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宏远

作品数:68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文学
  • 8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文学
  • 9篇传记
  • 8篇明代
  • 6篇文本
  • 6篇复古
  • 5篇诗文
  • 5篇七子派
  • 5篇晚年
  • 3篇知识
  • 3篇山人
  • 3篇审美
  • 3篇情感
  • 3篇卮言
  • 3篇《艺苑卮言》
  • 2篇代文
  • 2篇道学
  • 2篇新文学
  • 2篇虚构
  • 2篇学史
  • 2篇元春

机构

  • 55篇兰州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作者

  • 67篇魏宏远
  • 2篇刘德重
  • 1篇孟宁
  • 1篇丁琪
  • 1篇陈晓强
  • 1篇张玉涛
  • 1篇贾飞

传媒

  • 4篇上海大学学报...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文史知识
  • 3篇社会科学
  • 2篇文学遗产
  • 2篇兰州学刊
  • 2篇学术交流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玉林师范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文献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学术界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五次明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明代文学与中国古典传记文学专题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2年
2021年10月15-17日,由兰州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五次明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明代文学与中国古典传记文学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温州大学、湖北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魏宏远谢一丹
关键词:明代文学
论王世贞的“分期研究”及意义
王世贞晚年对早年的文学思想及所从事的文事活动产生了“自悔”之情,说明“早期王世贞已非王世贞”。然而目前许多研究者仍以“早期王世贞”替代“整体王世贞”,王世贞晚年的文学思想则被研究者所忽视。目前对王世贞进行“分期研究”尤显...
魏宏远
关键词:文学价值
文献传递
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说脞谈
2014年
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是一个历史命题,这一命题经过历时性的层层累加,达到了对七子派复古的丑化和妖魔化效果。这一命题有很大局限性,其弊端主要有三:其一、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全面理解,侧重于从文学层面进行过度化概括;其二、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多层面阐发,将七子派视为一个整体,无视主流与末流之別;其三、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动态考察,未从变化的角度把握七子派成员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刻意制造七子派与其他文派之争,无视各文学流派之间的交融与传承。王世贞晚年提出"有真我然后有真诗",有矫正七子派末流之弊的用意。
魏宏远唐温秀
关键词:袁宏道
钟惺的病与画、诗及禅
2006年
钟惺(1574-1624),明代文学家,开创了晚明竟陵一派,他和同邑谭元春选评的《诗归》一书,以新的审美趣味给当时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气息,因此,《诗归》在当时极为风行,朱彝尊称“《诗、归》既出,纸贵一时”(《静志居诗话》卷18)。当时很多人都被《诗归》的风格所吸引,竞相仿效、学习,《岳归堂全集序》称:天下翕然宗之”(《南村草堂诗抄》卷2),甚至会出现“士以不谈竟陵为俗,王、李之帜几为尽拔”的景象(邹漪《启祯野乘》卷7《钟学宪传》)。
魏宏远
关键词:《诗归》钟惺审美趣味文学家谭元春晚明
论晚年王世贞的“三教合一”思想
因仕途受挫,王世贞晚年在思想方面与早年相比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其转慕佛道,师从昙阳子,在信仰、心态、趣尚、处世、创作、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于早年的一面。王世贞晚年援儒道入释,融"三教"为一,在昙阳子、达观、袾宏等人"...
魏宏远
文献传递
钱谦益“弇州晚年定论”发覆被引量:3
2013年
"弇州晚年定论"是一"公案"性质的问题,明清以来王锡爵、李维桢、焦弘、钱谦益、陈田、四库馆臣等都曾予以关注,诸人之所以强调王世贞晚年之论,目的是要以其晚年文学思想来否定其早年文学思想,并由否定王世贞早年文学思想而对七子派复古运动进行反思或质疑。钱谦益提出的"弇州晚年定论"的核心问题是强调王世贞晚年"自悔",由此而否定七子派复古运动的合法性,然而却因引文错误而受钱锺书先生批判。若细致搜检王世贞晚年文献,钱谦益之说未必"每不足信",王世贞晚年在创作内容、取法对象、创作方法、审美趣尚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不过作为一位博学广识者,王世贞的思想并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随事改正",目的是"勿令误人而已"。
魏宏远
关键词:钱谦益
重构明代诗史的思考与尝试——《明代复古的众声与别调》平议
2022年
收到《明代复古的众声与别调》一书,面对余来明教授洋洋洒洒近30万字的皇皇大著,感叹其用力之勤,思考之深,视域之阔。近年来,明代文学研究异常活跃,成果丰硕,明代诗史研究更是历史悠久,这样一个“熟题”,如何推陈出新,如何将历时性与共时性、综合性与典型性、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文学研究与文献研究结合起来,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明诗生长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所呈现的面貌与明代文学生态密不可分。有明一代以诗文复古为文化基调,“至明祖开基,乃旷然复古”(1),朱明政权“隆治唐宋”,尚儒崇古,以复兴汉唐文化为己任。
魏宏远徐佳慧
关键词:文学生态别调汉唐文化诗文复古明代文学研究
技法与德性:明代七子派“诗文如何书写”探研被引量:1
2019年
明代七子派在谈诗论文中重点关注了诗文如何书写这一问题,从李梦阳"尺尺寸寸"、何景明"舍筏登岸"到李攀龙"拟议以成其变化"、王世贞"文至临摹则丑矣",七子派的诗文复古经历了由"拟议"到"新创"的不断修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关诗文书写的起点是拟议还是新创的论争尤为激烈,成为明清诸诗文流派讨论的焦点。七子派成员从不同层面给予不同阐发,甚至追随七子派的陈子龙、沈德潜以及桐城派对这一问题也予以重点关注。围绕这一问题七子派与其他诗文流派在模拟与新创、有法与无法、直径与曲径等问题上有过论争,公安派又在此基础上将诗文书写由注重技术技巧的技法问题转化为宣泄情感情绪的情感问题,沈德潜等又将之提升为人格修养的德性问题。
魏宏远
关键词:七子派
跨媒介性·审美治理性·审美资本化:“刘三姐”形象的生成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刘三姐"形象的生成机制与跨媒介性、审美治理性与审美资本化紧密相关。在历史与当下的跨媒介实践中,"刘三姐"形象经历了从"华南地区性"到"广西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经济、文化的影响又进一步削弱了地方性和阶级属性,保留了更具普遍性的美丽善歌的壮族女子形象特点。"刘三姐"形象在博物馆等当代记忆空间营造、听觉艺术实践等塑造了一种建基于"地方感"的审美认同、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体现了审美治理的逻辑。在其形象的审美商品化与资本化过程中,在视觉经济体验以及旅游的"地点神话"中参与重组了地方感和意义的生成,在介入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模式建立与体验对象之间的感性联系。
韦肖梅魏宏远
吴国伦年寿及王世贞卒年辨正
2006年
吴国伦年寿目前存有四种说法,李维桢、谈迁所载吴国伦卒年皆为万历二十一年,因此,确定吴国伦年寿主要需考证其生年。从吴国伦作品中寻找内证,并通过与李维桢所载生年对照,以此判断李氏所载是否准确,进而判断吴国伦年寿。王世贞较吴国伦早卒,但目前王世贞卒年也存几说,考证吴国伦年寿不能忽略王世贞卒年,只有考证出王世贞较为准确的卒年,才能更确切判断吴国伦年寿。
魏宏远
关键词:吴国伦年寿卒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