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琰

作品数:3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艺术
  • 1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媒体
  • 12篇新媒体
  • 9篇媒介
  • 8篇新媒体环境
  • 8篇媒体环境
  • 8篇观看
  • 5篇媒介化
  • 4篇电影
  • 4篇叙事
  • 4篇情感
  • 3篇现实主义
  • 3篇国际电影
  • 3篇范式
  • 2篇电视剧
  • 2篇都市
  • 2篇都市情感
  • 2篇短剧
  • 2篇新媒体技术
  • 2篇新媒体艺术
  • 2篇艺术

机构

  • 34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34篇陈琰

传媒

  • 5篇传媒观察
  • 4篇南京艺术学院...
  • 3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当代电视
  • 2篇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 2篇电影评介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电影新作
  • 1篇四川戏剧
  • 1篇传媒论坛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艺术百家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艺术研究(哈...
  • 1篇数码影像时代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视听理论与实...

年份

  • 7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观影空间的变更——从“黑匣子”到“游乐场”被引量:3
2016年
观看一直存在于环境当中,看现实世界时,观察者置身于真实的时空当中,所有的感觉器官指向相同的观看对象,在已有空间经验的协助下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加工重组,从而获得真实的感觉印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把现实的三维世界转化为心理的三维空间的过程。在这里观看空间与观众是共融的,是纯粹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共存的空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观看空间从传统的封闭性场所向开放式的虚拟空间转化。
陈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技术虚拟技术游戏角色
后全景敞视主义视阈下新媒体实践的监控逻辑与大众的数字生存
2024年
在当代新媒体场域中,监控已经由社会管理工具泛化为一种大众数字交往的模式。文章从后全景敞视主义的视角,管窥当下新媒体传播实践中流露出的监控生产逻辑——不再是中心化的固定权力监控模式,而是去中心化的围观与互视。大众以数字身体参与新媒体监控实践,促使监控逻辑泛化为日常的实践和思维方式,由此构成贯穿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数字生存图景。而近年来影视作品也开始探讨监控数字生存图景下大众普遍存在的具身焦虑和伦理危机,流露出一些媒介反思的意味。
陈琰高智阳
关键词:新媒体
从真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演变——新媒体环境下空间的改变与重构被引量:6
2016年
长久以来,人类不断发掘着对空间的感受和认知,与此同时,空间也因为人类的视觉逐步发现而不断丰富,自身得以更全面的显现。千百年来,人类不断修正对空间的经验。我们可以说空间是可视的,可是空间的无限性又让其不可见。在这对矛盾中,人们通过加大对观看媒介的研究,不懈的追求视觉向空间领域的探索,加大了视觉与空间的沟通。从空间演化的历程来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空间已经从自然空间和传统意义的社会空间形态进一步衍生出新的虚拟空间形态。
陈琰
关键词:新媒体赛博空间
媒介演变下观看关系的改变与发展
2019年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研究观看场域中,各个"意义体"之间的关系,揭露其中所蕴涵的复杂的"意义"。这种分析不仅仅限于看和被看,还有更多复杂的情况和关系也在研究的范畴里。根据媒介的演进,将观看关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此考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观看关系所呈现的特点。
陈琰
关键词:新媒体
B站迷影类视频内容生产特点及情感结构研究
2024年
在数字时代,迷影随着电影的媒介转向,在形式与感受上产生转变。b站迷影类视频经由迷影用户的二次乃至多次创作,产生许多衍生作品,并受到大批迷影粉丝用户的追捧。这种现象可看作一种新型迷影样本,电影以新的形式唤起了我们对它的热爱,而这些派生品成为粉丝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榨菜”。本文借助詹金斯的“参与式文化”理论,分析当代迷影粉丝用户如何对电影文本素材进行“二次创作”,以及背后映射的情感结构。
陈琰于苗
关键词:情感结构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方式的“身体”性介入被引量:2
2018年
"身体"是一个古老的话题,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关注这一命题,梳理西方近现代视觉艺术史,身体理论的文化阐释和解读精彩纷呈,在价值观念等方面不断拓展创新,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艺术表达的不断丰富革新,新的身体观逐渐形成,其他感官能力被忽视的现象在新媒体的介入下发生了改变,新的身体观促使全感官的观看方式逐渐产生,各种感觉系统被调动起来最大程度对可视化进行补充。我们的观看方式被媒介化,身体观在新媒体语境下凸显出新的价值,衍生出新的维度和语义。本文以"身体"为切入角度,以观看行为的媒介化为考察核心,以跨学科视角,研究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行为的复杂性。通过梳理身体观的历史嬗变,将之纳入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对当下新媒体艺术中媒介化的观看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观看行为本身是如何从单一的视觉性演变成为全感官的参与特性的。
陈琰
关键词:艺术理论文化媒介观看方式新媒体艺术视觉中心身体
梦与境的统一:电影《黑天鹅》的情感与形式
2015年
电影《黑天鹅》取得了商业票房和艺术表现两个领域的巨大成功,同时在心理剖析,展现人性探索方面也挖掘得很深。本片讲述了舞者妮娜为了完美诠释黑天鹅与白天鹅同体的角色,走上了一条自我发现、自我寻找之旅。在寻找中她发现了隐匿于安逸表象下生活的真实,也看见了潜藏于内心的"黑天鹅"。本文试图从影片的叙事结构、影像符号的隐喻含义以及叙事节奏的情感表达等角度,分析编导演是如何将情感附着于形式,用类型片叙事探讨心理学的艺术处理。
陈琰
关键词:视觉符号隐喻叙事节奏
虚拟化与去中心化:国产流媒体影视工业生产的新模式
2024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推动众多传统形态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影视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以流媒体为媒介依据生长起来的影视工业体系。流媒体影视工业的虚拟化转向与AIGC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经历了从UGC到PGC再到PUGC三个阶段的发展后,我国流媒体影视工业体系将AIGC相关技术纳入生产过程,在“前期文本”“数字资产”“宣传模式”“消费复用”四个层面上初步实现了虚拟化生产。AIGC流媒体影视工业生产的总体逻辑是去中心化,主要表现为虚拟生产分工模式的融合重组,以及“人工+智能”的双重意义建构,并最终指向一种去中心化的未来数字生产模式。这种生存模式在底层逻辑和技术模式上与大众对于“元宇宙”的构想重合,并映射了未来数字社会的发展形态。
陈琰
关键词:虚拟化去中心化
微信自媒体盈利模式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短时间内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自媒体发布平台。微信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形式,其用户量与日俱增,拥有信息发布便捷、病毒式传播、影响面广、互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本文旨在介绍现存微信自媒体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盈利模式,探析这些模式中尚存的缺陷,然后针对这些缺陷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微信自媒体盈利模式的发展做前瞻性研究。
王涵弘陈琰
关键词:自媒体
家庭事·国家史·民族志:《人世间》的审美意蕴建构被引量:13
2022年
2022年新年伊始,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现实主义题材年代剧《人世间》。该剧由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中国东北吉春一个周姓家庭50年的风雨变迁。根据这个家庭每个成员的生活轨迹和发展脉络,中国百姓生活的社会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通过描绘百姓生活史,展现家国命运,从而彰显镌刻在基因里那种向善向美、乐观拼搏的民族品格。这是一部久违的荧屏佳作,立体的人物群像,浓厚的时代气息,波澜壮阔的50年中国史由人间烟火气十足的家长里短展示出来。其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事件、时代精神、国家意识、审美表达,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收视热潮。本文从《人世间》的类型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叙事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取出年代剧独特的美学特征,旨在为同类型创作找到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同时也丰富拓展年代剧的理论研究。
陈琰
关键词:现实主义家国同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