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二聚体联合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预测小儿绞窄性肠梗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D-二聚体联合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小儿绞窄性肠梗阻早期预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肠梗阻的小儿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证实绞窄性肠梗阻36例作为实验组,再将绞窄性肠梗阻根据术中有无肠坏死分为肠坏死组和无肠坏死组。而将非绞窄性肠梗阻29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史、实验检查等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血清D-二聚体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最佳临界值,计算两个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正似然比、负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结果36例绞窄性肠梗阻的患儿中,经手术证实肠坏死11例,包括肠系膜裂孔疝4例、肠套叠4例、肠扭转2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例;无肠坏死25例,包括嵌顿性腹股沟斜疝8例、肠套叠9例、肠粘连伴肠扭转4例、肠旋转不良2例、大网膜裂孔疝1例、肠系膜束带压迫1例。绞窄性肠梗阻伴肠坏死组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肠坏死组[(1115.55 ±469.39)μg/L比(576.20±195.22)μg/L, t=3.67,P<0.05)];绞窄性肠梗阻伴肠坏死组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肠坏死组[(63.75±20.72)ng/ml比(21.90±10.76)ng/ml, t=6.33, P<0.05)。绞窄性肠梗阻无肠坏死组与非绞窄性肠梗阻组相比,血清D -二聚体[(576.20±195.22)μg/L比(338.07±179.53)μg/L]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21.90±10.76)ng/ml比(13.83±9.09)ng/ml]水平明显较高(均P<0.05)。绞窄性肠梗阻组与非绞窄性肠梗阻组的血清D-二聚体[(741.00±390.61)μg/L比(388.07± 179.53)μg/L]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34.69±24.17)ng/ml比(13.83±9.09)ng/ml]水平相比明显较高(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当术前D-二聚体的最佳临界值为551.50 μg/L时,诊断绞窄性肠梗�
- 胡东来胡东来陈青江陈俊杰陈俊杰方旋
- 关键词:肠梗阻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 应用MR三维重建技术探讨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 目的建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盆腔三维重建图像,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患儿14例,其中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天1例,3-6月4例,...
- 郭晓东陈俊杰蒋春景孙志南黄益平徐胜胡东来陈仲美
- 文献传递
- 应用带血管蒂包皮内板法治疗重度隐匿型阴茎
- 2008年
-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应用带蒂包皮内板法治疗重度隐匿型阴茎4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0例,平均年龄6±0.2(3~14)岁。
- 陈俊杰郭晓东孙志南王建平黄益平徐胜
- 关键词:外科皮瓣
- 应用改良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
- 目的探讨临床效果理想的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方式。方法通过改进Devine术式切口完成包皮成形,同时切除发育异常的阴茎皮肽浅筋膜层组织,并于阴茎根部二侧将白膜与皮肤浅筋膜层固定,使隐匿性阴茎得到松解而被充分显露。结果术后阴...
- 郭晓东陈俊杰孙志南王建平黄益平徐胜陈中美
- 文献传递
- 高位隐睾患儿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分泌因素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在高位隐睾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此38例高位隐睾患儿术前1周及术后3~6个月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卵泡激素(FSH)水平进行能测定,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组与对照组血清T、E2、FSH水平相比,血清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E2、FSH升高明显,差别均具有显著意义(均<0.05)。隐睾术后组与对照组血清T、E2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而血清FSH比对照组仍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前组与术后组血清T、E2、FSH比较,术后组血清T较术前组显著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E2、FSH值低于术前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0.01)。结论高位隐睾患儿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异常,而这三种激素均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合成和分泌或受其调控。经手术治疗后,隐睾患儿血清T、E2、FSH值较术前有明显改观,说明手术治疗隐睾近期疗效可靠,有利于睾丸功能的恢复。
- 陈俊杰郭晓东黄益平施红旗郑昭璟孙志南徐胜
- 关键词:高位隐睾血清性激素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后B超随访结果分析
- 2009年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l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目前,B超诊断CHPS已广泛用于临床且准确率高,确诊后采用幽门肌切开术治疗疗效确切。我们对一组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术后进行随访,
- 王建平孙志南陈俊杰黄益平郭晓东
- 关键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随访结果B超诊断消化道畸形CHPS治疗疗效
- 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例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年龄2~10岁,中位年龄6岁,其中男4例,女2例。术前4例(66.7%)经上消化道及腹部cT检查明确,2例(33.3%)经术中明确。6例患者中5例均行十二指肠I期修补+十二指肠旁引流术,1例行十二指肠空肠袢浆膜覆盖修补术,术后留置引流管。术后5例获得定期随诊。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出现肠漏,经胃肠减压、腹腔引流、胃肠道外营养等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5例患儿经半年以上随访无异常,1例失访。结论术前上消化道造影、B超和腹部cT检查对,'bJL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早期手术干预有利于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时处理,治疗效果满意。
- 陈俊杰胡东来孙志南黄益平郭晓东舒强
- 关键词:十二指肠
- 高位隐睾睾丸病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位隐睾睾丸病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高位隐睾患者28例,分为1~2岁组(12例,14侧)和2~10岁组(16例,18侧);另择同期收治的14例男性腹股沟斜疝及16例包茎患儿作为对照组。年龄1~10岁。观察高位隐睾患者的睾丸大体及组织病理改变。同时测定术前1周及术后3~6个月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卵泡激素(FSH)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0岁组隐睾发育较1~2岁组差,附睾畸形多,病理改变重。血清性激素水平:隐睾组患儿术前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E2、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血清T及巳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隐睾组患儿术后血清T、E2、FSH水平均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位隐睾患儿2岁后睾丸组织结构出现变化,随年龄增长病理改变趋于严重。手术治疗后患儿血清性激素水平有改善,提示2岁以内手术为佳。
- 陈俊杰郭晓东黄益平施红旗郑昭璟孙志南徐胜
- 关键词:隐睾组织病理性激素
- 完全内脏反位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一例
- 2010年
- 患儿,男,3岁.因“腹痛伴频繁呕吐4 d”收住.患儿于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数次,吐出为胃内容物,量多少不等,进食后呕吐加剧,肛门有排气,无腹胀、腹泻.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腹痛待查”,予“头孢孟多针、两咪替丁针、山莨菪碱针抗感染解痉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且阵发性腹痛进行性加剧,胸膝位时略有缓解,转诊至我院,拟诊为“腹痛待查:胃十二指肠炎?全内脏反位”收治.患儿既往有反复腹痛病史.均在当地医院解痉对症处理后缓解.入院检查身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软,痛苦貌,屈曲体位,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心尖搏动点位于右侧,心音中等,未及杂音.
- 赵艳民郭晓东陈俊杰孙志南徐胜
- 关键词:全内脏反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频繁呕吐胃十二指肠炎山莨菪碱针
- 经肛门结肠拖出根治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总结经肛门结肠拖出根治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手术过程、疗效及短期随访。方法我院2000~2005年经该术式治疗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19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有典型的便秘症状,钡灌肠显示19例乙状结肠比正常对照组平均长25 cm;直肠肛管测压显示直肠肛管松弛反射存在,呈“W”型特殊波型;组织化学检查无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的副交感神经纤维。结果19例经肛门拖出切除结肠肠管20~52 cm,平均切除结肠肠管28 cm。均于术后2~3 d开始进食,术后1个月随访每日排便6~8次,其中15例行钡灌肠检查未见结肠扩张,24 h无钡剂潴留。6个月随访(17例)每日排便1~3次,无污粪。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根治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手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良好的特点。
- 郭晓东孙志南陈俊杰黄益平王建平徐胜
- 关键词:乙状结肠疾病肛门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