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 作品数:23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带防黏连隔离膜的类Y型硅胶导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带防黏连隔离膜的类Y型硅胶导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48眼)泪道阻塞患者行带防黏连隔离膜的类Y型硅胶导管植入术,为治疗组;另外对38例(46眼)泪道阻塞患者行不带防黏连隔离膜的类Y型硅胶导管植入术,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所有病例术后1个月通畅率为89%,3个月通畅率为78%,术后半年及一年通畅率为71%和65%。观察组术后第1个月通畅率为67%,术后第3个月通畅率为60.2%,术后半年通畅率为52.9%,术后一年通畅率为42.3%;两组病人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带防黏连隔离膜的类Y型硅胶导管植入术对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辛欣陈璐秦磊何静谭文静尹红
- 关键词:泪道阻塞硅胶导管
- 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产前分子诊断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对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患者所怀胎儿进行产前分子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技术法,对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家系成员的所有现存人员的视紫红质基因的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在采用STR位点分析方法排除母体基因组DNA污染后,应用DNA序列测定对胎儿-羊水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该家系的25名成员中12名患者有视紫红质基因(rhodopsin,RHO)的512C〉T(P171L)突变,均呈杂合子,该错义突变使密码子171由CCA变成CTA。而未受累者的视紫红质基因表现为野生型。对该家系成员进行产前诊断,发现胎儿具有同种致病性突变。结论:视紫红质基因RHO的一种已知突变512C〉T(P171L)是该家系的病因,胎儿带P171L突变,产前诊断和早期干预能避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儿的出生。
- 王沙燕胡玉华徐志勇张阮章黄小菊陈璐
- 关键词:视紫质
- 一种润滑防粘且表面耐磨的手术刀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润滑防粘且表面耐磨的手术刀,包括刀柄和与所述刀柄连接的刀片;所述刀片的表面上设有微米凹坑阵列结构;所述微米凹坑阵列结构内填充有纳米多孔结构;每个纳米多孔结构具有孔腔,所述孔腔内填充...
- 方冬张少冲陈璐佘洁婷毛星星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裂隙灯的自动调节瞳距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裂隙灯的自动调节瞳距装置,包括:壳体、镜头组、驱动组件、图像测距组件与处理器;镜头组设置在壳体中;驱动组件与镜头组连接,以驱动镜头组合并或分离;图像测距组件包括摄像元件与识别元件;摄像元件设置在壳体...
- 方冬张少冲陈璐程晓容
- 糖尿病患者对视网膜病变疾病认知程度调查报告
- 2004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知情况、认知程度的差异;认知的途径与不同途径的差异;检讨目前偏重医院宣传的不足与改进。方法:1.在糖尿病眼底病门诊随机发放问卷调查。2.选择三个社区居民眼病普查。重点分析获得患糖尿病需定期眼科检查和治疗的知识途径,文化程度,治疗态度。结果:问卷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6例;社区普查:普查50岁以上居民817人,糖尿病患者8例,其中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2例。结论:问卷组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高低,对糠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了解程度及所持的积极态度,调查无差异;社区眼病普查发现糖尿病患者8人,均不了解眼病症状与糖尿病有关。在继续做好医院的健康教育外,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在媒体、社区健康教育,让糖尿病患者了解早期眼科检查,早期干预及时得到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
- 刘玉琦曾键张国明曾艳华陈璐赖小兰
-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眼病疾病认知眼科检查检讨
-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初步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术后并发症。方法 2 4例难治性青光眼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9例 9只眼 (NVG) ,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 (绝对期 ) (PACG) 7例 7只眼 ,复杂眼外伤继发青光眼 5例 (5只眼 ) ,PPV手术后及慢性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3例 (3只眼 ) ,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其中 8例 (8只眼 )进行了 2次光凝。结果 2 4例 (2 4只眼 )治疗前平均眼压 (40 .83± 3.79) m m Hg,光凝后 1周平均眼压 (2 1.76± 9.4 3) mm Hg,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0 84 ,P <0 .0 5 ) ,光凝治疗后 1月平均眼压 (2 5 .5 1± 9.8)0 m m Hg,(t=8.2 7,P <0 .0 5 )。术后视功能保持不变 2 3只眼 (96 % )。术后前房出血 2只眼 ,顽固性前房炎症反应1只眼 ,无眼球萎缩病例。结论 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可靠 ,但要掌握光凝方法 ,注意治疗并发症。
- 陈青山黄丽娜成洪波陈璐曹玉丽
- 关键词: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难治性青光眼慢性葡萄膜炎
- 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病例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0只眼),入院后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前房穿刺术,必要时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降低眼压,待眼压控制后,1周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50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入院时平均眼压(43.12±9.35)mm Hg,术后6个月降低至(13.91±4.65)mm Hg。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2.332,P=0.000)。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50只眼房角全部开放。结论早期前房穿刺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及时有效控制眼压、加深前房、增宽房角、提高视力。
- 孙良南陈璐胡慧玲路璐申晓丽朱远飞刘欣华
- 关键词:前房穿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征一家系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7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来自中国惠州地区汉族后节小眼畸形综合征一家系共2代4人的临床资料,对各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前节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视野检查。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和数据分析,应用ACMG指南对新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先证者女,14岁,自幼高度远视,视力右眼+9.75 DS-0.75 DC×150°=0.9,左眼+11.75 DS-1.25 DC×30°=0.7。角膜横径分别为12.1和12.2 mm,前房深度分别为2.56和2.92 mm,晶状体厚度分别为3.92和3.94 mm,眼轴长度分别为17.47和17.01 mm。彩色眼底照相显示中周部视网膜弥漫性分布边界不清的黄白色玻璃膜疣样病灶;OCT显示视网膜内核层劈裂,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多个均质土堆状隆起和高反射致密点;FFA显示双眼中周部视网膜弥漫性斑点状透见荧光;视野检查显示双眼视觉灵敏度总体降低。先证者胞弟8岁,体征与其相似。父母近亲结婚,表型正常。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胞弟膜型卷曲相关蛋白(MFRP)基因第5、10外显子上分别有c.1150_1151insC(p.His384Profs*8)和c.498_499insC(p.Asn167Glnfs*34)2个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父亲携带c.498_499insC,母亲携带c.1150_1151insC。两者均为移码变异,均可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该家系确定的2个变异位点在ESP数据库、千人数据库(Phase3)、ExAC数据库中未见报道,为新发变异,变异与疾病共分离。根据ACMG指南,以上2个位点的变异均被判断为致病变异。根据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结果,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诊断为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
- 谢婷陈青山梁佳方冬陈璐张少冲
- 关键词:小眼畸形遗传学分析视网膜劈裂玻璃膜疣
-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高度近视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疾病,发病率高,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基于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提出的新分级方法,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内界膜剥除方式的改良、黄斑扣带材料的革新等在传统内外路手术的基础上为MT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治疗方式如激光后玻璃体牵引松解、酶促玻璃体溶解、后巩膜交联等也开始受到关注,通过联合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玻璃体切除设备的改良,未来有望为MTM患者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梁佳方冬陈璐谢婷魏朋雪张少冲
- 广东地区视网膜色素变性两大家系RHO基因突变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家系视紫红质(rhodopsin,RHO)基因突变,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地区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家系成员进行视力、视野、眼底镜检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技术,对两个家系所有现存成员进行RHO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一家系患者为P347S杂合性突变,另一家系患者存在P171L杂合性突变,两家系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早,病情进展快,表型较严重,该两家系正常成员均未发现RHO基因突变。结论RHO基因的P347S与P171L突变分别为该两家系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因。该两种突变均导致较严重的临床表型,与分子基础一致。
- 徐志勇胡玉华陈璐黄小菊张阮章王沙燕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紫红质基因基因突变临床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