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龙
-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测定14-3-3蛋白与质膜H+-ATPase蛋白互作的电化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14‑3‑3蛋白与质膜H<Sup>+</Sup>‑ATPase蛋白互作的电化学方法,选用导电性良好的丝网印刷电极,将捕获探针质膜H<Sup>+</Sup>‑ATPase抗体通过物理吸附固定在丝网印刷电...
- 陈丽梅曹文佳郭传龙周磊
- 文献传递
- 黑大豆14-3-3蛋白和质膜H~+-ATPase的表达与互作应答铝胁迫的机理研究
-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机酸分泌在植物耐铝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低磷胁迫和铝胁迫均可诱导植物中某些14-3-3和质膜H+-ATPase异构型基因的表达。同时,植物根尖质膜H+-ATPa...
- 郭传龙
- 关键词:黑大豆铝胁迫
- 文献传递
- 丹波黑大豆SGF14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波黑大豆<I>SGF14a</I>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发现在铝胁迫下RB根中<I>SGF14a</I>基因被显著诱导表达,然后从RB根中克隆得到<I>SGF14a</I>基因的全长序列...
- 陈丽梅郭传龙李松周磊王琳
- 2种玉米幼苗耐旱性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以白种皮(白玉米)和黄种皮(黄玉米)2个玉米栽培品种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进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分析玉米叶片抗旱性相关生理特性和质膜H+-ATP酶活性的变化,探讨2种玉米幼苗耐旱性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在2%、5%、10%PEG-6000处理条件下,随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2种玉米幼苗植株失水率上升,叶片蒸腾速率降低,气孔传导率下降;在所有相同处理条件下,白玉米植株失水率明显小于黄玉米,而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传导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黄玉米,即白玉米的耐旱性比黄玉米强。(2)在相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白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黄玉米,它在干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能力强于黄玉米。(3)在抗氧化酶体系中,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玉米叶片CAT活性呈下降趋势,但白玉米CAT活性在2%和5%PEG-6000胁迫下均显著高于黄玉米,其叶片中H2O2含量显著低于黄玉米。(4)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升高,白玉米叶片质膜H+-ATPase磷酸化水平及其与14-3-3蛋白的结合受到的抑制作用比黄玉米强,白玉米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比黄玉米叶片低,叶片气孔开度小于黄玉米,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传导率均低于黄玉米,这可能是白玉米耐旱性强于黄玉米的一个重要机制。
- 李松周磊郭传龙陈奇陈丽梅
- 关键词:玉米干旱气孔开度过氧化氢
- AMP对铝胁迫诱导丹波黑大豆柠檬酸分泌及其铝耐受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考察AMP(Adenosine 5’-monophosphate)对铝耐受型丹波黑大豆(RB)柠檬酸的分泌及铝抗性的影响,在50 mmol·L-1铝溶液中添加100 mmol·L-1AMP共处理RB,结果表明RB根的相对生长率显著小于单独用50 mmol·L-1铝胁迫处理的植株。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铝胁迫下AMP的存在降低RB根中14-3-3蛋白与磷酸化质膜H+-ATP酶的相互作用,使根尖质膜H+-ATP酶活性降低约1倍,氢泵活性和H+分泌能力显著降低,根柠檬酸的分泌量减少约1倍。说明铝胁迫下AMP通过抑制14-3-3蛋白和质膜H+-ATP酶的互作来减少RB根尖的氢泵活性和柠檬酸分泌作用,从而降低RB根的相对生长率及其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 郭传龙赵艳武孔焕李昆志陈丽梅
- 关键词:铝胁迫丹波黑大豆
- 测定14-3-3蛋白与质膜H+-ATPase蛋白互作的电化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14‑3‑3蛋白与质膜H<Sup>+</Sup>‑ATPase蛋白互作的电化学方法,选用导电性良好的丝网印刷电极,将捕获探针质膜H<Sup>+</Sup>‑ATPase抗体通过物理吸附固定在丝网印刷电...
- 陈丽梅曹文佳郭传龙周磊
- 文献传递
- 植物14-3-3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文中对植物14-3-3基因的种类、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戚传娇郭传龙孙利利邓永利陈丽梅
- 关键词:克隆亚细胞定位
- 菠菜14-3-3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答高NO3-胁迫的作用研究
- 赵秀玲徐慧妮郭传龙陈丽梅李昆志
- 关键词:土壤次生盐渍化菠菜转基因烟草
- 黑大豆14-3-3蛋白与质膜H+-ATPase应答铝胁迫的作用机理研究
- 酸性土壤指pH值<5的土壤,主要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灰化土等.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能在酸性土壤上生长的大豆有很多栽培种具有很强的抗铝能力,但也有些栽培种属于铝敏感型,在酸性土壤上生长状况较...
- 郭传龙李松周磊王琳陈丽梅
- 关键词:铝胁迫黑大豆转基因烟草
- 壳梭孢素对铝敏感型黑大豆铝耐受性的影响
- 2014年
- 以铝敏感型黑大豆(简称SB)为材料,研究铝胁迫下壳梭孢素(FC)对SB根铝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μmol·L-1铝胁迫下,添加1μmol·L-1FC处理8 h能够显著缓解铝胁迫对SB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其根的相对生长率(RRG)增加36.4%。免疫共沉淀分析结果表明50μmol·L-1铝胁迫下添加1μmol·L-1FC增强SB根中14-3-3蛋白与磷酸化质膜H+-ATPase的结合,使根尖质膜H+-ATPase活性提高约1倍,根氢泵活性和质子外排氢离子能力显著增强,根尖柠檬酸的分泌量增加显著,增加约2倍。这些结果证实铝胁迫下FC用于增强SB根中14-3-3蛋白和质膜H+-ATPase的相互作用和质膜H+-ATPase的活性,从而增加SB根柠檬酸的分泌作用及其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 易嘉郭传龙武孔焕王琳赵秀玲李昆志陈丽梅
- 关键词:黑大豆质膜H^+-ATPASE铝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