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

作品数:21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密度
  • 5篇体重
  • 5篇甲状腺
  • 4篇少年
  • 4篇身高
  • 4篇青少年
  • 3篇亚急性甲状腺...
  • 3篇少女
  • 3篇激素
  • 3篇急性甲状腺炎
  • 3篇甲状腺炎
  • 3篇12
  • 2篇血清
  • 2篇应激激素
  • 2篇应激源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生长突增
  • 2篇体重指数
  • 2篇同部位
  • 2篇牛奶

机构

  • 15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9篇刘青
  • 17篇张瑾
  • 14篇欧阳巧洪
  • 14篇刘加昌
  • 9篇滕小梅
  • 3篇韩翠华
  • 2篇赵军武
  • 1篇黎君友
  • 1篇孙世荣
  • 1篇晋桦
  • 1篇贺立新
  • 1篇漆兵
  • 1篇郭振荣
  • 1篇盛志勇
  • 1篇张谨
  • 1篇韩翠华

传媒

  • 6篇感染、炎症、...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7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内啡肽、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在军事应激时的变化被引量:15
2002年
以实弹射击考核为应激源 ,研究新战士受到军事应激时体内应激激素的变化。 4 2名男性新战士 ,以其考核前半个月平静状态下抽血为对照组 ,实弹射击考核就地抽血为应激组。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对β -内啡肽 (β -EP)、甲状腺激素 (T3 、T4)、皮质醇 (CO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应激时 ,β -EP、COR明显升高 (P <0 .0 1,P <0 .0 0 1) ;T3 偏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T4虽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这提示军事应激时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含量的变化 ,因此建立应激激素的检测 ,对于提高部队军事应激能力 。
韩翠华刘青漆兵张瑾赵军武
关键词:应激激素应激源Β-内啡肽甲状腺激素皮质醇
甲状腺显像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价值
2001年
本文对106例临床怀疑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病人进行了高锝酸盐(^(99)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以评价甲状腺显像对亚甲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受检者共106例,男37例,女69例,平均年龄41.91岁。最后经临床各项检查或病理检查确诊为亚甲炎7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8例、桥本氏炎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6例、甲状腺腺瘤伴出血4例、无甲状腺疾病6例。
张瑾欧阳巧洪刘加昌刘青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甲状腺内分泌腺亚甲炎
青少年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变化
2003年
目的:观察12~14岁青少年男女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对306例健康男女中学生行左前臂、腰椎和全身扫描,按性别不同,每一岁分一个组。结果:该年龄段(12~14岁)女孩 BMD 年增长速度快于同龄男孩,其 BMD 值也高于同龄男孩。各部位 BMD 值腰椎最高,其次为全身总BMD 和前臂远端1/3处,前臂远端1/10处最低。男女 BMD 年增长速度以腰椎和前臂远端1/10处较快。腰椎与全身总 BMD 相关性最好(P<0.001,r=0.674~0.811)。结论:该年龄段男女各部位 BMD 增长快慢不一,松质 BMD 增加快于皮质 BMD。测量腰椎 BMD 能反映全身 BMD 状况。
刘加昌欧阳巧洪张瑾滕小梅刘青
关键词:青少年骨密度
400例北京城区少女骨密度结果分析
2001年
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刘青滕小梅
关键词:少女生长发育身高体重
市区与郊区青少年骨密度变化的比较
2003年
目的:了解市区与郊区12~14岁男女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613例健康中学生男女行全身扫描。其中,市区307人,郊区306人;男生296例,女生317例。结果:市区12~14岁男女孩的身高、体重及全身总BMD和总骨矿含量(BMC)等分别都高于郊区同龄男女。市区男女身高比郊区男女高2~5cm,市区男女的体重比郊区男女重2~10kg,市区男女孩的BMD和BMC明显高于郊区男女(P<0.01)。女孩BMD值高于同龄男孩,且女孩BMD年增长速度快于同龄男孩,女孩BMD年增长2.7%~8.1%,男孩BMD年增长2.1%~2.5%。结论:该年龄段(12~14岁)女孩BMD高于同龄男孩,郊区男女生长发育比市区同龄男女晚约1~2年。
刘加昌欧阳巧洪张瑾刘青滕小梅
关键词:青春期骨密度
甲状腺显像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核素甲状腺显像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6例临床怀疑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显像剂为TcO,显像仪器为SPECT。根据甲状腺及唾液腺显像的程度将甲状腺显像结果分为0~Ⅲ级。结果以甲...
张瑾欧阳巧洪刘加昌刘青
关键词:甲状腺显像亚急性甲状腺炎
文献传递
北京6~19岁学生全身骨密度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了解 6~ 19岁男女学生全身骨密度 (BMD)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 1139例健康男女学生行全身扫描 ,按性别不同 ,每 1岁分 1个组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6~ 10岁男女之间身高、体重、BMD、骨矿含量 (BMC)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 14岁女孩和6~ 16男孩其身高、BMD和BMC年增长较明显 ,其后男女孩的身高、BMD和BMC年增长均不明显。在BMD的增长过程中有 2次突增期 :女孩出现在 11和 14岁时 ,男孩出现在 12和 15岁时。 12岁以前的女孩和 14岁以前的男孩其身高与全身总的BMD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r=0 40 2~ 0 814) ,之后男女孩的身高与全身总的BMD无相关性。男女孩的体重与BMD始终呈显著性正相关 (P <0 0 0 1,r =0 6 5 4~ 0 86 4)。结论 男女孩的身高和BMD生长发育各有特点和规律 ,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为 ,女孩在 14岁以前 ,男孩在 16岁以前。
刘加昌欧阳巧洪张瑾刘青滕小梅
关键词: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
120例女性血清骨钙素水平观察
2001年
骨钙素(BGP)是构成骨基质的有效成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BGP与多种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GH、BGH、FSH、LH)的代谢密切相关。BGP水平升高,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为此,我们测定了120位不同年龄女性血清BGP水平,对血清BGP水平变化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育龄组:20~35岁,平均25.1岁;围绝经期组:45~55岁,平均50.3岁;绝经组:55~65岁,平均60.4岁。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的BGP药盒测定血清BGP水平,试剂盒批内CV%≤5.0%。
刘青韩翠华张谨
关键词:骨钙素骨基质绝经期雌激素水平BGP
北京城区10~12岁女孩骨密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 10~ 12岁女孩骨密度 (BMD)的变化。方法 对 375例健康女孩行全身扫描和左前臂扫描 ,按首次 (10岁 )平均体重指数 (BMI)分组为超重组 (BMMI >19.6 )、正常组 (BMI =14 2~ 19 6 )、偏轻组 (BMI<14 2 )。 1年和 2年后 ,利用同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再次扫描 ,连续 3年追踪观察该年龄段女孩每年BMD的变化。结果 全身各部位的BMD值和全身总的骨矿含量(BMC)值第 2年明显高于第 1年 (P <0 0 1~ 0 0 0 1)。第 3年 (12岁 )与第 2年 (11岁 )相比 :仅前臂远端 1/ 10处BMD值有明显增加 (P <0 0 0 1) ,前臂远端 1/ 3处BMD值和全身总的BMD值无增加 ,且全身总的BMD值略有下降 (P >0 0 5 ) ;但全身总的BMC值有明显增加 (P <0 0 0 1)。BMD、BMC值均以超重组最高 ,正常组次之 ,偏轻组最低。结论 青春期女孩不同部位的BMD值年增长率快慢不一 。
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刘青滕小梅
关键词:骨密度骨矿含量女孩体重指数骨质疏松
12~14岁青少年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变化
<正> 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北京市306例12~14岁中学生进行测量,以了解该年龄段青少年不同部位BMD的变化情况。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本市远郊区多所中学初中1至3年级健康自愿者306名,男生152例,女生...
刘加昌欧阳巧洪张瑾滕小梅刘青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