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付喜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鄢陵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2篇MRI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细胞
  • 1篇胆管细胞癌
  • 1篇滴注
  • 1篇滴注治疗
  • 1篇胸片
  • 1篇影像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标记
  • 1篇酸钠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尿路梗阻
  • 1篇尿路梗阻性疾...
  • 1篇气肿

机构

  • 8篇鄢陵县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8篇孙付喜
  • 1篇张永红
  • 1篇张明勤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T在卵巢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CT在卵巢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2010年收治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病变患者43例,良性28例,恶性15例,手术前均行CT检查。结果:CT病灶检出率高,能清楚显示病灶性状,良性病变以囊性为主,恶性病变以囊实性或实性为主,伴囊壁结节,境界不清或合并腹水时应首先考虑恶性病变。结论:CT检查对卵巢病变检出率高,显示病灶性状准确,临床影像及时诊断能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孙付喜
关键词:卵巢CT
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肿块大小1.5cm×2.5cm^7.5cm×9.5cm,平均4.6cm×6.5cm。肝左叶51例(75.00%);肝右叶17例(25.00%)。病灶呈肿块型38例(55.88%),腔内生长型9例(13.24%),浸润狭窄型15例(22.06%),6例未明确肿块(8.82%)。CT平扫多数肿块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界限不清,表现为略低密度。CT增强扫描时26例肿瘤在增强早期无强化,16例仅表现为轻度~中度的边缘强化,8例中央轻度片状或条状强化。6例肿块型者增强扫描早期和延迟期边缘中度强化,中央偏心无任何强化,强化的环壁厚薄不均,CT值在40HU左右。MRI平扫显示肿块的形态同CT,且显示更加清楚。肿块在T2WI上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在T1WI上呈较均匀的低信号。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94.12%(64/68)均显著高于单纯CT诊断符合率77.94%(53/68)和MRI诊断符合率82.35%(56/68)(P<0.05)。结论:CT联合MRI可提高IHPCC的早期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孙付喜
关键词: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MRI
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磁共振影像和生物学标记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分析应用磁共振影像和生物学标记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组织标本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结果 38例患者中,通过磁共振成像预测海绵窦侵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0%与84%,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与65%;通过生物学标记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微血管密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微血管密度(MVD)表达、Ki-67标记指数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均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等表达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癌基因bcl-2以及原癌基因e-myc表达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对于侵袭性垂体瘤进行检验具有较好的价值,能够为医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准确的临床依据。
孙付喜
关键词:垂体腺瘤磁共振成像生物学标记
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CT检查,观察组予以MRI检查,比较两组的病灶显示情况、颅内异常诊断结果以及阳性、阴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颅内异常检出率,以及小脑、大脑皮质下病灶显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性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用于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中可有效提高病灶检出数量及疾病检出率,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孙付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X线胸片与螺旋CT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X线胸片与螺旋CT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6例临床确诊肺气肿并摄有X胸片和行螺旋CT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螺旋CT在发现早期肺气肿病灶部位与形态方面明显优于X线胸片.结论:X线胸片与螺旋CT都是肺气肿的影像学诊断手段,X线仍是基础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高度怀疑肺气肿,或需查明某些局灶性肺气肿的原因,而X线胸片又不能确诊时,行螺旋CT检查是必要的,它可以获取更多的影像信息,提高诊断符合率.
孙付喜张永红
关键词:肺气肿X线胸片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CT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经超声或KUB及IVU检查一侧或双侧集合系统扩张,肾脏及输尿管显影效果差,不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未明确梗阻原因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31例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输尿管结石19例,肾结核3例,肾脏萎缩1例。膀胱肿瘤累夏输尿管3例,单侧异位肾1例,肾盂肿瘤累夏肾孟输尿管移行区导致梗阻1例,肾脏巨大肿瘤导致单侧肾功能衰竭未见显影3例。结论:对尿路梗阻类痰病当超声和IVU未能明确梗阻原因。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行尿路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判断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梗阻程度、梗阻部位与邻近结构关系时CT检查有很好的作用。
孙付喜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尿路梗阻
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研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小肠肿瘤十二指肠位置无明显差异(P>0.05);空肠位置数量低于小肠间质瘤,回肠位置数量高于小肠间质瘤(P<0.05);供血动脉发现情况高于小肠淋巴瘤(P<0.05);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平扫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低于小肠间质瘤(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孙付喜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小肠淋巴瘤小肠间质瘤
PTCD联合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PTCD)联合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肝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患者共5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对照组23例,均行PTCD。实验组术后当日开始静滴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2周(30mg/次,1次/d),对照组除不给去甲斑蝥酸钠外其他治疗相同,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0天采血,检测肝功能、T细胞亚群及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T细胞亚群及患者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D联合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能有效地促进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孙付喜郑凤娟李贝张明勤
关键词:恶性阻塞性黄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