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红

作品数:24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遗址
  • 11篇大遗址
  • 7篇文化
  • 6篇遗产
  • 5篇文化遗产
  • 4篇遗址保护
  • 4篇考古
  • 3篇雍城
  • 3篇考古遗址
  • 3篇古遗址
  • 3篇保护管理
  • 3篇传承
  • 2篇大遗址保护
  • 2篇遗址公园
  • 2篇文物
  • 2篇乡村
  • 2篇考古学
  • 2篇考古遗址公园
  • 2篇公园
  • 2篇古学

机构

  • 22篇西北大学
  • 4篇陕西职业技术...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河北省文物研...

作者

  • 23篇刘卫红
  • 1篇李华东
  • 1篇王建新
  • 1篇王彦辉
  • 1篇余洁
  • 1篇但文红
  • 1篇段德罡
  • 1篇王志刚
  • 1篇裴强强
  • 1篇杜金鹏
  • 1篇赵晓梅
  • 1篇刘洪丽
  • 1篇杨丙君

传媒

  • 3篇西部考古
  • 2篇中国土地
  • 2篇建筑与文化
  • 2篇中国文化遗产
  • 2篇自然与文化遗...
  • 1篇商业研究
  • 1篇东南文化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群言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新西部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笔谈:遗产活态保护传承与乡村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
2023年
扎实推进乡村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活化再利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任务,就是挖掘、保护蕴藏其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并积极地在当代和未来的乡村建设中加以弘扬传承、转化发展。对于乡村遗产,要坚持“活态”继承,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得到保护的同时促进乡村与时俱进的发展,使其成长在历史延长线上。乡村产业遗产的活化再利用需要紧密结合其在地特征,以保护遗产价值为核心,以增加当地人的福祉为目标,采取整体性、适应性和活态性的营建策略。乡村建筑遗产“活态保护”的核心在于,从遗产的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同时结合当下的需求和发展,以开放的态度赋予遗产当代的意义与价值,在延续历史的同时,不断向前创造新的历史。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与传承,可为乡村社区的文化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在传承传统文化、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村遗产的文化体验应当是呈现活态文化、促进主体间的互动,激发社区的文化自觉,提升访客的情景学习。在社区与访客的主体互动之中,多维度体验历史文化、加强地方认同、提升教育品质。遵循乡村遗产服务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应采取还民艺于市场、村民参与村落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设计与品牌引领等策略。乡村非遗活态保护旨在开辟一条以乡村文化传承助推社区发展、以社区发展葆育文化传统的新路径。在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宏观畛域下,乡村遗产保护实践要与地方发展相结合,以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遗产保护的目标。
李华东程馨蕊段德罡丁春梅王彦辉熊祥瑞王志刚张崟胡彬彬范哲林刘卫红赵晓梅但文红李亮李传欢
关键词:活态保护
田园综合体视域下秦雍城遗址保护利用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新模式,为新时代乡村型大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和抓手。文章以田园综合体为指导,探索了秦雍城遗址保护利用路径模式,丰富拓展了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为遗址价值传承弘扬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指引。
刘卫红杨嘉明
笔谈:考古遗址公园模式下的大遗址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被引量:5
2022年
大遗址保护是从“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大遗址的发现、遗产价值内涵和构成、遗产保存状况等,都依赖于考古工作的揭示和认知;另一方面,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践又推动了考古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各级政府没有真正依法将大遗址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遗址保护和土地资源配置存在很大的矛盾;保护管理体制不顺;保护涉及的各行业部门之间协调性差;以及大遗址保护缺乏国家专项政策的支持,等等。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从文物领域的行业性工作走向全民共享的过程中,如何既坚守“专业性”,又延展“公共性”,不仅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进一步激发和延续生命力的重要方面。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到的“决策权”与“参与权”之争,主要出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学者—行政官员”“决策群体—社会公众”等几个不同层面,其各自不同的诉求对大遗址保护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应明确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的人口、土地、拆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政策;拓宽大遗址保护利用资金渠道;完善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平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国家性和公共性、整体性和废墟性、未知性和学术性等基本特征,国家所有、国家管理和全民共享应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属性。当前考古遗址公园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其运营管理仍然有待理论的指导,尚待构建起符合考古遗址公园自身特性及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
孙华王建新赵荣张颖岚刘卫红余洁
关键词:大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产品文化生态
遗址保护利用的“多业共生”模式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西安地区在遗址保护利用中存在着一种"多业共生"的新模式。文章阐释了西安地区遗址保护利用的现状,总结了西安地区遗址保护利用"多业共生"模式的类型,分析了"多业共生"模式成功的机制,主要取决于它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通过"多业共生",跳出遗址谈保护利用,为有效地处理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改善的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
刘卫红
关键词:遗址
大遗址保护展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秦雍城遗址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大遗址是构成中华文明史史迹的主体。大遗址展示是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传承实现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大遗址展示理念方法研究的欠缺和传统的保护思维,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主要以静态的、单一的针对遗迹本体的保护性的展示为主,在实践中不能真正表达出我国大遗址的文化内涵,实现大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以秦雍城为例,在深入分析秦雍城遗址保护展示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遗址实际,从保护展示的理念、目标、对象、方式方法、保护展示的布局及功能主题等角度对秦雍城遗址保护展示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期推进大遗址保护展示研究进程。
刘卫红
关键词:大遗址
走出符合国情的考古遗址保护利用之路被引量:2
2021年
作为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我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遗址是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物化载体,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对考古遗址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既有助于促进考古遗址的保存和考古学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刘卫红
关键词: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遗址保护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体系构建思考被引量:13
2021年
大遗址是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现时重要“物化载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大遗址系统是大遗址保护的对象,由大遗址本体系统、大遗址保护系统和大遗址人地关系系统构成;大遗址保护理论包括价值论、文化记忆论等基础理论和针对大遗址调查、评估、规划设计等的专题理论;大遗址保护方法包括基础理论探讨方法、空间技术分析方法等基础研究方法和针对价值评估、规划设计等的专题研究方法;大遗址保护研究的核心是大遗址系统及大遗址本体系统、大遗址保护系统、大遗址人地关系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相关内容体系。构建符合国情的大遗址保护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体系,有助于推进我国大遗址保护研究与实践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为我国大遗址保护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刘卫红田润佳
关键词:文化遗产大遗址
大遗址区土地利用管理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大遗址区,是指文化遗产中在一定地域集中分布,类型结构复杂多样,遗迹、遗物丰富,历史、文物、科技等价值突出,历史信息蕴含量大,占地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与综合特性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或遗址群及其背景、环境共同体。
刘卫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管理大遗址古代文化遗址历史信息文化遗产
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实现理路探析被引量:1
2020年
引言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深厚滋养[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文物保护事业还未能全方位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和突出。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情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作出多次重要指示和批示。
刘卫红
关键词:传承历史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体制优化策略研究
2024年
体制机制是政策法规或规划制度等落地实施的保障,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实现高效的保护利用,一个与之匹配的管理体制是其前提与保障。通过研究发现,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存在管理体制层级多、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保护管理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结合对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探索,进一步明确保护管理职责、优化保护管理模式、推进运营模式创新、提升保护管理与经营能力,促进遗产有效保存保护和价值传承弘扬。
刘卫红程宿钱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传承弘扬管理职责两权分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