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作黔
- 作品数:42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催产素催引产初探被引量:27
- 1994年
- 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催产素催引产初探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彩微,余作黔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是一个重要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剖宫产后足月妊娠使用催产素催产和引产的研究,国内报道不多。本文选择61例具有阴道试产条件...
- 郑彩微余作黔
- 关键词:催产素再妊娠催产引产
- 大豆异黄酮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目的:用大豆异黄酮干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检测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大豆异黄酮是否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探讨大豆异黄酮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并观察大豆异黄酮的安全性。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
- 余震贾曾荣陈必成余作黔
- 关键词: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大豆异黄酮细胞外基质
- 文献传递
- 肠内营养联合人参皂甙Rb1对POFS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百普素联合不同剂量人参皂甙Rb1(EN+Rb1)对70%中段小肠切除-吻合术模拟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动物模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区组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
- 章晓东余震陈震董千铜姚建高张培趁余作黔
- 文献传递
- 胃镜辅助下肠梗阻导管置入的研究
-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肠梗阻导管的置入,对非绞柞性肠梗阻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进口的肠梗阻导管(经鼻插入型),为纯硅胶材料,前端开孔,双气囊,规格型号:18DBR 3000SO(18FR ...
- 余作黔陈哲京姚建高黄颖鹏张培趁章晓东刘纳新余震
- 文献传递
- 胃癌组织中p73、COX-2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p73、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研究组)及20例正常胃粘膜(正常组)石蜡包埋组织中p73、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73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36/73)和68.5%(50/73);②p73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淋巴结转移个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3,P=0.044);③COX-2表达在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0,P=0.041,P=0.020,P=0.038,P=0.001);④胃癌组织中p73与COX-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97,P=0.095)。结论p73与COX-2的过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COX-2对判断胃癌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 程骏周宏众黄颖鹏余作黔吴秀玲黄爱微韩少良朱冠保
- 关键词:胃癌P73COX-2免疫组织化学
- 吡格列酮及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PPAR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Z)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以及对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PGZ(25、50、100μmol/L)、ATRA(0.1、1、10μg/L)及两者合用(PGZ 50μmol/L+ATRA 10μg/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PGZ及ATRA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者合用效应比单独使用更显著(P〈0.05)。PGZ(50μmol/L)及ATRA(10μg/L)作用72h后均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基因表达,且两者合用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Z及ATRA可能通过下调PPARγ mRNA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
- 陈亦明余震陈笑雷张培趁余作黔姚建高
- 关键词:吡格列酮全反式维甲酸胃癌PPARΓ基因表达
-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5
- 2007年
- 尽管小肠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但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且以小肠恶性肿瘤为多。良性肿瘤少见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略,待继发症状出现施行手术,甚至在尸解时才被发现。我们回顾性分析1968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186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 程骏韩少良沈贤余作黔姚建高朱冠保
- 关键词:小肠肿瘤外科手术
- 肠扭转广泛小肠切除术后延迟性小肠坏死二例
- 2003年
- 姚建高张启瑜朱冠保陈笑雷余作黔
- 关键词:肠扭转小肠切除术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手术
- p14^(ARF)、p53抑癌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4 ARF、p5 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胰腺癌细胞株PC 3转染p14 ARF基因前后的生长状况 ,探讨它们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例正常胰腺组织、4 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 ARF蛋白、p5 3蛋白的表达。将外源性p14 ARFcDNA重组质粒pCI neo p14 ARF和空载体质粒pCI neo分别转染入胰腺癌PC 3细胞中 ,观察转染后胰腺癌PC 3细胞株的生长状况。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中p14 ARF的表达率为 90 % ,胰腺癌组织中为 35 .7% ;正常胰腺组织中p5 3的表达率为 0 ,胰腺癌组织中为 4 5 .2 %。胰腺癌PC 3细胞的p14 ARF基因呈缺失变异。外源性野生型p14 ARF基因和空载体质粒pCI neo成功转染入PC 3细胞 ,转染p14 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第 1天生长抑制率为 2 2 % ,第 5天为 2 6 %。结论 :抑癌基因p14 ARF蛋白在胰腺癌中低表达 ,突变型p5 3蛋白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 ;转染p14 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生长受到抑制 ;抑癌基因p14 ARF、p5 3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产生影响。
- 陈笑雷张启瑜余作黔陈祥建张培趁曾其强
- 关键词:细胞株
- 48例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 ,诊治原则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2 0 0 3年 48例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 .83 % ,发病率低 ,同时癌 2 7例 ,异时癌 2 1例 ,多原发大肠癌 3 2例 ,胃多原发癌 10例 ,胃肠道多原发癌 6例 ,术前漏诊率为 3 0 % ,同时癌经手术治疗预后与单发癌相似 ,异时癌预后好于单发癌。 结论 胃肠道多原发肿瘤易漏诊 。
- 张培趁程骏余作黔朱冠保
- 关键词: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预后多原发肿瘤多原发癌多原发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