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玲玲

作品数:32 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食源
  • 16篇食源性
  • 15篇源性疾病
  • 15篇食源性疾病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6篇中毒
  • 5篇食品
  • 5篇食品安全
  • 5篇食物
  • 5篇食物中毒
  • 4篇病例特征
  • 3篇疫情
  • 3篇致病
  • 3篇致病菌
  • 3篇沙门菌
  • 3篇病例特征分析
  • 2篇血清型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机构

  • 28篇广东省疾病预...
  • 5篇暨南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长沙市疾病预...
  • 1篇潮州市疾病预...
  • 1篇江门市疾病预...
  • 1篇广东达元食品...

作者

  • 32篇卢玲玲
  • 20篇梁骏华
  • 17篇黄琼
  • 12篇邓小玲
  • 12篇李世聪
  • 10篇闻剑
  • 9篇严维娜
  • 8篇张永慧
  • 7篇黄熙
  • 6篇柯碧霞
  • 5篇杨杏芬
  • 5篇黄蔚
  • 4篇夏苏建
  • 4篇李剑森
  • 4篇何冬梅
  • 2篇谭海玲
  • 2篇谭剑斌
  • 2篇李柏生
  • 2篇柯昌文
  • 2篇李雪琪

传媒

  • 11篇中国食品卫生...
  • 5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门菌血清型■,4,[5],12∶i∶-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沙门菌血清型■,4,[5],12∶i∶-不断被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检出,现已成为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血清型之一。沙门菌血清型■,4,[5],12∶i∶-与鼠伤寒沙门菌比较,除了缺少第Ⅱ相鞭毛抗原表达,其病原学及遗传学特征与鼠伤寒沙门菌十分相似,一直被认为由鼠伤寒沙门菌发生多个独立遗传变异事件进化而来,属于多个克隆或克隆系。本文就沙门菌血清型■,4,[5],12∶i∶-在人群感染、食品及动物源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为该血清型的感染防控工作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黄静敏邓小玲邓小玲卢玲玲
关键词:沙门菌,12∶i∶-流行病学
一起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主动监测发现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感染暴发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广东实验室沙门菌分子分型主动监测系统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数据的分析,核实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并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暴发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涉事单位的食品和鸸鹋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菌分离。结果主动监测系统发现,广州市海珠区发生了一起由韦太夫雷登血清型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发病5例,可疑食物载体为未煮熟的鸸鹋肉制食品。结论这是广东省内首起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的主动监测系统发现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应重视新型监测技术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目前政府部门应对暴发的协调机制的考验。
梁骏华柯碧霞黄琼黄熙卢玲玲邓小玲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脉冲场凝胶电泳鸸鹋
2016—2018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时空特征及聚集性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国家食源性监测报告系统”中广东省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导出,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利用ArcGIS 10.8软件展示病例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6—2018年广东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76943例,男女比例为1.16∶1;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散居儿童(26.58%,20452/76943),各年龄层的病例数以0~5岁年龄段最多(23584例,占比30.65%),对其中29072例病例进行了采样检测,致病菌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7.03%(4950/29072),其中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14.84%(4314/29072);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为1.29%(374/2907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检出率为0.83%(241/29072);志贺菌阳性检出率为0.07%(21/29072)。诺如病毒总体阳性检出率为0.83%(241/29072)。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占比最高的是混合食品(21.69%),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占比65.53%)。2016—2018年每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一般出现两个高峰:一个高峰在8月,另一个高峰在10~12月。空间分析发现2016—2018年每年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结论广东省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检出病原菌主要为沙门菌,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发病高峰集中在8月和10~12月,职业分布主要为散居儿童,以腹泻症状为主,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混合食品,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
李世聪严维娜梁骏华卢玲玲闻剑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广州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状况,为完善适合老年人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利用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广州市农村老年人数据,分析老年人卫生服务的需要及利用现状。结果农村老年人2w患病率为359.6‰,慢性病患病率为470.0‰;2w就诊率为338.6‰,2w患病未就诊率为53.2%;住院率为113.4‰,未住院率为22.3%。高血压病成为老年人2w患病及慢性病患病的第一位疾病。农村老年人2w患病就诊机构与住院机构均以乡镇街道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结论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弱势群体,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并增强老年人保健意识。
卢玲玲夏苏建
关键词:老年人农村卫生服务
广东省2013—201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的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型别、耐药变化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3-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检出的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PFGE分型。结果 2013-2014年检测粪便标本57 834份,分离到3 372株致病菌,检出率为5.83%;沙门菌的检出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3 213株沙门菌分为143种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4,5,12:i:-、肠炎、斯坦利和德尔卑沙门菌。沙门菌对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较敏感;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10种最常见血清型中,肠炎沙门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德尔卑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2 289株各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型别分布多样,表现出较大的指纹图谱多态性。85株副溶血弧菌分为10种血清型,最主要的血清型为O3:K6(61.18%),其次是O4:K8(10.59%);tdh携带率高(81.18%),trh携带率较低(7.06%),有10株菌(11.76%)不携带该两种毒力基因;副溶血弧菌对亚胺培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均〉95%。13株志贺菌分别为宋内志贺菌9株、福氏志贺菌3株、鲍氏志贺菌1株;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氯霉素较敏感(76.92%)。检出的86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ETEC 29株(33.72%),EPEC 27株(31.39%),STEC 27株(31.39%),EIEC 3株(3.48%)。结论 2013-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5.57%),其次是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
柯碧霞何冬梅谭海玲曾洪辉杨彤李柏生梁宇恒卢玲玲梁骏华黄琼柯昌文
关键词:致病菌病原学特征
广东省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生长迟缓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2021年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地区中小学生生长迟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6~16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生长迟缓诊断标准,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地区中小学生的生长迟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地区调查儿童的总生长迟缓率为2.5%。女生生长迟缓率低于男生(χ^(2)=11.96,P<0.05)。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学生的生长迟缓率比较,12岁年龄段男女生的生长迟缓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3.93,P<0.05)。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从6岁到9岁呈上升趋势,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13岁达到最低点,然后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结论 广东省202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生生长迟缓率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段、性别、学校是否提供牛奶等对于儿童生长迟缓状况都有一定影响。
李世聪闻剑卢玲玲谭剑斌严维娜
关键词:农村影响因素
2007年广州市区医疗废物及污水产生与处理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2007年广州市区医疗废物、污水产生及治理现状。方法对市区≥20床医疗机构(共227所)医疗废物及污水产生及处理等情况进行普查。结果医疗废物产生总量为7290.5吨;在各类机构中综合医院日床均医疗废物产生量最多(0.45kg);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为99.5%,99.2%医疗废物采用送医疗废物处置厂集中处置的方式;227所医疗机构年污水产生量为1501.7万吨,污水实际处理总率为82.7%;其中综合医院污水处理率最高(84.6%);污水处理工艺多采用一级处理及加氯等处理,但仍有11所医疗机构其污水直接排入水环境。结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促进医疗机构完善管理并改良技术。
卢玲玲夏苏建
关键词:医疗废物医院污水
广州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负担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评估广州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负担,提出食源性疾病监测策略。方法 在广州市6区设9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调查12个月腹泻病例采样率、沙门菌检测率、实验室检测敏感度,进而推算全市医疗机构相应数据;在广州市3区开展人群腹泻随机抽样入户调查,调查腹泻病例就诊率;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得监测医院和全市医疗机构沙门菌感染性腹泻报告率;利用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负担金字塔模型,通过倍数校正和不确定性分析估计沙门菌感染实际发病数,比较食源性疾病主、被动监测数据用于疾病负担分析的优劣。结果 监测医院12个月腹泻病例平均采样率38.34%,沙门菌检测率28.24%,实验室检测敏感度87.5%,人群腹泻病例就诊率23.91%,沙门菌感染性腹泻报告率42.98%;全市医疗机构推算采样率38.34%,检测率28.24%,实验室检测敏感度47.5%,报告率20.94%,估计广州市沙门菌感染病例64586例(95%CI:44136~101921),年发病率508.5/10万(95%CI:347.5~802.5/10万),全年全市被动报告病例仅171例,报告年发病率1.3/10万;经估算5岁以下年龄组(3583.2/10万)年发病率最高,15~24岁年龄组(23.5/10万)最低。结论 首次验证疾病负担金字塔模型在我国食源性疾病负担研究领域的适用性;表明主动监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源性疾病尤其是特定病原体感染采样率、检测率、实验室检测敏感度和报告率,有助于对负担作出更准确和积极有效的估计;结果提示广州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负担较重,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负担水平尤其显著。
黄熙黄琼石玮黄蔚梁骏华卢玲玲邓小玲张永慧
关键词:金字塔模型食源性疾病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
广东省疾控机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现况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现况,为制定卫生应急管理策略及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9~10月通过问卷函调查各级CDC相关科室负责人,从人、物、力、财等方面设置了人员情况、教育培训、应急现状、经费保障4部分35个条目的问题,对广东省市县两级124个CDC进行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普查。结果人员配备基本合理,但普遍反映紧缺。珠三角地区CDC专业人员中受过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ETP)培训的人员明显多于粤东西北地区;大多数地市级和县区级CDC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均未组织学习,而专业技术规范或标准的学习比例较高。全省CDC均储备了个案调查表,但未统一。大部分CDC配备了现场采样工具且定期补充,珠三角地区配置比例略高于粤东西北地区。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来源主要为医疗机构(74.2%),任务来源主要为卫生行政部门(79.8%)。模拟案例调查结果提示CDC尤其是县区一级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能力上,如混杂因素排查、分析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处理、样品采集和检测项目确定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专项经费缺口较大,各地经费差异也较大。地市级CDC流行病学调查经费政府拨款占82.8%,县区占64.1%。结论广东省各级CDC普遍存在人员、经费紧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能力在地市间和县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能力也亟待提升,各级政府应加强CDC人员和经费的保障,各级CDC应加强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能力的建设。
黄琼潘雪梅蔡钟贤梁骏华李剑森吴国杰卢玲玲黄蔚张永慧
关键词: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2020年广东省毒蕈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5—2020年广东省毒蕈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系统”中2015—2020年广东省毒蕈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利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2015—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毒蕈中毒病例854例,年均发病率为0.32/10万;住院人数395例,住院率46.3%,无死亡病例。平均潜伏期为2.8 h,中位潜伏期为2.0 h,潜伏期最小值为0 h,最大值为32 h。男性病例448例,女性病例406例,男女比例为1.10∶1;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农民(34.19%,292/854),发病年龄段集中在31~59岁。2018年报告病例数最多,5~9月是发病高峰,韶关市是毒蕈中毒高发区。结论广东省毒蕈中毒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发病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应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加强毒蕈中毒防控的研究与科普宣传,以减少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李世聪严维娜梁骏华卢玲玲闻剑
关键词:毒蕈中毒流行病学食源性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