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瑞传 作品数:15 被引量:9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6 2004年 仲荣洲 龙作林 俞瑞传 陈及非 林红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并发症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影响踝关节闭合性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1998年2月~2004年8 月手术治疗43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 6岁。根据 Lauge-Hansen 分 类:旋后外旋型21例;旋前外旋型15例;旋前外展型7例。28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急诊手术17例;伤后3~7d 手术24例,2例 为陈旧性骨折(伤后3个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8~35个月,平均18个月。下胫腓固定15例中,10例在术后8~12周取钉;3例因 术后1~2年断钉而取出。另2例在术后2年内取钉。使用可吸收性螺钉中2例发生再分离,未固定者均未出现骨性连接和再分离。 术中应力位(Mortise)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外旋侧位发现3例后踝小骨片。根据 Baird-Jackson 系统评分:优20例、良17例、可3例、 差3例,优良率86. 05%。结论:影响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有骨折类型与软组织损伤程度、术中判断与 内固定物选择、下胫腓联合固定与否、陈旧性骨折及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 俞瑞传 刘栋 张键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 肱骨远端复杂性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肱骨远端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性骨折23例,按AO/Asig分型,C1型9例、C2型8例、C3型6例,合并尺神经损伤6例,行尺神经前移8例。所有病例在伤后72h内施行手术。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注重关节面解剖复位和准确对位对线(尤其是对线),AO重建钢板或加解剖钢板经塑形固定。术后1周行主、被动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内不作负重活动。结果:术后均作随访,随访时间8~65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Mayo评定标准,优良率82.6%,C2-C3骨折优良率78.6%。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及用AO重建钢板或加解剖钢板固定术的暴露好、创伤小、固定牢靠,其符合生物力学固定,为早期功能锻炼打下基础。 徐志英 俞瑞传 仲荣洲关键词:肱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伴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治疗与对策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致伤机制与治疗对策。方法:47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中交通伤25例,高处坠落伤9例,运动伤7例,其他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9例,旋前外旋型12例,旋前外展型6例。31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1/4后踝骨片〈1/3者均行内固定,固定顺序: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结果:患者随访8~32个月,平均15个月。下胫腓固定患者8例在术后8~12周取钉(2例潜在分离),2例在术后1~2年因断钉取出,另2例在术后2年内取钉。未固定者均未出现骨性连接和再分离。术中应力位摄片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外旋侧位摄片发现3例后踝小骨片。疗效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23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1%。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以达到踝关节解剖复位,早期正确锻炼是成功的基础,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可获得临床最佳效果。 仲荣洲 俞瑞传 龙作林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 内固定 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三踝骨折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总结并探讨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三踝骨折的致伤机制、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内固定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下胫腓联合固定,22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5个月.下胫腓联合固定8例在术后8~12周取钉(2例潜在分离),2例在术后1~2a因断钉取出,另2例在术后2a内取钉.下胫腓联合未固定者均未发生再分离,且愈合良好.术中应力位(Mortise)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17例,良1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8.2%.结论三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及早期正确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基础,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可获得临床最佳效果. 仲荣洲 俞瑞传 龙作林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 内固定 载rhBMP-2人工骨促进家兔脊柱融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CPC作为rhBMP-2载体促进家兔脊柱融合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取1 mg rhBMP-2分别与1 g CPC、体积为6.0 cm×2.0 cm×0.5 cm的医用明胶海绵(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AGS)吸附复合,冻干制备rhBMP-2/CPC、rhBMP-2/AGS生物材料。45只24周龄新西兰兔,体重2.5~3.5 kg,随机分为A(n=17)、B(n=11)、C(n=17)3组。暴露L5、6横突,将L5、6横突后缘骨皮质磨除,露出松质骨,行后路双侧L5、6横突间植骨,A、B、C组分别植入rhBMP-2/CPC、rhBMP-2/AGS、CPC 3种材料。于术后4、8、24周,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4、8周脱钙组织切片,A组均见明显骨痂连接;B组仅见小片骨痂;C组见纤维连接,局部少许软骨。术后4周A、B、C组脱钙组织切片评分分别为(7.30±0.76)、(3.68±1.60)和(1.75±0.54)分,术后8周分别为(8.32±1.11)、(3.75±1.23)和(1.47±0.23)分;各时间点A、B组以及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术后4、8周A组均见类松质骨样骨组织再生,C组植入物周围见纤维连接,少许成骨。术后4周单位面积内成骨面积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CT评分A、B、C组分别为(2.50±0.57)、(1.00±0.00)和(1.00±0.00)分,C组与A、B组以及A、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作为rhBMP-2载体能够促进家兔脊柱骨性融合,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骨修复材料。 仲荣洲 费琴明 张键 陈统一 刘昌胜 龙作林 俞瑞传 黄河清关键词:RHBMP-2 骨诱导 CPC 脊柱融合 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5月 - 2 0 0 2年 10月间 5 2例 (6 2足 )波及中后关节面的跟骨塌陷性骨折病例。其中 ,4 3足采用 3根 2 .5mm克氏针牵开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及稳定的内固定、植骨 ,术后 4 8~ 72h拔除引流后始行功能锻炼。平均随访 18个月。结果 4 3足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Ⅱ型优良率 81.3% (13/ 16 ) ,Ⅲ型优良率 73.7% (14 / 19) ,Ⅳ型优良率 2 5 % (2 / 8)。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优良率比较 ,经卡方检验分别为 7.2 0 0、4 .86 7,P <0 .0 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于适当时机采取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 。 刘栋 龙作林 仲荣洲 俞瑞传关键词: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疗效分析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髋部滑槽加压螺钉 (DHS/DCS ,dynamichipscew/dynamiccondylarscrew)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采用DHS/DCS治疗 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35例 ,平均年龄 82 .1岁 (71~ 10 0岁 ) ,就其生物特性、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及小转子骨折处理作一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6月 (5~ 4 0个月 )。 4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 ,3例发生髋内翻 ,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 90 .3% (占 2 8/ 31)。结论 DHS/DCS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陈及非 刘栋 俞瑞传 龙作林关键词:加压螺钉 转子间骨折 高龄 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楔形截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中重度外翻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基底部开口向外闭合楔形截骨结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4年4月共治疗32例(35足),男8例8足,女24例27足,年龄48~73岁,平均58岁,单侧29例,双侧3例,中度外翻19例(22足),重度外翻13例(13足)。采用第一跖骨基底部开口向外闭合楔形截骨,使用锁定钢板固定。术前、术后12周及末次随访时均拍摄足部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籽骨位置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比较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外翻相关的各X线片测量值以及AOFAS评分。[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4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2周时HVA由(39.83±4.58)°,改善至(11.67±1.22)°,IMA由(14.27±0.84)°改善至(7.85±0.83)°,籽骨位置由(8.35±1.82)mm改善至(3.26±0.84)mm,末次随访时HVA为(13.81±1.66)°,IMA为(9.27±0.62)°,籽骨位置为(4.14±0.57)mm,AOFAS评分由术前的(62.54±5.3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92.35±6.73)分。[结论]采用第一跖骨基底部开口向外闭合楔形截骨结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重度外翻,术后临床疗效良好,外翻复发少。 陈及非 龙作林 刘栋 俞瑞传关键词:跖骨 骨折内固定 背侧或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背侧或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或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28例,其中植骨15例。结果28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9~26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愈合及延迟愈合。采用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本组优1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9.28%。结论采用背侧或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较好恢复。 陈及非 龙作林 俞瑞传 仲荣洲 刘栋关键词: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