雄平
关键词:蛋白核小球藻抑菌活性硅胶柱层析
珊瑚藻提取物对食用菌病菌及杂菌的抗菌活性被引量:3
2011年
对珊瑚藻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圆弧青霉、绿色木霉、黑曲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001 g/mL的珊瑚藻乙酸乙酯相Rf 0.00条带48 h的抑制率最低,为11.4%;浓度为0.01 g/mL的珊瑚藻Rf 0.92条带部分对圆弧青霉96 h抑制率最高,达到了86.0%。GC-MS分析表明,珊瑚藻乙醇提取物成分以酯类为主。
欧阳桐娇林勇刘艳如郑怡张迪
关键词:珊瑚藻抗菌活性食用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