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芳
- 作品数:60 被引量:3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质子系抑制剂维持治疗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年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兰索拉唑长期抑酸维持治疗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的有效性。方法:将经4周兰索拉 唑30mgqd治疗进入瘢痕期的6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入两个治疗组:组Ⅰ:兰索拉唑15mgqd,维持 3个月;组Ⅱ:兰索拉唑15 mg qd,维持6个月。在维持治疗开始后第3、6、9、12个月末和出现溃疡复发症状时复查胃 镜,并在维持治疗结束后胃镜检查时取胃液及胃粘膜测定胃液pH、总酸度、胃蛋白酶及胃粘膜氨基己糖含量。结 果:经1年追踪随访,组 Ⅰ和组Ⅱ患者的溃疡一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0.6%(7/34)和21.2%(7/33),两组间差异无 显著性。溃疡复发患者的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高于未复发者,pH值和胃粘膜氨基己糖含量低于未复发者, 差异均有显著性。红色瘢痕期(S1期)溃疡患者的复发率高于白色瘢痕期(S2期)患者,吸烟者的复发率高于不吸烟者。 4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溃疡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3个月或6个月低剂量兰索拉唑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十二指肠球 部溃疡复发,其作用是通过抑制胃酸实现的。
- 周丽雅董秀云成红艳黄雪彪褚雅贤吕愈敏丁士刚夏志伟顾芳杨雪松金珠林三仁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质子泵抑制剂复发随访研究
-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8
- 2006年
-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期结肠炎模型,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模型组大鼠用冰乙酸灌肠建立急性期结肠炎模型,实验组给予40 mg.kg-1.d-1DG干预治疗。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变化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结果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DAI评分分别为3.5±0.6,7.1±0.8和0.5±0.4;组织学评分为3.5±0.9,6.1±1.0和1.0±0.5;MPO活性为0.72±0.08,2.02±0.10和0.22±0.04;TNF-α阳性率分别为(35.2±8.2)%,(62.5±10.1)%和(7.9±5.7)%;ICAM-1阳性率为(34.3±8.2)%,(60.2±8.3)%和(9.1±3.4)%;NF-κB阳性率为(23.3±9.2)%,(44.5±8.9)%和(9.6±4.4)%。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DAI、组织学及MPO活性显著改善,实验组的TNF-αI、CAM-1和NF-κB的表达显著降低,经one-way ANOVA及SNK-q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DG可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NF-κB活化及ICAM-1、TNF-α的产生和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
- 原皓林三仁吴克香顾芳张红梅高志星焦建新
- 关键词:结肠炎甘草酸二铵核因子-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
- 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方法评价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 ,并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 ,以提高对小肠出血这一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 10年来确诊的 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因以小肠肿瘤最为多见 (4 4 .6% ) ,其他依次为憩室 (2 3 .0 % )、血管疾病 (16.2 % )及炎症 (16.2 %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开展较普遍 ,检查阳性率为 76.3 % (2 9/3 8)。血管造影、核素扫描、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开展尚不普遍。各种检查均有其缺陷。结论 小肠出血病例中 ,小肠肿瘤为常见病因 ,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于小肠出血的诊断是应用较广的主要检查方法。
- 李晓光顾芳吕愈敏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POEMS综合征
- 2010年
- 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多发性外周神经病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综合征,主要指多发性周围神经病(polyneuropathy,P)、器官肿大(organomegaly,O)、内分泌病变(endocrinopathy,E)、M蛋白(Mprotein,M)、皮肤改变(skinchanges,S)。由于本病表现涉及全身多系统,加之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必要的认识,因而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易被误诊、漏诊。本文报道一例。
- 薛艳顾芳周丽雅林三仁
- 关键词:POEMS综合征消化系统症状首发表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外周神经病内分泌病变
- 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早期应答的相关预测指标评价
- 田雪丽周丽雅顾芳宋志强李军吕愈敏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病变的长期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长期疗效,并探究术后局部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ESD且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的1095例患者(1186个病变)的临床及内镜随访资料。评价ESD长期疗效,包括5年总体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局部复发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ESD术后1067例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期为44.4(20.3,62.1)个月。734例(798个病变)完成内镜随访,内镜随访率为67.0%。随访期间死亡26例,5年总体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6.0%、100.0%。随访期间17个病变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2.1%(17/798),ESD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11.8(4.9,21.4)个月。5年累积复发率为3.4%,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4.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病变位于直肠(HR=2.64,95%置信区间1.00~6.94,P=0.049)、组织学不完全切除(HR=4.40,95%置信区间1.62~11.94,P=0.004)和垂直切缘阳性(HR=10.27,95%置信区间2.95~35.77,P<0.001)是ESD治疗结直肠黏膜病变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治疗结直肠黏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病变位于直肠、组织学不完全切除、垂直切缘阳性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渝昕刘珣顾芳丁士刚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直肠肿瘤复发
- 第398例——腹胀3个月
- 2010年
- 病历摘要
患者女,72岁.主因"腹胀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持续性全腹胀,伴腹部膨隆,进行性加重,严重时明显影响日常起居,出现胸闷和憋气,有时伴有恶心、反酸和双足背轻度水肿,否认其他不适表现.外院给予利尿剂治疗,疗效一般.发病以来,精神和睡眠尚可,食欲减退,尿量偏少,大便干硬,间断服用芦荟胶囊,体重较前增加.既往曾出现2次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多年.
- 宋志强顾芳周丽雅邓正照陈明邓小莉
- 关键词:腹胀进行性加重腹部膨隆食欲减退芦荟胶囊高脂血症
- 结直肠散发性腺瘤模型建立的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改进传统的DMH结直肠癌肿瘤模型诱导方法,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实用的结直肠腺瘤模型,以用于散发性腺瘤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诱导剂为1,2-二甲基肼(DMH)和PPAR-γ受体拮抗剂(GW9662)。PPAR-γ受体激动剂为吡格列酮。试验分四组:阴性对照组、DMH组、DMH+GW9662组、DMH+GW9662+吡格列酮组。共观察12周。试验结束取远端结直肠(全结直肠的1/2)用福尔马林4°C过夜固定,美蓝染色后实体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息肉,并照相。全部息肉及微隆起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阴性对照组无腺瘤发生。DMH组发现1枚腺瘤,腺瘤诱导成功率为12.5%(1/8),荷瘤数为0.125(1/8)。DMH+GW9662组发现16枚腺瘤,诱导成功率为87.5%(7/8),荷瘤数为2.0(16/8)。DMH+GW9662+吡格列酮组发现5枚腺瘤,诱导成功率为28.6%(2/7),荷瘤数为0.714(5/7)。结论DMH联合应用GW9662可以在短期内成功诱导大鼠结直肠腺瘤。该模型较单纯DMH诱导的大鼠结肠癌和畸变隐窝灶模型更具实用价值。
- 张耀朋吕愈敏李军金珠韩亚晶李传凤顾芳
-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1,2-二甲肼吡格列酮PPAR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10年随访研究被引量:28
- 2009年
-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0年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发病情况。方法选择胃癌高发区山东烟台高陵镇随机抽样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普查,其中Hp阳性者552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276例予以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和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口服,疗程7d。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根除成功。此后对两组在10年期间进行内镜随访(第1、5、8和10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两组Hp感染状态的变迁。结果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第1、5和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70%、5.86%和4.40%,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85%、14.93%和9.39%,P值分别=0.0002、0.0017和0.0440)。随访10年间,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新发病例数及复发病例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Hp再感染率较高,第10年时Hp阳性率达46.4%。根据Hp感染状态重新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访10年间Hp阴性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均低于Hp阳性组(P值均〈0.05)。结论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是必要的。成功根除Hp后再感染率仍较高。
- 孟灵梅周丽雅林三仁闫秀娥丁士刚黄永辉顾芳张莉李渊崔荣丽张冬红张静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复发幽门螺杆菌随访研究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道机会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2年
-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风险较健康人群显著增高,且对预后有不良影响。目的:分析UC患者的肠道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UC病例,采集人口统计学、临床、实验室、内镜、病理和用药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合并肠道机会性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75例UC患者纳入研究,肠道机会性感染检出率为26.2%,其中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真菌、艰难梭菌、阿米巴和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3.5%、14.5%、5.1%、1.5%、1.1%和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重度活动(OR=6.517,95%CI:1.487~28.552,P=0.013)、白蛋白<30 g/L(OR=3.895,95%CI:1.590~9.544,P=0.003)是合并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EB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疾病重度活动(OR=11.260,95%CI:2.249~56.382,P=0.003)、白蛋白<30 g/L(OR=2.548,95%CI:1.096~5.927,P=0.030)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OR=1.046,95%CI:1.007~1.086,P=0.019)。对于UC合并真菌感染,慢性复发型患者发生风险较低(OR=0.278,95%CI:0.087~0.886,P=0.030)。肠道多重感染主要由病毒感染构成,独立危险因素与肠道CMV、EBV感染相似。结论:UC合并肠道机会性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疾病活动度、炎症反应程度和白蛋白降低是UC合并肠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真菌感染风险仅与临床分型有关。
- 牛占岳李松霏申宇婷商伟芳顾芳
- 关键词:机会致病菌感染巨细胞病毒EB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