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7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粘连分离手术器械套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连分离手术器械套件,其包括剪、钳、棒、柄和钩,所述剪包括铰连在一起的两个剪刃,所述剪刃尾部与剪把固连在一起;所述钳包括铰连在一起的两个钳杆,所述钳杆前部固设有钳头;所述棒包括握持部和设于握持部一端呈枣... 李中信 李卫 魏明文献传递 一种医用胃肠外科腹腔手术穿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胃肠外科腹腔手术穿刺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底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弯板,弯板的内部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定杆,定杆的外壁... 王园园 代拥军 魏明 吉益玎 赵春琳 石瑞哲 王凡轲缺血预处理对兔肝细胞冻存的影响 2013年 目的初步探索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对兔肝细胞深低温保存的影响。方法体重2~2.5kg的3月龄纯种新西兰大白兔40只,根据分离前是否采用缺血预处理及预处理时间,分为未预处理组(NPC组),5min缺血预处理组(IPC5组),10min缺血预处理组(IPC10组),15min缺血预处理组(IPC15组),每组各10只。采用胶原酶离体两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于2、3、4周分别提取各组肝细胞样本,进行存活率、谷丙转氨酶(ALT)的检测。结果冻存前,各组新鲜分离的肝细胞平均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05)。冻存后:①2、3、4周时检测各组样本存活率和谷丙转氨酶(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2、3、4周时IPC5组和IPC10组细胞存活率及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段IPC5组和IPC10组细胞存活率最高,ALT最低,而IPC15组细胞存活率最低,ALT最高。②同组内不同时间,细胞存活率、ALT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可以提高兔肝细胞深低温保存的效果。 苗伏龙 刘鹏 魏明 张立军 于则利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深低温保存 胃肠外科腹腔镜切口感染病原菌及感染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以制定针对性强的感染控制对策。方法统计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7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2.42%。阑尾切除手术感染率最高。病原菌分析:革兰阳性菌7株(33.33%),革兰阴性菌13株(61.90%),真菌1株(4.76%)。患者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罹患糖尿病、手术时间>90 min、切口处标本通过、未使用抗菌药物、麻醉评分Ⅲ~Ⅳ级、有腹腔感染、未进行切口保护、手术部位在下消化道及住院时间>8 d者感染发生率较高,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罹患糖尿病是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高龄、肥胖和罹患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切口感染的预防。 魏明 王园园 张兴 李卫 杨静 代拥军关键词:病原菌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会导致病情加重和愈合时间延长,本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2018-12-30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构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7例,感染率为6.03%(17/282);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58%(11/104),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37%(6/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切口感染者中共检出1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6株(33.33%),革兰阴性菌10株(55.56%),真菌2株(11.11%)。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有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Duke分期、手术部位和术中出血量无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4kg/m2、有糖尿病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BMI、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马骏 张兴 王园园 史记 赵帅 魏明关键词:结直肠癌 腹腔镜 切口感染 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魏明 李卫 张兴 王园园 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经腹腔镜手术病人及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即其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切口类型、疾病种类、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切口位置、切口处是否有标本通过、糖尿病、抗菌药物、病原菌等。分析...关键词: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 外科腹腔镜 一穴肛原癌1例附文献复习 2023年 一穴肛原癌是一种罕见的肛管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一穴肛残余。该肿瘤存在显著的组织学异质性,可表现为移行细胞样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等多种组织学类型,临床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于2022年3月收治的1例一穴肛原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感、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内镜下直肠近肛缘处可见肿块型新生物,可见肿瘤血管生成。术前活检病理提示为低分化腺癌,术后病理结果为一穴肛原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阳性,宫颈检查未见异常。术后行放射治疗(DT6000c Gy/30f)。随访6个月,患者无肿瘤复发征象。本病例术前误诊为低分化腺癌,与临床医生缺乏对该疾病的认知有关。本文从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目前的诊疗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黎宁 王欣 魏明 王园园 姜霞 李中信关键词:一穴肛原癌 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术前评估应用CTA的优势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前检查中的优势。方法选取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按术前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CTA组40例与CT组38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CTA组加用容积再现技术显示肠系膜主要血管。手术指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个数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切口感染、吻合口瘘、术后炎性肠梗阻。结果 CTA组手术时间较CT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CT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淋巴结检出个数、术后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术前CTA检查,了解肠系膜血管走形、变异及淋巴结分布情况,有助于缩短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王园园 李彦茹 高英超 魏明 蔡亚楠 马颖玉关键词:结肠肿瘤 血管造影术 腹腔镜 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及耻骨直肠肌离断(部分切除)术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种术式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排便情况及肛门直肠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直肠最大收缩压、最小松弛容积,统计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排便的基本情况患者的出口梗阻情况及便秘情况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期间对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显示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最小松弛容积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直肠最大收缩压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包括切口感染(5.00%)、切口出血(5.00%)、切口部分裂开(2.50%)、急性尿潴留(7.50%)、肛门失禁(7.50%),其中1例切口部分裂开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干预。结论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王园园 何兆鹏 代拥军 李卫 尉学蕊 楚志芬 魏明 卢瑞云关键词:出口梗阻性便秘 解毒化浊法对湿热下注型慢性肛窦炎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解毒化浊法对湿热下注型慢性肛窦炎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湿热下注型慢性肛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配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解毒化浊内服方和坐浴方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CD8、CD4/CD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SO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01),MDA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0.001),且治疗组上述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患者2个月、4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解毒化浊法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肛窦炎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且疗效较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卢瑞云 刘璞 祁亚卓 张伟玲 张桂芳 魏明关键词:解毒化浊法 湿热下注 慢性肛窦炎 免疫功能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