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余丽琴

余丽琴

作品数:56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4篇水稻
  • 18篇种质
  • 12篇野生
  • 12篇野生稻
  • 11篇性状
  • 11篇种质资源
  • 10篇稻种
  • 7篇东乡野生稻
  • 7篇育种
  • 6篇基因
  • 5篇稻种资源
  • 5篇水稻种
  • 5篇水稻种质
  • 5篇水稻种质资源
  • 5篇粳稻
  • 5篇SSR标记
  • 4篇性状基因
  • 4篇数量性状
  • 4篇数量性状基因
  • 4篇数量性状基因...

机构

  • 55篇江西省农业科...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首尔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韩国农村振兴...

作者

  • 56篇余丽琴
  • 28篇黎毛毛
  • 17篇熊玉珍
  • 10篇王记林
  • 7篇韩龙植
  • 7篇陈大洲
  • 6篇饶淑芳
  • 6篇陈红萍
  • 5篇贺浩华
  • 5篇邓伟
  • 5篇束爱萍
  • 4篇崔迪
  • 4篇芦明
  • 4篇马小定
  • 4篇黄永兰
  • 4篇李慧
  • 3篇曹桂兰
  • 3篇万建林
  • 3篇杨庆文
  • 3篇徐磊

传媒

  • 11篇江西农业学报
  • 7篇植物遗传资源...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农业科技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稻米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植物学报
  • 1篇第一届全国野...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东乡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鉴定抗穗发芽QTL
2024年
【目的】高温阴雨天气导致水稻生产田出现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PHS),种子活力降低,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鉴定筛选抗穗发芽种质及基因资源是培育抗穗发芽水稻新品种、消除稻谷穗发芽产生危害的根本途径。【方法】以强休眠、不易穗发芽的东乡野生稻‘C35’为供体亲本、较易穗发芽的‘日本晴’(NIP)为受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3年进行抗穗发芽特性鉴定评价,筛选抗穗发芽种质和鉴定主效QTL。【结果】不同环境下东乡野生稻‘C35’休眠性较强、穗发芽率均为0.00%,‘日本晴’存在明显穗发芽现象、穗发芽率均值为31.95%;CSSLs穗发芽率变幅较大,不同年份穗发芽率表型重复性较好,筛选到10份强休眠、抗穗发芽的种质;共检测到14个控制穗发芽率QTL,4个QTL在不同环境下被重复检测到,相关QTL在染色体上形成qPHSRC1、qPHSRC2、qPHSRC8和qPHSRC9等4个QTL簇,其中主效QTL簇qPHSRC2和qPHSRC9的LOD值、表型贡献率和加性效应值较大,qPHSRC2为新发现的主效QTL簇。【结论】鉴定筛选出一批抗穗发芽的种质材料,定位到14个抗穗发芽QTL,筛选出4个重复性较好的QTL簇,发现1个调控穗发芽率的新主效QTL簇qPHSRC2。
胡佳晓刘进马小定涂夯周慧颖孟冰欣崔迪黎毛毛韩龙植余丽琴
关键词: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抗穗发芽QTL定位
江西红米稻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特性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5
2008年
对94个江西红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中33个地方品种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江西红米地方品种具有结实率较高(大于65.0%的品种占84.0%)、千粒重中等(20~30g的品种占93.6%)、易倒伏、抗稻瘟病能力较弱、属保持系类型等特点。脂肪含量较高,有26个品种脂肪含量大于3.0%,其中柳水红脂肪含量4.62%。筛选出多个钙、硒、维生素B1和B2含量较高的材料,其中红米麻壳钙含量81.6mg/kg,红金米硒含量0.09mg/kg,明显高于一般水稻品种。糯子红等6个品种维生素B1含量均大于2.0mg/kg,其中早红维生素B1含量高达17.0mg/kg;红米麻壳等10个品种维生素B2含量均大于0.1mg/kg,其中油红子维生素B2含量达0.6mg/kg。这些优异地方红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可为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提供优异种质。
黎毛毛余丽琴付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熊玉珍贺浩华
关键词:农艺性状脂肪矿质元素
东乡野生稻群体植株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对江西东乡野生稻异位保存圃群体植株的表型性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东乡野生稻群体内植株存在丰富的变异。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处于多年生向一年生分化的初始阶段。
邱兵余熊玉珍余丽琴胡标林张铮谢建坤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江西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与鉴定评价
2023年
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对江西省各农业县(市)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2017-2019年共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资源321份,对其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进行了鉴定。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在11个地级市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九江、上饶、宜春、抚州、吉安和赣州等6个面积较大且山区丘陵地较多的地级市,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农户喜欢以水稻地方品种的稻米为原材料加工美食。江西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存在籼稻与粳稻两个亚种,以籼稻为主,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以中、晚稻为主,粘稻和糯稻分别占38.0%和62.0%,种皮颜色种类丰富,有35份红米和紫黑米种质资源。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多数表现为颖尖秆黄、无芒或短芒,穗型适宜、剑叶及茎秆角度适中、抗倒伏且落粒性适宜;鉴定出15份抽穗期与株高适宜的大穗、多颖花、高结实率、高千粒重的优良品种资源,还筛选鉴定出优异糯稻和有色稻米资源各12份。这些水稻优异地方品种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可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
刘进勒思周慧颖胡佳晓孟冰欣罗文静黎毛毛余丽琴
关键词:水稻地方品种资源优异种质
水稻苗期耐热种质资源筛选及QTL定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鉴定和筛选水稻极端耐热种质或基因,为培育耐高温水稻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耐热等级和幼苗存活率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水稻苗期耐热性进行鉴定评价,以筛选和鉴定耐热种质资源及主效QTL。【结果】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苗期耐热性存在明显差异,籼稻品种耐热性明显强于粳稻品种,籼稻和粳稻品种均存在极端耐热和极端敏感种质资源;共筛选出嘉育253、中优早8号、秀水09等20份耐热种质资源,高温处理后幼苗存活率和生长发育基本不受影响。RIL群体双亲耐热等级和幼苗存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中优早8号耐热性较强,植株基本无枯死,龙稻5号对高温胁迫较敏感,不同株系间苗期耐热性存在较大幅度变异;共检测到12个苗期耐热相关QTL,分布于第1、3、4、5和8染色体上,耐热等级和存活率QTL存在明显的遗传重叠,主效QTL簇q HTS4和q HTS8表型贡献率较大。基于QTL初步定位结果,利用相对剩余杂合体RHL-F2群体,在第8染色体RM5808-RM556标记区域鉴定了一个苗期耐热性主效QTL q HTS8,该区域对苗期耐热性具有较强调控效应。【结论】筛选出20份苗期耐热性较强的水稻种质资源,鉴定了12个苗期耐热相关的QTL,定位和验证了一个调控水稻苗期耐热性的主效QTL q HTS8,研究结果可为水稻苗期耐热性生理生化机理与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
刘进崔迪余丽琴张立娜周慧颖马小定胡佳晓韩冰韩龙植黎毛毛
关键词:水稻苗期资源筛选数量性状基因座
东乡野生稻南昌异位圃内的开花习性被引量:2
2010年
于2009年采用常规野外考察的方法,对南昌异位圃东乡野生稻的开花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昌异位圃东乡野生稻开花时间比预期提前了近一个月,异位圃内各方向开花时间差异较大,异位圃南部开花高峰期在9月2日~9月4日,同一穗头上的可育度从上到下一般是逐渐递增,上部与下部育性差异达极显著,结实率40%左右。
王晓玲雷建国孔华郭运玲李马忠余丽琴余传元郭安平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开花习性
江西大禾谷资源的籼粳分化与品质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江西大禾谷资源丰富,品质特异,深受欢迎,但遗传研究与品质改良均未见报道,株型急需改良。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对弋阳大禾谷进行遗传分析,快速黏度分析仪(RVA,rapid visio analyser)进行品质测定。结果显示,40对SNP引物对20份材料检测出82个等位基因,其中大禾谷具有籼型基因等位频率在0.025~0.100之间,属粳稻类型。大禾谷的RVA黏度性状是稻米成熟的一个积累过程,而直链淀粉含量(AC,amylose content)则在稻米成熟前就已定型。RVA参数与一些理化性状密切关联,尤其是米粒长可以负反应崩解值;整精米率和AC含量是主基因性状;与偏软型栽培稻相比,峰值时间是判断大禾谷的一个关键参数。通过SNP和RVA分析,选出了品质接近、性状互补的优良粳稻亲本,如农局Ⅲ号(麻壳)最软,麻壳谷棉花大(扁)品质最稳定,农科所白壳大是育种中的优选长粒资源,皖垦粳11036是大禾谷株型改良的优选材料。上述结果将促进大禾谷的遗传改良。
李霞花旺忠王雪松唐书升吴婷罗鑫肖宇龙王智权余传源余丽琴王晓玲
关键词:SNP籼粳分化
用于籼稻育成品种遗传完整性分析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遗传完整性分析引物,具体公开了用于籼稻育成品种遗传完整性分析的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以籼稻育成品种赣晚籼19号为材料,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出了一批可用于籼稻育成品种遗传完整性分析的SSR核心引...
余丽琴辛霞黎毛毛尹广鹍李慧张金梅吴锦文陈晓玲熊玉珍
文献传递
国际杂交稻观察圃优异资源的初步评价被引量:3
2001年
对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 70个优异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了适应性种植试验 ,对其中表现较好的 3
余丽琴陈大洲熊玉珍毛祥青
关键词:杂交稻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
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阐述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和基因工程品种。
余丽琴钟梓璘王记林陈红萍熊玉珍邓伟饶淑芳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作物育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