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聪
- 作品数:17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省防雷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航国际广场雷电环境分析及防雷装置设计
- 针对海南第一高楼海航国际广场的雷电防护,利用人工观测雷暴资料和地闪定位数据,分析了海航国际广场所在地的雷暴及地闪活动规律,结合海航国际广场建筑的特点,给出了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该广场地处雷暴高发的海口市区,年均雷暴日数9...
- 郑时代周方聪邓发斌郑铖
- 关键词:雷电防护
- 文献传递
- 海南儋州雷暴和雷电灾害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海南省儋州市自动气象站近60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和近13年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儋州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的年际变化和月分布特征以及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儋州市近60年平均年雷暴日数为112天,儋州年雷暴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儋州雷暴日主要集中在4至10月,盛发期为5至9月;儋州雷电灾害也主要发生在5至9月;儋州雷击人员伤亡绝大多数发生在农村,雷灾及其造成的财产损失最频繁发生在电子系统。
- 吴怡兴周方聪
- 关键词:雷暴雷电灾害
- 海南岛雷暴与天气系统特征分析
- 海南岛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海南岛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4至10月。利用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和海南省系统天气过程编型集,统计分析了2013年6至10月和2014年4至5月海南岛雷暴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海南岛雷暴的天气...
- 周方聪高燚张涛
- 关键词:雷暴
- 文献传递
- 人工触发闪电连续电流过程与M分量特征被引量:9
- 2014年
- 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对2008年和2011年夏季人工触发闪电回击之后的14个连续电流过程和43个M分量的通道底部电流、电场变化和通道亮度进行了同步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M分量的电流、快慢电场变化和亮度变化波形均近似对称;触发闪电连续电流过程的持续时间、转移电荷量、电流平均值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2 ms,6.0 C和273 A;M分量的幅度、转移电荷量、半峰值宽度、上升时间、持续时间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409 A,205 mC,520μs,305μs和1.6 ms;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与M分量的个数、相邻M分量之间的时间间隔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周方聪张义军吕伟涛高燚郑栋张阳陈绍东
- 关键词:人工触发闪电特征参数
- 2009-2010广州高建筑物上自然闪电的普通摄像观测和资料分析
- 普通摄像是闪电光学特征的重要观测手段,常被用来观测研究闪电的某些特征,如闪电通道的形态、地闪的多接地点特征等。因它能对闪电活动进行连续观测,它也常被用来验证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2009年和2010年夏季在广...
- 周方聪吕伟涛陈绿文马颖殷启元张义军
- 文献传递
- 海南岛雷电灾害事故统计与特征分析
-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白然灾害之一。为了掌握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做好雷电防御工作,众多雷电科研和防护工作人员对全国和各省市的雷电灾害特征和易损性进行了分析。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
- 高燚周方聪劳小青韦昌雄王明亮余海
- 关键词:雷电灾害事故统计易损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海南岛雷电灾害事故统计与特征分析
- 利用1997至2012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数据,统计了海南岛近16年的雷电灾害事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南岛雷电灾害特征。据不完全统计,1997至2012年间海南岛总共发生了748起雷电灾害事故,共造成了460人伤亡,其中1...
- 高燚周方聪劳小青韦昌雄王明亮余海
- 关键词:雷电灾害
- 文献传递
- 两次登陆海南岛的热带气旋闪电活动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热带气旋和全球闪电定位网资料对比分析了1305号热带风暴"贝碧嘉"和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贝碧嘉和威马逊的每小时闪电频次都在振荡变化,整体上,威马逊闪电频次波形振幅变化不大,而贝碧嘉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贝碧嘉闪电在300km以外的外雨带最频繁,威马逊闪电在160km以外的内雨带和外雨带最多;闪电都主要发生在贝碧嘉和威马逊的西半部分;贝碧嘉闪电活动主要分布在气旋移动方向的左后方,威马逊闪电活动最多发生在移动方向的右前方和左前方。
- 韦昌雄张廷龙周方聪
- 关键词:闪电热带气旋
- 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闪电活动特征
-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资料分析了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Rammasun)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海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海南省地闪定...
- 周方聪高燚张廷龙劳小青钟呈
- 关键词:超强台风闪电雷达回波
- 文献传递
- 广州地区地闪放电过程的观测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24
- 2013年
- 为了比较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地闪放电的特征,利用高速摄像机和闪电电磁场观测设备对广州地区的地闪放电过程进行了光、电、磁综合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地闪预击穿过程由呈双极性的大脉冲簇组成,80%以上的脉冲的初始极性与其后的回击极性相同;2)负地闪首次回击前的下行梯级先导均表现出较多的分叉,平均发展速度为105 m/s量级,在向下发展过程中速度增加,通道亮度也逐渐增强;3)当下行先导接近高建筑物时,在高建筑物上常常激发产生出多个上行先导,不管是上行连接先导还是上行未连接先导,均可以发展传输上百m,甚至达到几百m,2维平均发展速度均在104~105 m/s量级;4)72%的负地闪具有多次回击,且有3次回击的比例最高,约为25%,回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主要在100ms之内,但最大可达500ms;5)在人工触发闪电中直接测量的回击电流峰值在6.67~31.93kA之间;6)65%的负地闪含有连续电流过程,41%的回击后跟随有连续电流,连续电流的持续时间在1~358ms之间;7)连续电流中的M分量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3ms以内,相邻M分量之间的时间间隔主要分布在0~10ms之间,2/3的第1个M分量起始时间与回击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2ms。
- 张义军吕伟涛张阳郑栋周方聪
- 关键词:地闪放电过程预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