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为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拉萨地块中部晚白垩世火山岩Ar-Ar年代学和古地磁研究结果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进一步确定拉萨地块白垩纪-古近纪的古地理位置,我们对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措勤地区林子宗火山岩18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场)特征剩磁分量主要为亚铁磁性的磁铁矿所携带,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水平下通过了褶皱检验.倾斜校正后采点平均的特征剩磁方向为D/I=16.2°/17.7°,α95=5.6°,对应古地磁极位置为63.1°N,224.6°E,A95=5.1°.另一方面,Ar-Ar年代学结果表明采样剖面的林子宗火山岩形成年龄为~99-93Ma,与拉萨地块林周盆地的林子宗群火山岩的形成年龄存在较大差异.由此我们得到晚白垩世拉萨地块中部措勤地区的古纬度为8.5°±6.9°N,与林周盆地古近纪林子宗群典中组和年波组所揭示出的古纬度相当,进一步表明亚洲大陆最南缘的拉萨地块在晚白垩世-古近世期间位于北半球~10°N的低纬度地区.结合最新的特提斯海相地层古地磁结果,晚白垩世-古近世拉萨地块的古地理位置限定了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不晚于60.5Ma;~93Ma以来,拉萨地块和单一刚性欧亚大陆之间存在~1900km的构造缩短.
- 唐祥德黄宝春杨列坤易治宇乔庆庆陈力为
- 关键词: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学
- 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古地理轮廓——藏南晚白垩世堆拉灰岩古地磁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堆拉灰岩的古地磁数据为重建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轮廓提供了重要制约,但也留下了一些疑点,为此,本文对该地区晚白垩世海相沉积开展了进一步的古地磁研究。通过对10个采点样品的系统退磁及统计分析,得到宗山组最下段经地层校正后的特征剩磁分量为D=168.2°,I=-7.3°,α95=7.5°。该分量与前人从该地区宗山组中、上段得到的古地磁结果无显著区别,并在9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褶皱检验,表明剩磁是褶皱前获得的。尽管如此,堆拉晚白垩世灰岩统一的负极性特征与其沉积期间(Turonian-Maastrichtian)对应的古地磁标准极性柱不符,表明该地区宗山组不同层位可能普遍遭遇了重磁化,不能用来约束喜马拉雅地体的古地理位置。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仅用前人从岗巴宗山地区获得的古地磁结果对晚白垩世期间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的古地理位置进行了计算和修正,结果显示该地体在宗山组上段沉积期间(约71~65Ma)的古纬度约为9°S,计算得到当时大印度的北向延伸量为1500km,与前人从宗浦组得到的古地磁结果一致。
- 易治宇梁雅伦赵杰闫永刚陈力为唐祥德
- 关键词:古地磁古地理重建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