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月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44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闭经的比例、时间以及月经恢复的比例和时间。其中78例接受FEC方案,66例接受TE方案。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化疗致闭经(CIA)及月经恢复的相关性。结果:126例(87.5%)患者出现CIA,其中107例(84.9%)停经出现在前3个疗程后;≤40岁患者C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40岁的患者(P<0.05),化疗方案及激素受体状态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6例出现CIA的患者中共有74例(58.7%)恢复月经,中位时间为化疗结束后5个月;年龄及激素受体状态对CIA的恢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是预测CIA出现和月经恢复的指标。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对月经恢复有显著影响。
- 钱超周文斌赵志泓黄中晶王水
- 关键词:化学疗法内分泌治疗闭经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双套管在处理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2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方法,分析其术后并发症中手足抽搐、食管损伤、颈深间隙感染产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手足抽搐患者予以静脉补钙治疗,食管损伤及颈深间隙感染的患者以双套管颈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并行抗感染补液治疗,患者均痊愈。结论甲状腺手术过程前因人而异,充分评估组织毗邻关系,术中熟悉解剖、规范操作是防止上述并发症产生的有效措施,术后对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最佳方法。
- 孙振华赵志泓钱超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并发症双套管
- CD44^+/CD24^(-/low)/ABCG2^-乳腺癌干细胞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CD44+/CD24-/low/ABCG2-细胞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2005-2008年经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收集病理组织的石蜡标本43份,其中2年内复发(实验组)23例,2年内无复发(对照组)20例。免疫组化检测ABCG2-的表达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抽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空腹静脉血4mL,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24-/low/ABCG2-的细胞比例,分析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ABCG2-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少数可见肿瘤间质染色,无细胞核染色。全组阳性表达者30例(69.8%),高表达者18例(41.9%)。流式细胞检测CD44+/CD24-/low/ABCG2-的细胞在实验组的数量为1~3725个/105(中位数为679个/105),对照组中该细胞数为0~98个/105(中位数为12个/105)。ABCG2-的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receptor,PR)、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ABCG2-的比例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而2年内复发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4+/CD24-/low/ABCG2-的细胞数高于2年内无复发者,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 许立生王水黄中晶沈恩超钱超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 人生长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生长激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rhGH+5-FU组,各组腹腔注射给药,2周后观察各组药物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MT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增殖,TUNEI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结果:5-FU组和rhGH+5-FU组的肿瘤质量、PI及S期的人乳腺癌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AI、G0/G1期人乳腺癌细胞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rhGH+5-FU组的PI及G2M期人乳腺癌细胞数均明显小于5-FU组(P<0.05)。结论:人生长激素在体内对人乳腺癌细胞既无明显的增殖作用,也无明显的凋亡作用,但与5-FU联用后能增强化疗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效果,且具有协同作用。
- 许立生王水黄中晶沈恩超钱超
- 关键词:人生长激素乳腺肿瘤氟尿嘧啶细胞周期
- 45岁以上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术前TSH浓度的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差异,并着重讨论≥45岁甲状腺结节患者TSH浓度与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对近3年收治手术的525例≥45岁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和289例<45岁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血清TSH浓度差异,并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不同血清TSH浓度段中的比例变化。结果:≥45岁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血清TSH浓度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P<0.001);随着血清TSH浓度的升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比例逐渐升高,当TSH>5.0 uIU/ml时,恶性率为60%以上;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中,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TSH浓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术前血清TSH浓度测定同样可以作为≥45岁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良恶性判断的一个辅助性指标。
- 钱超李昌文赵志泓黄中晶
-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结节年龄
- CXCR4在“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转移骨中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建立"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SCID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20)。实验组小鼠背部皮下植入人骨,4周后将移植骨成活鼠随机均分A,B,C亚组,分别注射MD-MBA-231干细胞亚群1×105个/只,1×106个/只及MD-MBA-231人乳腺癌亲代细胞1×106个/只。D组鼠(阳性对照组,未植入人骨)注射MD-MBA-231人乳腺癌亲代细胞1×106个/只;E组鼠(阴性对照组,植入人骨)注射生理盐水。第8周处死所有小鼠,取人骨、鼠骨组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中CXCR4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小鼠模型中B组骨转移率最高(77.8%,P<0.05)。B组中人骨转移灶CXCR4抗原表达高于C、D组骨中的表达(P<0.05);B组CXCR4mRNA表达水平是C组8.4倍、D组28.4倍。结论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推测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 沈恩超王水凌立君黄中晶钱超许立生
- 关键词:乳腺癌CXCR4
- ER、PR、VEGF、CA15-3、CA125和CEA水平在乳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预后判断中ER、PR的表达情况及VEGF、CA15-3、CA125和CE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86例乳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标记ER与PR,统计表达情况和随访情况;同时检测VEGF、CA15-3、CA125和CEA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指标比较,分析其与临床分期、复发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22例ER和PR均表达阴性。随访后,"双阴性"患者进展(PD)13例,稳定(SD)9例。乳腺癌组VEGF阳性率随临床分期(Ⅰ~Ⅳ)依次升高,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Ⅲ、Ⅳ期患者CA15-3、CA125和CEA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和对照组,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复发者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无复发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ER、PR表达情况及VEGF、CA15-3、CA125和CEA水平有一定意义,可以指导乳腺癌诊疗工作。
- 许立生王水黄中晶赵志泓沈恩超钱超
- 关键词:PR肿瘤标志物预后
- 缺氧条件下雷帕霉素抗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阿霉素单药或联合应用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体外抗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在常氧或缺氧状态下雷帕霉素、阿霉素单独或联合使用时,对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氧浓度下及不同药物处理下MCF-7细胞HIF-1α、pAkt的表达。结果:与阿霉素相反,在缺氧条件下,雷帕霉素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高于常氧条件。在2种氧浓度下,临床常用浓度(10ng/ml)的雷帕霉素和阿霉素联合使用无协同作用。雷帕霉素单独作用于MCF-7细胞主要表现为G1期阻滞,与阿霉素联用则表现为G2期细胞增多。缺氧使HIF-1α、pAkt表达增加。但10ng/ml的雷帕霉素对HIF-1α、pAkt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临床常用浓度范围内的雷帕霉素在缺氧状态下抗MCF-7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其原因可能是雷帕霉素对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不受HIF-1α表达的影响,缺氧使肿瘤细胞pAkt表达增加可能使其对雷帕霉素敏感性增加。
- 钱超夏锴张静静杜青刘晓安王水
- 关键词:乳腺癌缺氧雷帕霉素阿霉素
- 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细胞转移到人骨的“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方法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berg)雌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20),其中实验组植入人骨后随机均分3组:A组(MDA—MB-231干细胞亚群,1×10^5个/只)、B组(同A组细胞,1×10^6 个/只)和C组(MDA—MB-231亲代细胞,1×10^6个/只);对照组鼠随机均分2组:D组(阳性对照组,未植入人骨,MDA—MB-231亲代细胞,1×10^6 个/只)、E组(阴性对照组,植入人骨,生理盐水)。第4、7周行骨扫描,8周取人骨、鼠骨、肺等行HE染色及CK、CD34、CD105、SMA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骨扫描:第4周鼠植入的人骨均成活,第7周部分模型鼠出现可疑骨转移灶。HE染色及CK检查:B组人骨转移率最高77.8%(7/9),与C组人骨(20.0%)、D组鼠骨(20.0%)、E组鼠骨的骨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人骨(77.8%)、鼠骨(0)、鼠肺(11.1%)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骨表面结缔组织生长,骨内CD105、SMA、CD34均阳性的血管长入。结论“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骨转移发生率优于“非人源性”骨转移小鼠模型,能较好模拟人骨转移的血循环过程。
- 凌立君沈恩超刘晓安钱超夏锴王水
-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