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韩师昭

韩师昭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免疫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内分泌...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内分泌
  • 3篇内分泌细胞
  • 3篇化道
  • 3篇分泌
  • 3篇分泌细胞
  • 2篇神经节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神经节
  • 2篇青蟹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化学
  • 2篇免疫细胞
  • 2篇免疫细胞化学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激素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韩师昭
  • 6篇黄辉洋
  • 6篇叶海辉
  • 4篇王琼
  • 3篇杨青
  • 2篇李少菁
  • 1篇朱艾嘉
  • 1篇王桂忠
  • 1篇洪万树
  • 1篇陈学雷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视神经节、脑和胸神经节5-羟色胺的定位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兔抗5-羟色胺抗体和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囊对虾视神经节、脑和胸神经节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视神经节内的5-羟色胺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视外髓、视内髓和视端髓。前脑前中群,前脑中部前端神经髓质、中央体,中脑嗅叶内侧细胞群,后脑后中群、侧位群和后侧群呈5-羟色胺免疫阳性反应。胸神经节5-羟色胺阳性细胞较少,第4对胸神经节检出1对阳性细胞,第5对胸神经节检出2对阳性细胞,神经髓质不呈阳性反应。5-羟色胺的特异性分布,为日本囊对虾体内的生理功能和甲壳动物腹神经索演化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王琼黄辉洋叶海辉韩师昭李少菁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视神经节胸神经节5-羟色胺免疫细胞化学
雌激素受体在锯缘青蟹视神经节的免疫识别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视神经节雌激素受体(ER)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视神经节的视外髓、视内髓和视端髓存在ER免疫阳性细胞.视神经节存在的ER免疫阳性细胞可以为雌激素提供结合位点.本研究为雌激素参与视神经节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韩师昭陈学雷叶海辉黄辉洋李少菁王桂忠
关键词:ER锯缘青蟹视神经节免疫细胞化学
黄鳍鲷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化定位被引量:10
2005年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黄鳍鲷(Sparuslatu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PP细胞在幽门盲囊较为丰富,食道和小肠较少。Som细胞在贲门胃分布密度最高,在食道和幽门胃也有较多分布。5-HT细胞主要分布在食道和胃部,在幽门盲囊和小肠数量较少。NPY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未发现。黄鳍鲷消化道PP、Som和5-HT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参与不同的消化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杨青叶海辉黄辉洋韩师昭王琼
关键词:黄鳍鲷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化
褐篮子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褐篮子鱼(Sigauns fuscesen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Som细胞集中位于食道和胃部;PP细胞在幽门盲囊分布较多,少量分布于小肠和直肠;NPY细胞在幽门盲囊和小肠有少量分布;5-HT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且数量较多。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王琼叶海辉黄辉洋韩师昭杨青
关键词: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五种海洋鱼类消化道G细胞的定位被引量:2
2008年
应用胃泌素多克隆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黄鳍鲷(Sparus lat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褐篮子鱼(Sigauns fusces-ens)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消化道胃泌素细胞(G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别和定位。结果显示:中华乌塘鳢G细胞主要分布在小肠,直肠偶见。黄鳍鲷G细胞仅在小肠发现。牙鲆G细胞大量位于幽门胃和小肠。褐篮子鱼G细胞在幽门盲囊和小肠有少量分布。大弹涂鱼G细胞在贲门胃、幽门胃和小肠均有出现,大量分布于幽门胃。5种鱼类G细胞主要出现在胃和小肠的分布状况,与胃泌素调节胃肠消化吸收的功能相一致。5种鱼类G细胞形态类型多样,提示了胃泌素以不同的内分泌方式参与消化生理过程。
韩师昭朱艾嘉叶海辉黄辉洋
关键词:海洋鱼类消化道胃泌素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拟穴青蟹FSH和LH生殖作用的研究
FSH和LH是脊椎动物的两种促性腺激素,对动物性腺发育和精卵发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在甲壳动物中这两种激素的生殖作用机理了解甚少。本研究以拟穴青蟹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研究雌/雄激素受体...
韩师昭
关键词:拟穴青蟹促性腺激素
文献传递
大弹涂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 5- 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布较多,小肠内有少量分布;NPY细胞位于幽门胃和小肠. 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韩师昭叶海辉黄辉洋王琼杨青洪万树
关键词:内分泌细胞大弹涂鱼免疫组织5-HT细胞M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