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1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153例)及非DPN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DPN组相比,DPN组年龄高、糖尿病病程长(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比例高(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PN与年龄、HbA1c、UAER及合并DR有关(OR值分别为1.071、1.315、1.039、2.255)。结论年龄、HbA1c、UAER及合并DR是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重要相关因素,高龄、HbA1c高、UAER高及合并DR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更易发生DPN。
- 黄晓敏李枢刘伟芳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A组:体检中心健康老年女性60例为B组。用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血管情况,并测定血糖、血脂、血清Hcy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了解血清Hcy水平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结果A组中有下肢血管病变亚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亚组患者[(18.23±4.61)μmol/L比(12.13±2.50)μmol/L]及B组(18.23±4.61)μmol/L比(11.09±2.25)μmol/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中无下肢血管病变亚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稍升高[(12.13±2.50)μmol/L比(11.09±2.25)μ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与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 向薇黄晓敏何若雯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同型半胱氨酸
-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大血管病变组)、6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3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hsCRP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血管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HbA1c、hsCRP、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 hsCRP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相关因素,hs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 黄晓敏夏晓英林占
- 关键词:C反应蛋白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纤维蛋白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与血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PAD组,144例)及无PAD的2型糖尿病组(T2DM组,70例),另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血压、体重指数(BMI),测定其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FIB,比较三组间临床、生化指标及FIB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PAD危险因素。结果 ①PAD组及T2DM组BMI、收缩压(SBP)、Hb A1c、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A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AD组糖尿病病程、Hb A1c、FPG、TC、LDL-C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PAD组FIB水平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PAD危险因素有:Hb A1c、FIB、糖尿病病程(OR=1.729、1.471、1.097,P〈0.05)。结论血FIB升高与2型糖尿病PAD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PAD的危险因素之一。
- 黄晓敏向薇吴伟琼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纤维蛋白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d静脉滴注及甲钴胺500μ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d静脉滴注,共治疗3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SS评分均有下降(P<0.01),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加快(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S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能有效且安全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DPN,联合治疗对DPN阳性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甲钴胺单药治疗.
- 黄晓敏刘伟芳
- 关键词:Α-硫辛酸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
- 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二甲双胍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住院的50例初诊2型糖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同时选取5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对照者作为对照组,然后记录受试者的一般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情况并检测25-羟维生素D情况,糖尿病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0.5 g bid治疗,并在服药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血糖和25-羟维生素D的检测.结果 50例初诊2型糖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39.41±6.78) nmol/L,较对照组的(112.00± 16.10) nmol/L明显下降.2型糖患者经过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60.79±12.83) nmol/L和(95.01±13.76) nmol/L,均高于治疗前.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明显下降,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 黄晓敏李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25-羟维生素D二甲双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