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心玎

作品数:14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全球价值链
  • 5篇价值链
  • 3篇鼎立
  • 3篇三足鼎立
  • 3篇出口
  • 2篇企业
  • 2篇经济发展
  • 1篇行业贸易
  • 1篇序贯
  • 1篇引力模型
  • 1篇中国角色
  • 1篇中间品贸易
  • 1篇中美经贸
  • 1篇生产率
  • 1篇生产网络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衰退期
  • 1篇同质性
  • 1篇企业数

机构

  • 10篇对外经济贸易...
  • 7篇清华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乔治梅森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商务部国际贸...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伦敦政治经济...

作者

  • 13篇余心玎
  • 5篇鞠建东
  • 1篇魏尚进
  • 1篇王直
  • 1篇李昕
  • 1篇王苒
  • 1篇王直
  • 1篇杨军
  • 1篇郭美新

传媒

  • 3篇经济学报
  • 1篇国际经济合作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经济研究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江苏商论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技术经济
  • 1篇清华金融评论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再探讨,具体研究了出口企业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企业在做出口决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机制以及出口行为本身是否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当用TFP衡量生产率时,企业出口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机制,因此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高——这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期结果一致;当用劳动生产率(人均附加值)衡量企业生产率时,则"生产率悖论"存在,即出口者的生产率反而较低;当企业刚进入出口市场时,其生产率会经历短期的快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在整体上是负向的。
余心玎
关键词:出口生产率
中美经贸实力对比及关联分析:量化视角下的综合考量被引量:7
2019年
本研究基于贸易、生产、消费、投资等多方面数据,从量化角度客观给出了中美两国在经贸实力对比及关联方面的全景分析。研究首先考察了中美在全球经济以及各自所处区域内的角色,其后讨论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关联情况,最后选取多类代表性指标,对两国的基础实力及发展潜力进行了更为细分的比较。分析显示:当前中美经贸实力虽各有长短,但整体水平趋近;同时,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联亦在快速加深,在全球经贸治理体系的未来走向中,中美双边关系的作用关键。
鞠建东余心玎卢冰侯江槐
“三足鼎立”的新全球化双层治理体系被引量:22
2020年
20世纪70—90年代,霸权稳定论是学界关于全球治理结构的代表性理论,其认为由一个霸权国家提供全球公共品、主导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才能形成稳定的全球体系。尽管霸权稳定论的相关学术讨论已经式微,但霸权稳定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对全球治理体系的讨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局势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超级全球化”已难以为继,全球治理的失序状态还在凸显,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与“三足鼎立”的全球化经济基础不匹配的体现,但也预示着创新驱动、区块格局的“新全球化”时代即将开启。解决全球失序问题,应该遵循改革全球化上层建筑,使之适应全球化经济基础的思路。作者基于定量和历史分析,从公共品提供的视角出发,讨论了新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最优治理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并就最优治理结构的特征提出了理论阐述,认为由全球和区域治理机构共同组成的“三足鼎立”的双层治理体系具备现实可能性,该体系对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国际秩序的稳定以及区域有效竞争的维持均具有积极意义。
鞠建东鞠建东余心玎
关键词:全球治理
国家间政治关系对行业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利用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成果——中外关系定量指数及2000—2006年海关月度贸易数据,本文考察了国家间政治关系对中国行业进口,尤其是国企主导行业及战略性行业、上游行业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波动对中国的行业进口并没有显著影响。在进一步考虑国家差异及国企占比与战略性行业的交互作用后,发现政治关系对贸易的影响仅在特定情况下显著,且在不同贸易伙伴国间存在结构性差异:就中国从日本的进口而言,在上游(或战略性)行业,国企较为主导行业的进口受政治关系影响更大,在下游(或非战略性)行业,情况则相反;而就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来看,在各类行业均未观察到政治关系的显著影响。本文通过规范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服务于对外开放与经贸发展的政策。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并非影响中国行业进口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提出的国家控制渠道仅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的贸易伙伴国有显著作用。
杜映昕郭美新余心玎
关键词:行业贸易国有企业
非洲国家出口产品集中度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基于两段经济衰退期数据的分析
2019年
自2011年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致使非洲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滑,经济增速快速下降。在经济结构性失衡、出口过度依赖、出口附加值低而且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的共同作用下,非洲经济在外部冲击下的脆弱性凸显。本文针对2000-2016年中两段经济衰退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研究表明,非洲国家出口产品集中度与该国在经济衰退期的抗压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田伊霖余心玎
关键词:出口集中度经济衰退
基于SWOT分析的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被引量:3
2008年
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正式投入开发建设以来,一直保持着健康高速的经济发展态势,已成为苏州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园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余心玎
关键词:SWOT分析法
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被引量:46
2020年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生产及消费数据测算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从2000年到2017年的结构演变,我们发现,2000年全球贸易、生产及消费都呈现出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块和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区块的“双极结构”。而到2017年,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块分裂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区块和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区块。当前全球价值链网络已呈现出“北美-欧洲-亚洲”的三足鼎立区块格局,美国、德国及中国作为其中的核心节点存在。在此背景下,各区块内、区块间如何实现协作共赢、中国如何发挥对亚洲经济的支撑作用,均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鞠建东鞠建东余心玎李昕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生产网络三足鼎立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贸易政策的选择被引量:24
2016年
在全球价值链的序贯生产过程中,中间品的多次跨境会带来关税成本的放大,进而阻碍全球贸易及价值链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及加拿大的经验表明,部分或全面取消中间品进口关税将有助于推动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并提升其贸易竞争力。文章首先基于总贸易核算方法(KWW、WWZ、WWYZ),量化展示了全球价值链上贸易成本放大的典型事实。然后,在三种政策情景下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量化模拟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在促进中国及世界的贸易及经济增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余心玎杨军王苒王直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中间品贸易贸易自由化
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活动测度及其增加值溯源被引量:42
2022年
跨国公司通过跨境直接投资成立国外分支机构和组建生产网络,是全球价值链的组织者和关键参与者。跨国公司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与本土企业具有显著差异,然而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却并未对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进行区分。本文在Wang et al.(2017)所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的基础上,纳入跨国公司异质性,提出了一个能够识别和测度跨国公司活动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新框架,并识别出传统框架中“被忽视”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基于该框架,本文发现:(1)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约占全球GDP的10%,这意味着传统基于国际贸易测算的全球价值链活动被低估了近乎一半,且这一“低估”问题在高研发强度行业、高收入经济体尤为凸显;(2)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占比较高,但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则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3)中国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生产关联。此外,本文还考察了跨国公司投资收益的分配情况,在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上实现了从“属地原则”向“属权原则”的转变。在“属权”口径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贸易逆差都大幅降低。
祝坤福余心玎魏尚进王直
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研究及国际贸易格局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提升,国家间的分工已不再局限于最终产品层面,而是细化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覆盖全球的生产网络已经形成。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贸易格局的迅速变革凸显了全球价值链研究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对价值链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介绍;其后从包含序贯生产的贸易模型、贸易附加值测算以及价值链结构测度这3个方面,对近年来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定量研究的前沿进展进行总结;最后,本文将价值链结构测度方法与实际数据相结合,对当前全球价值链上各国所处的位置进行定量描述,并对贸易理论所预期的分工格局背后比较优势的可能来源进行实证分析。
鞠建东余心玎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