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鑫
- 作品数:1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496调控LYN经AKT/mTOR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miR496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LYN激酶在胃癌细胞中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miR496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496在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AGS、MKN45和MKN28)和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中的表达。用miR-496质粒转染miR-496低表达AGS细胞,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qPCR检测转染效率。采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筛选miR-496的靶基因LYN,qPCR检测转染miR-496对LYN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相比,MiR-496在3种胃癌细胞系SGC-790、AGS和MKN45中下调,其中在AGS细胞中表达最低(P<0.05)。过表达MiR-496后抑制了AGS细胞的增殖(P<0.05),同时也抑制了AG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496与LYN激酶(LYN)之间存在一个结合位点。MiR-496过表达可抑制AGS细胞中LYN的表达(P<0.05),而LYN过表达阻断了MiR-496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以及miR-496诱导的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P<0.05)。结论miR-496在胃癌细胞中低表达,其通过靶向胃癌细胞中LYN的表达和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苏锐路艳郑鑫赵恩宏
- 关键词:LYN胃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胃癌组织芯片快速制备及Reg Ⅳ编码产物检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快速胃癌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制作方法,探讨其在RegⅣ编码产物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日本富山大学医学部1993-04-20-2010-11-29胃癌石蜡标本372例和相应癌旁黏膜标本(距离癌组织>4cm)198例,应用AZUMAYA芯片机构建48阵列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RegⅣ蛋白和mRNA的原位表达。在Olympus BX41显微镜下选定切取部位,利用2mm的穿刺针切除供体蜡块,不用制备受体蜡块,直接将切除组织放入金属包埋皿的固定盒上制备48阵列芯片。结果:组织芯片经HE染色确定了组织病理学诊断,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均发现在肠上皮化生和黏液分泌性肿瘤细胞质中存在RegⅣ蛋白和mRNA表达。胃黏膜肠化生中RegⅣ蛋白表达为100%(63/63),高于胃炎的29.0%(27/93,χ2=73.67,P<0.001)、腺瘤的85.7%(36/42,χ2=9.54,P<0.005)和胃癌的45.2%(168/372,χ2=65.06,P<0.001)。胃癌组织中,印戒细胞癌阳性率为95.3%(41/43),高于低分化癌的27.4%(32/117),χ2=55.89,P<0.001。原位杂交发现,癌旁黏膜肠化生上皮细胞中RegⅣmRNA表达阳性率为95.2%(40/42),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的38.6%(17/44,χ2=30.63,P<0.001)和胃癌的20.3%(14/69,χ2=55.74,P<0.001)。结论:制备TMA不需要制备受体蜡块,提高了TMA制作速度。异常RegⅣ表达与胃黏膜肠化生-球样异型增生-印戒细胞癌的发生途径关系密切。
- 陈说勾文峰牛哲峰赵爽郑鑫赵杨高野康雄郑华川
- 关键词:胃肿瘤组织芯片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 LYN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LYN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RT-PCR检测在临床收集的胃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中的LYN表达水平。以胃癌AGS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脂质体Lipolectamine2000将shRNA-LYN转染至胃癌ACS细胞中作为实验组(sh-LYN组),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NC组)。qRT-PCR检测转染前后AGS细胞中LYN mRNA表达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TUNEL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un±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LYN mRNA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被显著上调(t=11.04,P<0.001);sh-LYN转染胃癌细胞可使LYN蛋白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F=961.26,P=0.016);转染后,sh-LYN组细胞的迁移、侵袭受到抑制(t=3.437,4.450,P=0.011,0.026),转染后sh-LYN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482,P=0.003);Westerm Blot检测结果:相比于正常对照组,sh-LYN薇低LYN的表达之后,可显著降低Wnt3和β-catenin的表达。下游蛋白的检测发现LYN敲低后,EMT上皮标记E-钙黏蛋白(E-calherin)的表达增加,EMT间充质标记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则下调,相关蛋白锌指蛋白1(Snaill)和锌指蛋白2(Snail2)表达也下调。结论敲低LYN可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其过程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苏锐路艳郑鑫张军
- 关键词:细胞运动转染LYN细胞侵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骨质疏松骨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对骨质疏松骨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慢病毒作为载体介导HGF转染BMSCs。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BMSCs组、空载慢病毒组(Vehicle组)及HGF慢病毒组(Vehicle+HGF组),后四组构建骨质疏松骨折模型,饲养1个月后测定大鼠骨折愈合程度评分、骨密度,骨痂骨参数,组织中骨愈合相关因子mRNA水平。结果:Model组骨折愈合程度评分、骨密度、百分比骨体积、骨愈合相关因子mRNA低于Sham组,平均断面面积、相对骨体积均高于Sham组(P<0.05);BMSCs组、Vehicle组与Vehicle+HGF组骨折愈合程度评分与骨密度、百分比骨体积、骨愈合相关因子mRNA高于Model组,平均断面面积、相对骨体积均低于Model组(P<0.05);Vehicle+HGF组骨折愈合程度评分与骨密度、骨愈合相关因子mRNA高于BMSCs组、Vehicle组,平均断面面积、相对骨体积均低于BMSCs组、Vehicle组(P<0.05)。结论:HGF基因转染应用于骨质疏松骨愈合可经由促进软骨成骨形成以及骨痂重塑,加速骨质疏松骨愈合进程,改善骨愈合质量。
- 史凡祺甄瑞鑫郑鑫刘世全王媛媛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愈合
- 17-AAG通过STAT3通路调控胃癌细胞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作用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17-烯丙胺-17-脱甲氧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smethoxy-geldanamycin,17-AAG)对人胃癌MKN-45细胞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 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寻STAT3通路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MKN-45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作用时间17-AAG进行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STAT3和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0.165~10 mg/L的17-AAG作用24、48 h后对MKN-45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有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1.0、2.0、3.0、5.0 mg/L的17-AAG作用48 h后,各组细胞STAT3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且具有浓度依赖性;3.0 mg/L 17-AAG作用12、24、48h后,各组细胞STAT3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17-AAG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STAT3和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17-AAG可能通过对STAT3通路的负性调控作用而抑制VEGF表达。
- 赵恩宏许倩肖丽君刘镭赵爽高亚贤郑鑫
- 关键词:VEGF
- 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照组联合传统荷包式缝合固定,研究组联合钉座反穿吻合法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术前及术后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G(IgG)]、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GIQLI)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及对照组IgG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血清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95%vs.2.33%,P<0.05)。两组患者术后GIQLI评分均较术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联合传统荷包式缝合固定。
- 李文熙郑鑫孙宝信张海生朱志达赵恩宏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 NOSES-I式B法与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比研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I式B法与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确诊为低位直肠癌的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NOSES组行NOSES-I式B法,ISR组行ISR。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肛门直肠功能。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完成数据分析,术后并发症、Kirwan分级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x?检验;围手术期指标、Wexner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士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OSES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ISR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患者术后6月、12月Wexner评分显著低于ISR组(P=0.000);NOSES组Kirwan分级情况优于ISR组(P=0.029)。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NOSES-I式B法治疗相比ISR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可有效保护患者直肠肛门功能,更利于其术后恢复。
- 李文熙郑鑫孙宝信张海生朱志达赵恩宏
- 关键词:腹腔镜疗效比较研究
- 17-AAG阻滞HCT-15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17-AAG对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株凋亡和周期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5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17-AAG及不同作用时间,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和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25~20 mg/L浓度的17-AAG作用24 h和48 h后对HCT-15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有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0.425、0.85和1.7 mg/L浓度的17-AAG作用48 h后,各组细胞发生G1期阻滞及明显凋亡,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凋亡和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yt C、caspase 9及caspase 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17-AAG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17-AAG可能通过阻断STAT3通路下调cyclin D1而发生G1期阻滞;17-AAG可能通过阻断STAT3通路启动线粒体凋亡通路来诱导细胞凋亡。
- 赵学荣王建平肖丽君许倩赵恩宏郑鑫郑华川赵爽
- 关键词:17-AAG细胞凋亡细胞周期STAT3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对患者心理、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对患者心理、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低位前切除20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LARS量表评分,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进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在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LARS发生率为43.0%。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4 kg/m2、吻合口瘘、吻合口距肛缘≤5 cm、术前放疗是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23、15.109、7.302、12.682,均P<0.05)。术后重度LARS组患者总体健康水平、功能维度中躯体功能与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无/轻度LARS组患者(t=5.788、8.831、8.745,均P<0.05),疲倦、腹泻评分均显著高于无/轻度LARS组患者(t=26.280、49.476,均P<0.05)。重度LARS组患者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中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及问题列表中交往问题、情绪问题、身体问题评分均显著高于无/轻度LARS组患者(t=4.246、6.563、5.913、4.408,均P<0.05)。重度LARS组与无/轻度LARS组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6%比51.6%、65.5%比58.1%,均P>0.05)。结论BMI≥24 kg/m2、吻合口瘘、吻合口距肛缘≤5 cm、术前放疗是直肠癌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
- 贾国璞丁佩剑郑鑫孙勇白璐肖旭
- 关键词:综合征生活质量
- 胃肠道癌中CD14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消化道癌是世界上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癌症死亡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近几年,在肿瘤发生机制上研究证实,胃癌及肠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恶,其发生和发展进程相对复杂,包括环境、个体、基因等多种因素参与。研究癌变和演...
- 郑鑫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CD147蛋白病理学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