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可心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训练的三维步态分析
-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ACL重建术后患者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后的步态、平衡等功能进行分析,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ACL重建术后患者步行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单侧ACL重建32例,重建后3-6个月,可独立步行,膝关节无明显肿胀...
- 沈梅金可心毛世刚张素蕊车世钦林芳坤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步行稳定性
- PNF在膝关节康复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 facilitation PNF)对膝关节粘连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48例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PNF技术、关节松动术、局部按摩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局部按摩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范围改善度大于对照组,且有统计雪意义(P〈0.01);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改善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用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助于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 金可心
- 关键词:膝关节PNF康复
- 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运动诱导后的缓激肽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运动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涉及众多的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单纯对一个因子的研究很难明确侧支循环生成的信号通路和传导途径,许多促血管生长因子都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相关,而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运动诱导对心肌梗死大鼠缓激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运动组。对照组只开胸,缝扎点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其余2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运动组在成功造模后给予跑台运动,30 min/d,运动4周。实验终点时取血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缓激肽水平,采用左心房注射微球法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定相对血流量。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束时运动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01),心肌梗死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相对血流量实验结束时心肌梗死组、运动组均显著高于同组实验开始前(P<0.05,P<0.001),实验结束时运动组心肌相对血流量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1)。各组大鼠血清缓激肽含量与心肌相对血流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运动可以刺激缓激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使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说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运动诱导的血管新生中发挥作用。
- 沈梅于敏车世钦金可心马丽王凭
- 关键词:心肌梗死缓激肽ELISA激肽释放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四柱学说'对膝关节术后稳定性的影响
- 目的:研究膝关节术后的康复中应用四柱学说训练以促进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早日恢复,最大的限度回归社会。方法:选取62例患者进行关节松动术、肌肉力量训练和中医按摩等常规康复方法训练8周,训练组8周后开始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
- 金可心赵萌萌
- 关键词:膝关节康复训练
- 文献传递
- 倒走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作用
- 目的:利用运动平板进行倒走训练观察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5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和对照组四组,每组各10人,均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实验组...
- 沈梅车世钦金可心毛世刚林芳张素蕊
- 关键词:倒走前交叉韧带重建三维步态分析
- 文献传递
-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训练前后步行参数变化的计算机辅助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背景: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训练对患者静态本体感觉或平衡的影响研究较多,对动态步行稳定性的研究较少。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本体感觉训练后步行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32例,重建后3~6个月,可独立步行,膝关节无明显肿胀疼痛。所有患者本体感觉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进行步态分析。结果与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后患者步频(P<0.01)、步长(P<0.01)、步速(P<0.05)、患足廓清地面最大距离(P<0.001)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行走时,骨盆摆动、上身摆动三维扑捉图像与训练前相比更对称,更协调。提示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对评估步行过程中不自觉的关节稳定和姿势、平衡的调整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 沈梅金可心毛世刚张素蕊车世钦林芳堃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三维步态分析步频步长步速
- 不同康复起点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在集体康复中的相互影响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康复起点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在集体康复中的相互影响。方法:从2010年1月一2013年1月选择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20例,所有患者每周进行5天康复训练。上下午各1次,每次40分钟;上午进行40分钟的1对1传统康复治疗,下午进行40分钟的1对多的集体康复治疗,以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主动参与为主。训练2个月后,根据膝关节被动活动角度分为2个实验组进行分析,60°及60°以下为A组(12人),60。以上为B组(8人),进行心理和功能指标变化值测定。结果:(1)2组各指标变化值对比,在主/被动活动度的提高上,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评分下降上,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ysholm评分提高上,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2组HAMD、Lysholm指标对比,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集体康复中,康复水平起点较高的患者对较低的患者的影响要高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但二者在治疗过程中,之间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 车世钦张素蕊张红金可心李承鑫
- 关键词:膝关节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