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森林类型中社鼠食性和消化道形态变化被引量:5
- 2012年
- 能量的获取能力、分配速率和效率对动物的生存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德华和王祖望,2000;刘艳华等,2004),消化道作为储藏和处理食物及吸收能量的场所,其形态学和生理学决定着动物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吸收(汪晓琳等,2007;朱万龙等,2009)。
- 陈文文钟杰刘三峡陈芳清谢宗强江广华周友兵
- 关键词:社鼠消化道食性
- 神农架主要啮齿动物内脏器官形态差异及对生境变化的适应
- 啮齿类动物主要以食植物枝叶和种子为主,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又是高级消费者的食物来源,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及信息传递上处于关键环节。同时,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储藏行为,是植物繁殖体扩散及萌发的前提,有利于植物实...
- 陈文文
- 关键词:社鼠中华姬鼠高山姬鼠
- 文献传递
- 湖北省发现小黑领噪鹛
- 2016年
- 2015年8-11月,在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次发现一种此前未监测到的鸟类,鉴定为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8月5日,在湖北宜昌市兴山县龙门河村黄崩口沟口西侧公路上方山坡(31°19′37′′N,110°28′59′′E,海拔1 292 m),小溪边的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林发现5只小黑领噪鹛并拍摄照片(图1)。
- 王冰鑫崔继法陈文文赵常明徐文婷熊高明谢宗强周友兵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化香树研究站子树
- 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被引量:5
- 2018年
- 动物名录整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计划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站近20年的监测数据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对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陆生脊椎动物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汇总、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确定物种有效性和分类归属。神农架遗产地共有陆生脊椎动物29目110科312属577种,占湖北省和全国脊椎动物物种种数的80.70%和19.81%。其中,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白眉林鸲(Tarsiger indicus)、褐冠山雀(Parus dichrous)和淡绿鵙鹛(Pteruthius xanthochlorus)为我们近期调查中发现的湖北省新纪录物种。在动物地理区划上,东洋界分布的物种数(61.35%)是古北界分布物种数(30.68%)的两倍,广域分布的物种仅占7.97%,表明遗产地内东洋区动物占一定优势,兼有古北区的区系成分渗透其间,反映出东洋界与古北界物种在遗产地交融汇集的特征。神农架遗产地共分布有中国特有陆生脊椎动物物种57种,分别占神农架陆生脊椎动物总数和全国特有陆生脊椎动物总数的9.88%和8.89%。对神农架遗产地陆生脊椎动物的汇总研究,可为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履行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进一步开展神农架遗产的监测与保护提供依据。近年来关于神农架脊椎动物新记录种的不断报道表明遗产地的物种多样性仍然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暗示着遗产地这方面的工作仍需进一步扩大和深入。
- 周友兵韩文斌陈文文崔继法申国珍申国珍熊高明徐文婷樊大勇赵常明
- 关键词:动物区系脊椎动物新纪录种
- 神农架林区5种林型中社鼠脏器的重量被引量:5
- 2012年
- 动物为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会在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内脏器官重量变化是其在器官水平上的主要表现之一。为探讨生境变化对小型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原始林、次生林、薪材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s人工林和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人工林5种林型,调查生境变化下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内脏器官重量的变化。结果显示,5种林型社鼠间心、肺和肝重量差异显著,心和肺值均以人工林中最高,肝值以次生林中最高,而肾和脾重量在不同林型间无显著差异。社鼠内脏器官的变化,是其对环境变化作出的积极响应,对其生存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 陈文文刘三峡钟杰江广华周友兵陈芳清谢宗强
- 关键词:社鼠脏器重量生境变化
- 神农架地区4种啮齿类食性及脏器形态差异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生活在同一地域的物种,会因强烈的资源竞争而产生生态位重叠与分离,从而实现相互共存。以神农架地区啮齿动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啮齿类食性、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差异,探索其共存机制及其生理生态学上的适应策略。食性上,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中华姬鼠(A.draco)均为杂食者,但各自喜食偏好不同,安氏白腹鼠的食物组成以植物枝叶和种子为主,社鼠、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的食物组成均以种子和动物性食物为主。与各自生态习性及其食性相适应,不同啮齿动物的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脏器重量上,不同啮齿动物心鲜重、肺鲜重、脾鲜重和干重无显著差异,其它指标差异显著。安氏白腹鼠的心干重、肺干重、肝鲜重和干重、肾鲜重和干重显著大于社鼠、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消化道形态上,不同啮齿动物盲肠长、净鲜重和干重无显著差异,其它指标差异显著。其中,胃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盲肠含内容物鲜重,大肠长、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均以安氏白腹鼠具较大值,但各自变化趋势不同;小肠长、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则以社鼠具较大值。且同属姬鼠属的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各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由于小泡巨鼠和猪尾鼠数量较少,未进行统计分析。以上结果显示: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有利于安氏白腹鼠与其近缘物种社鼠及其他鼠类的同域共存,且为适应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其脏器及消化道形态也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同域分布的近缘物种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则有可能采取其它策略而非食物资源分化模式实现共存。
- 陈文文钟杰刘三峡熊高明陈芳清谢宗强江广华周友兵
- 关键词:食性脏器重量消化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