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
- 作品数:160 被引量:34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在“哲学与现实”之间重审价值虚无主义的困境——对虚无主义阐释的形而上学路径批判
- 2014年
- 单纯地从历史主义这种形而上学路径来反思价值虚无主义,可能导致研究视角的狭窄。这是因为人们价值观念总是深深扎根在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双重地平线上。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变迁与虚无主义的关联(资本逻辑)以及政治生活对虚无主义的影响(权力逻辑)是比形而上学路径批判虚无主义更为有力的方向。真正懂得"资本、政治与形而上学"三者的关系,方能懂得克服现代虚无主义的要求,从而依凭形而上学切入公共性建构价值秩序的限度暴露无遗。对此,批判与反思"形而上学"批判的路径将有助于我们推进虚无主义问题的思考。
- 孙亮
- 关键词:历史主义资本逻辑
- 形而上学的内在矛盾与现实批判——马克思哲学开辟的“解放学说”被引量:2
- 2007年
- 形而上学蕴含着"乌托邦精神"、"启蒙开拓精神"与"反思批判精神",这使得人类在向往与迈进"崇高"的"完美世界"的道路上有着积极的价值。而与其狡计在一起的又是"绝对主义"、"非历史性"和"单极一元化"思维范式。这种形而上学的抽象理论样态在"人对物的依赖性"的现代社会中,则成为了"资本逻辑"统治社会存在的"症候",马克思在对形而上学与资本逻辑的共谋作现实性批判中,自觉地实现了"改变世界"的哲学变革,从而开辟了一条走向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解放道路"。
- 孙亮
- 关键词:形而上学资本逻辑
- 西方左翼对《资本论》语境中“价值形式”的两种阐释被引量:1
- 2021年
- 着意从《资本论》的"价值形式"一节"学到一些新的东西",西方左翼思潮中存在着两种对价值形式的阐释方案:借助《大纲》中一般智力引发的"非物质劳动"占据主导的资本主义时代判定,认知资本主义以"度量危机"否定了价值形式,但实质上他们否定的只是具体劳动的价值形式量化的难题,根本没有触及到抽象劳动意义上的价值形式的质这一维度。新马克思阅读学派则借助《资本论》"价值形式"进行批判理论的阐释,用阿多诺对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的方式,指认资本概念与黑格尔的逻辑学结构的一致性,将"价值形式"自主化,取消了现实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价值形式所蕴含的表现机制是与生产领域勾连在一起的,它需要以更深入的方式回溯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上才能给予厘清。
- 孙亮
- 走向“超越权力”的“自我解放”——反思霍洛威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念的重构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将"抵抗资本逻辑"细化为"行为抵抗抽象劳动"与"抽象劳动抵抗资本"两个层面,霍洛威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过于重视后一种路径及其所倡导的劳工运动,但这一方向的实践导致了诸多的现实困境。在他看来,应该从"抽象劳动抵抗资本"转向围绕"行为"本身去寻求一种有尊严的裂缝式革命。但实质上,霍洛威所构想的革命理念要求废除资本的支配地位却又不触及对国家权力的反抗,本身是一个悖论,这不可能迎来自我确定(自决)的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它表面上的激进,实质上遣散了左派的力量,走向一种新无政府主义。
- 孙亮
- 关键词:权力
- 从现代性计划到流动的世界——齐格蒙特·鲍曼访谈被引量:2
- 2020年
- 世界著名的波兰籍犹太裔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先后任教于波兰华沙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他以人生坎坷的"局外人"视野冷静地观察社会,一生写下了数十本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2015年5月10日与2015年12月10日,在其位于英国利兹郊区的鲍曼寓所,法国巴黎南泰尔大学讲师西蒙·塔贝特(Simon Tabet)分两次对其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鲍曼讲述了其人生和思想发展轨迹的重要历程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到他对社会学的看法。
- 西蒙•塔贝特孙亮
- 关键词:大学讲师局外人
-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价值”概念——基于“规训政治学”的解读尝试被引量:2
- 2015年
- 马克思通过"价值"概念与人的存在方式的相关性,开启了"规训政治学"的思考。"价值"不仅成为人的劳动乃至人的生存的"规训"手段,也是"人受抽象规训"的存在论基础,而"剩余价值"则揭示了现代世界"规训"的根本秘密。在认识论方面,"价值"的实体化"错认"构成了人的拜物教"支配方式"。在马克思看来,拆解"价值"规训必须瓦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占有原则,因此,只有辩证地处理"价值"规训问题,才能走出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社会。
- 洪燕妮孙亮
- 关键词:资本论规训
- 中国发展模式的探索及其对建构国家软实力的启示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国发展模式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经过新中国60年"沧桑历程",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回顾中国发展模式的奠基、形成、发展与升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把脉到这一发展的"内涵逻辑",即从总体上、前提背景、发展理念、发展步骤与发展前景上展现了"中国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赢得了国内与国际的认可。基于此,建构国家软实力的思考应当汲取这一模式探索所带来的诸多启示。
- 孙亮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软实力历史探索
- 马克思阶级概念阐释根基的转换与误读——对阶级概念纯粹政治化理解的流行观点批判
- 2012年
- "隔断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相关性"是对马克思阶级概念重新续写的关键所在。后世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续写主要奠基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跃迁、后形而上学政治哲学的转型、话语政治的兴起以及现实社会主义困境等基础之上。任何试图重新理解阶级或者有意误读阶级概念的观点必须要直面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真实关联,领悟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的政治性内涵。认为阶级划分的依据是"权力的垄断"或者"超越"阶级概念都是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误读,这可能逼迫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倒退至"坏的政治哲学"领地。
- 孙亮
- 关键词:阶级权力垄断
- 面向马克思本身:探寻“中国特色马克思学”自觉建构——读王东教授新著《马克思学新奠基》
- 2008年
- 孙亮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资本逻辑形态的嬗变与“阶级话语”的重审
- 2010年
- 在传统阐释中,阶级成了暴力欢呼的"纯粹政治"的同义语,直接导致阶级话语的退场。在谈阶级色变的同时,阶级能否重新审读,是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直接将"去阶级化"作为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章的续写,但仅仅是一种错误的谱系。如何理解阶级先在性条件的变化,从资本形态的变化把握到资本逻辑硬核恒定性,是一种可靠的理解路径。阶级在人类解放的意义上,区别于一切政治解放意义上的其他分析方式。
- 孙亮
- 关键词:资本逻辑阶级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