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问题导向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神经科见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PBL)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DOL)对神经科见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见习神经科的广州医学院2006级临床系本科生183人随机分为实验组(93人)和对照组(90人),分别以PBL+DOL法及传统教学法(TTM)带教,1月后进行临床思维和理论考核。结果:实验组在见习时答题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26);见习1月后实验组临床思维考核成绩(P=0.013)、理论考试成绩(P=0.033)及总成绩(P=0.00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BL联合DOL对神经科见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好于TTM,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 田作军奉俊敏吴宜娟董亚贤李少明杨伟文
-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法临床见习
- 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IMT增厚与斑块形成不一致性的临床观察
-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人类主要致死性疾病脑血管病的最主要病理生理改变,50%~70%的脑血管病存活者还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脑血管病有重要临床及科研价值。国内外许多...
- 田作军廖海星奉俊敏董亚贤李少明邵明
- 文献传递
- 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诊断(附16例病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分析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年龄33.9岁,16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2例行单体素(SVS)氢质子波谱(1HMRS)扫描。结果侧脑室脑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部(8/16);边界清晰,呈类圆形(7/16)或分叶状(9/16);T1WI表现为等(11/16)、稍低(5/16)信号,T2WI呈等(7/16)、稍高(6/16)、稍低(3/16)信号,增强扫描多数(11/16)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内可有囊变坏死(5/16),大多数(12/16)瘤周无或轻度水肿;2例行1HMRS表现为NAA峰低矮或未见,Cr峰下降,Cho峰增高,出现倒置的Ala双峰。病理类型纤维型(13/16)多见。结论侧脑室脑膜瘤有相对特征性的MRI表现特点,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性别、MRS表现等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 郑晓涛余林李新春吴玉新奉俊敏
- 关键词:侧脑室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 Toll样受体4在脑梗死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TNF-α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脑梗死炎性损伤中的作用,观察TLR4 mRNA表达及与TNF-α浓度的动态相关性,旨在探索急性脑梗死缺血炎性损伤的病生机制,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运用RT-PCR法、ELISA法测定脑梗死发病第1天、第2天、第7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 TLR4 mRNA、血清TNF-α在脑梗死的急性期均呈上升趋势,而TLR4 mRNA的表达在发病的第1天即明显升高,第3天达到较高水平,第7天持续在高水平的平台期。血清TNF-α浓度在第1天略升高,第3天呈大幅度上升,第7天达最高值。脑梗死(第3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与血清浓度TNF-α呈正相关。脑梗死体积越大,TLR4 mRNA表达越高。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TLR4 mRNA表达增加有可能是TNF-α产生、分泌增多的上游启动环节,从而参与介导脑缺血炎性损伤。
- 奉俊敏郭伟李少明
- 关键词:脑梗死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Α炎性损伤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B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逐渐下降(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逐渐上升(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 吴卓华林杰刘磊吴宜娟奉俊敏许启锋李少明邵明
-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临床疗效
- 高血压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的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血压及其它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1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不同等级水平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MAP)与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及其它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近期预后的作用。结果 平均动脉压 2级组 (MAP >14 5mmHg)病死率明显高于平均动脉压 1级组 (MAP≤ 14 5mmHg) ,收缩压、舒张压最高等级组 (SBP≥ 180mmHg、DBP≥ 110mmHg)病死率均最高 ,经统计有显著性差异。进入Lo gistic回归模型的自变量有 5个 :平均动脉压、出血量、并发症、意识水平、年龄。 结论 过高血压 (MAP >14 5mmHg)是提示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平均动脉压较收缩压、舒张压更有代表性。合并并发症、重度意识障碍、高龄亦是近期预后差的重要危险因素。
- 刘运海奉俊敏杨期东黄清刘尊敬朱文斌夏健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血压预后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HP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死侧组和非脑梗死侧组斑块发生情况,并将患者的病史、个人史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脑梗死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数较非脑梗死侧组多,且软斑比率较非脑梗死侧组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着密切关系,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风险。
- 申向民杨期东张永利唐震宇黄晓松奉俊敏
- 关键词:脑梗塞动脉硬化C反应蛋白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优化联合方案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单用及联用的临床疗效,为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优化方案选择提供临床数据。方法选择60例PD伴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假性rTMS+抗抑郁剂舍曲林)20例,rTMS组(低频rTMS+抗抑郁安慰剂)20例,联合组(低频rTMS+抗抑郁剂舍曲林)20例,分别于第1、2、3、4周末评价其疗效,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一PD评分量表第Ⅱ部分(UPDRSⅡ)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和第Ⅲ部分(UPDRSⅢ)的运动检查总评分,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基线值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各时间点HAM-D总分均值与基线值相比均有下降,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与舍曲林组之间各时间点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而第2、3、4周末联合组与rTMS组及舍曲林组之间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HAM-D总分均值低于rTMS组及舍曲林组。rTMS组、联合组患者的各时间点UPDRSⅡ评分及UPDRSⅢ评分均值与基线值相比均下降,第3、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舍曲林组无明显改变;第3、4周联合组的UPDRSⅡ评分及UPDRSⅢ评分均值均比rTM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具有同时改善PD伴抑郁的运动症状及抑郁症状的双重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对于轻-中度的PD伴抑郁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建议首选联合rTMS治疗,对于重度的PD伴抑郁患者,建议采用rTMS联合SSRI类制剂。
- 奉俊敏李少明郭伟邵明
-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MR影像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其中,生殖细胞瘤8例,松果体细胞瘤5例,星形细胞瘤3例,脑膜瘤2例以及畸胎瘤2例均经MR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生殖细胞瘤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瘤体均匀强化。典型的"蝴蝶征"见于8例中的2例。松果体细胞瘤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瘤内或瘤周钙化见于5例中的3例。星形细胞瘤在T1WI上呈等、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并伴发肿瘤坏死、液化。脑膜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显著均匀强化。畸胎瘤呈囊实性团块,瘤内脂肪成分在T1WI、T2WI上均呈高信号。结论松果体区肿瘤随其病理组织学类型而有各自的特征性MR影像表现,有助于对其作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 郑晓涛余林关玉宝吴玉新奉俊敏
- 关键词: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组织学
- 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诊断为前循环TIA并查颈彩超及头颅MRA证实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87例(TIA组),与同期住院经相同检查证实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非TIA患者63例(nTIA组)相比较.分析组内及组间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的类型、Crouse积分和指数的差异.结果 组内比较发现:TIA组病灶侧颈动脉溃疡斑块和混合斑块比例增多(x2=12.045,P=0.017);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及指数均明显高于非病灶侧(Z=-2.494,P=0.013;Z=-3.378,P=0.001);nTIA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斑块类型、Crouse积分和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TIA组的SBP及DBP明显低于nTIA组[(155.95±17.67) mmHg vs (167.38±21.87) mmHg,P=0.001;(84.84±12.06)mmHg vs (90.90±11.56) mmHg,P=0.002],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及指数均明显高于nTIA组(Z=-5.020,P=0.000;Z=-5.018,P=0.000).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前循环TIA发作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及溃疡斑和混合斑块增多有关.
- 黄庆晖廖海星奉俊敏李飞奉庄雅如陈艺文吕何锦黄美兴戚佩谊陆亚琴田作军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循环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