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
- 作品数:302 被引量:2,402H指数:29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快速准确鉴定小麦1BL/1RS易位系新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404份高代品系(试验Ⅰ)和175份山东省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试验Ⅱ),研究了1BL/1RS易位对小麦揉面参数的影响,探讨利用揉面特性鉴定1BL/1RS易位系的方法。结果表明,1BL/1RS易位导致小麦的揉面特性显著变劣,1BL/1RS易位系的揉面时间、峰值带宽及峰后1 min带宽显著低于非1BL/1RS易位系,而衰落角和带宽比(峰值带宽/峰后1 min带宽)显著高于非1BL/1RS易位系。易位系的揉面谱带的主要特征为峰后1 min谱带急剧衰落并变窄,带宽比显著增大。带宽比1.6可作为判断易位系的有效指标,即大于或等于1.6为1BL/1RS易位系,小于1.6为非1BL/1RS易位系,准确率达85.2%(试验Ⅰ)和96.8%(试验Ⅱ)。因此,揉面图谱可作为快速有效鉴别1BL/1RS易位系的新方法。
- 程敦公李豪圣肖永贵宋健民刘爱峰刘建军
- 关键词:普通小麦
- 用于检测小麦-粗穗披碱草1H<Sup>t</Sup>S特异染色体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小麦‑粗穗披碱草1H<Sup>t</Sup>S特异染色体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该标记为Indel‑21、Indel‑30或Indel‑51;所述Indel‑2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 汪晓璐宫文萍王开韩冉祁广徐文竞李豪圣刘建军刘成
- 检测小麦抗病基因的多重PCR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抗病基因的PCR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PCR试剂盒中包含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抗病基因的多重PCR引物对组,该引物对组由特异于所述Yr17-Lr37-Sr38基因簇的一个引物...
- 曹新有刘建军程敦公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赵振东
- 淀粉颗粒类型及其比例在小麦品质特性形成与改良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23年
- 小麦面粉主要由蛋白质和淀粉组成,面筋蛋白尤其是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是影响面团品质的关键因素并受到育种家的广泛关注,而淀粉的组分及其理化特性对面团品质的贡献往往被育种家忽视。小麦淀粉粒度呈双峰分布,根据颗粒大小分为直径大于10μm的A型淀粉颗粒和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B型淀粉颗粒,不同类型淀粉颗粒的理化特性存在差异,因此淀粉的粒度分布会影响小麦总淀粉的理化特性、面筋蛋白的网络结构、面筋与淀粉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加工特性。本文从淀粉粒度分布的角度出发,综述A型和B型淀粉颗粒的发育和调控机制、理化特性以及对品质和产量的贡献并提出未来的强筋小麦品质改良策略,即在育种中重视淀粉特性的选择与提升,筛选B型淀粉颗粒比例高、面筋与淀粉相互作用强的种质并加以利用,旨在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 高欣郭雷单宝雪肖延军刘秀坤李豪圣刘建军赵振东曹新有
- 关键词:淀粉理化特性
- Glu-1和Glu-3等位变异及1BL/1RS易位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3
- 2004年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组成和1BL/1RS易位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将试验Ⅰ80份和试验Ⅱ78份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2种和4种环境条件下种植,研究了HMW-GS和LMW-GS的组成及1BL/1RS易位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B1、Glu-D1和Glu-B3位点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和面条品质的效应较大,而Glu-A3位点的效应较小。单个亚基对面筋强度和面包体积的贡献大小为,在Glu-A1位点,1>2*>N;在Glu-B1位点,7+8>7+9;在Glu-D1位点,5+10>4+12>2+12;在Glu-A3位点,Glu-A3d>Glu-A3c>Glu-A3a;在Glu-B3位点,Glu-B3d>Glu-B3f>Glu-B3b>Glu-B3j。单个亚基对延伸性和面条评分的贡献大小为,在Glu-A1位点,1>N;在Glu-B1位点,20>7+9>7+8;在Glu-D1位点,4+12>5+10≥2+12;在Glu-A3位点,Glu-A3c≥Glu-A3d>Glu-A3a;在Glu-B3位点,Glu-B3b≥Glu-B3f>Glu-B3d>Glu-B3j。1BL/1RS易位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和面条品质皆有极显著的负面影响。
- 刘丽周阳刘建军何中虎杨金
- 关键词:GLU-1等位变异面包面条
- 黑胚发生及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1997年
- 小麦籽粒黑胚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有互格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麦根腐德氏霉(Drechslerasorokiniana)和镰孢霉(FusariumSPP.)三种病原菌,其中,互格链格孢是最常见的黑胚病原菌,黑胚病原菌多于籽粒发育期间侵染种子,通常,面团期是侵染的最佳时期。黑胚抗性由一对或几对主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中对黑胚抗性进行选择是有效的。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黑胚最有效的途径。黑胚的发生既受遗传控制,同时又受环境影响,小麦籽粒发育期间的降雨、灌溉和露水强烈地影响着黑胚的发生,氮肥和花粉对黑胚的发生也有影响。由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黑胚对种子发芽率、粒重和产量的影响不同,互格链格孢对上述三因素基本上无影响,由麦根腐德氏霉引起的黑胚其大多数种子不能发芽,由镰孢霉引起的黑胚其种子基本上无发芽力,黑胚使出苗率和幼苗活力降低,由麦根腐德氏霉和镰孢霉引起的黑胚其籽粒重量显著低于正常籽粒的粒重,从而导致产量的显著降低,黑胚影响小麦品质,使出粉率和面团稳定性降低,使面粉色泽度增加(白度降低)、籽粒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黑胚的控制除了通过选育抗病的品种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 刘建军赵振东
- 关键词:小麦真菌性病害黑胚
-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为探明小麦叶片与非叶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籽粒发育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开花期设置剪叶、包穗、包茎等7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下不同穗位和粒位粒数、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穗对穗上部和下部弱势粒数影响显著,与叶片共同作用对穗上部强势粒数及穗中部和下部粒数,以及与茎和叶片共同作用对穗上部粒数、穗中部和下部弱势粒数均影响显著;穗对不同穗位强势粒重和穗上部弱势粒重影响显著,旗叶对穗中部和下部强势粒重、穗上部和中部强势粒重及穗下部粒重影响显著;包穗、剪旗叶和剪倒二叶处理显著提高穗上部强势粒及穗中部和下部籽粒蛋白质含量;剪倒三叶和剪倒四叶+剪倒五叶处理显著提高穗下部强势粒蛋白质含量;同一穗位的强势粒蛋白质含量大于弱势粒,不同穗位籽粒的平均蛋白质含量表现为穗下部>穗中部>穗上部;同一穗位的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大于强势粒,穗上部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大于穗中部和下部。因此,建议小麦育种中应注重穗光合选择,适当增加小穗排数,减少高穗位粒数,可能是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和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
- 李豪圣程敦公王灿国刘爱峰郭军曹新有刘成宋健民刘建军
- 关键词:小麦光合器官穗位粒重蛋白质含量
- 一种含茯砖茶的复配面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茯砖茶的复配面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配面粉是由不同发花时期的茯砖茶和中筋小麦粉制备而成的,其中茯砖茶的添加量占所述复配面粉质量的2%‑6%,所述小麦采用的是中筋小麦品种济麦60。经实验验证,不同发...
- 高欣曹新有刘建军梁艳吴大英刘梧林
- 基于图像处理的冬小麦植被覆盖率测定及其遗传解析被引量:8
- 2013年
- 植被覆盖率是反映植株生长势的重要生理性状,在旱作地区尤为重要。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苗期和孕穗期植被覆盖率进行量化分析。以28份山东小麦主栽品种和品系为材料,在240株m^-2和360株m-2密度下,连续2年测定了孕穗前不同发育阶段的植被覆盖率,并利用921个DArT标记和83个SSR标记分析了与植被覆盖率相关的遗传区段。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冬小麦植被覆盖率在越冬期、返青期和孕穗期存在显著差异,而拔节期基本一致。拔节期植被覆盖率与春季最高分蘖数、抽穗后群体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73~0.76(P〈0.01),表明拔节期植被覆盖率可用于预测上述性状。共检测出12个遗传区段与植被覆盖率相关联,大部分区段直接参与调控苗期和孕穗期的生长势。10个遗传区段与已报道的苗期性状、产量性状及抗病位点一致,其中5BL、6AS和6BL染色体上携带的植被覆盖率相关遗传区段与已报道的苗期比叶面积和生物量等位点完全相同。建议将植被覆盖率作为生长势量化指标,用于育种选择和遗传研究。
- 肖永贵刘建军夏先春陈新民Matthew REYNOLDS何中虎
- 关键词:普通小麦植被覆盖率
- 小麦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降秆效应及株高相关QTL挖掘被引量:2
- 2023年
- 株高是决定小麦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农艺性状,为验证已克隆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降秆效应、并发掘新的株高相关QTL位点,以济麦44×济麦229构建的285份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于2020-2021年(济南)和2021-2022年(济南和济阳)在试验基地种植并调查每个家系的株高。利用已开发的Rht-B1b和Rht-D1b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群体内家系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间株高差异,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检测并构建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株高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285份RIL家系中,82份材料含有Rht-B1b基因,78份材料含有Rht-D1b基因,29份材料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基因。根据基因检测结果,Rht-B1b可降低株高6.76~8.83 cm(8.10%~10.75%),Rht-D1b可降低株高11.68~16.60 cm(14.68%~17.36%),Rht-B1b和Rht-D1b基因同时存在可降低株高8.85~35.80 cm(11.05%~34.82%)。2344个骨架标记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3349.95 cM,标记平均密度为1.43/cM。株高性状QTL分析共检测到6个QTL,分布于1A、1B、2B、4B和4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以解释0.81%~32.32%的表型变异,检测到2个在3个环境及BLUE值下稳定存在的主效的QTL,为已克隆的Rht-B1b和Rht-D1b基因,分别可以解释10.40%~20.12%和22.25%~32.32%的表型变异。此外,Qph.saas-4D.1和Qph.saas-2B.2可在2个环境下被检测到,其中Qph.saas-4D.1与多个前人的研究得到的QTL位点相近,可能为同一QTL位点,Qph.saas-2B.2未发现与前人研究的结果重合,可能为株高新QTL位点,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矮秆基因的精细定位和矮化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 单宝雪刘秀坤肖延军展晓孟黄金鑫刘百川张玉梅李豪圣刘建军高欣曹新有赵振东
- 关键词:小麦株高矮秆基因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