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宿利

宿利

作品数:54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睡眠
  • 15篇睡眠呼吸
  • 15篇睡眠呼吸暂停
  • 13篇阻塞性
  • 12篇肺炎
  • 9篇综合征
  • 9篇肺孢子菌
  • 8篇阻塞性睡眠
  • 8篇阻塞性睡眠呼...
  • 8篇阻塞性睡眠呼...
  • 8篇肺孢子菌肺炎
  • 7篇低通气
  • 7篇低通气综合征
  • 7篇睡眠呼吸暂停...
  • 7篇睡眠呼吸暂停...
  • 7篇通气
  • 7篇阻塞性睡眠呼...
  • 7篇阻塞性睡眠呼...
  • 7篇呼吸暂停低通...
  • 6篇预后

机构

  • 5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北京大兴区人...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贵阳市第一人...
  • 1篇积水潭医院

作者

  • 54篇宿利
  • 34篇王广发
  • 32篇张成
  • 17篇牟向东
  • 16篇马靖
  • 13篇贾鹏
  • 9篇赵燕妮
  • 7篇封丽平
  • 7篇程渊
  • 7篇罗义萍
  • 7篇李海潮
  • 6篇魏淑敏
  • 6篇王仁贵
  • 5篇陈建
  • 5篇高莉
  • 4篇李楠
  • 4篇刘新民
  • 4篇胡艳
  • 4篇廖纪萍
  • 3篇吕向裴

传媒

  • 4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3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医刊
  • 2篇第九届中青年...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第三届北京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羟色胺_(1/2)受体拮抗剂米安色林对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中枢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在呼吸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吸调控不稳定可以导致不规则的呼吸以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5-HT1/2受体在大鼠睡眠呼吸暂停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10只,手术埋置脑电、肌电电极和微注射套管。通过体描箱和多导生理仪,监测大鼠脑电、肌电和呼吸。通过微量泵,向第四脑室匀速泵入5-HT1/2受体的拮抗剂米安色林(mianserin)(100μmol/L)40μl,观察大鼠给药前后呼吸暂停的变化。结果大鼠呈现两种呼吸暂停的类型:自发呼吸暂停(spontaneous apnea)和叹息后呼吸暂停(post-sigh apnea)。中枢微注射5-HT1/2受体拮抗剂米安色林减小了慢速眼球运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s,NREM)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期的叹息后睡眠呼吸暂停(P<0.05),而对NREM和REM期的自发呼吸暂停无影响(P>0.05),对总睡眠呼吸暂停指数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睡眠结构方面,米安色林对睡眠效率及睡眠结构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5-HT和5-HT1/2受体在呼吸调控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与大鼠中枢型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5-HT1/2受体的不同亚型既有兴奋性受体,又有抑制性受体。米安色林对5-HT1/2受体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导致呼吸暂停减轻。
张成马靖宿利王广发
关键词:血清素
北京市社区居民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索北京市城区居民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速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北京市中心3个社区招募40岁以上志愿者共452例,平均年龄(58.8±8.6)岁,其中男131例(29%),女321例(71%).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吸烟史、生活环境情况等.并对受试者先后行2次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及6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对FEV1/FEV6< 70%的受试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第一次调查约2年后,随诊复查上述问卷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完成2次调查及肺功能的受试者总FEV1年下降量平均值为(43 ± 114) ml(95% CI:33 ~54 ml).吸烟者与不吸烟相比,FEV1年下降量分别为(64±125)和(36±109) ml,而戒烟对FEV1下降速度无明显影响.肺功能检查发现慢阻肺及气道高反应性者,其FEV1下降速度快于肺功能正常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慢性咳嗽病史、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群FEV1下降速度均高于无上述病史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FEV1快速下降组(△FEV1 ≥30 ml/y)与非快速下降组(△FEV1<30 ml/y)间,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后发现,吸烟为FEV1下降加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中心部分社区居民的FEV1在2年多时间内平均下降速度为(43±114) ml/y,吸烟是FEV1快速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郭翠艳赵燕妮程渊王玺李楠刘俊青康卉夏国光胡萍张平骥马靖刘莹张成宿利王广发
关键词:吸烟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5羟色胺1/2受体拮抗剂米安色林对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
目的 中枢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在呼吸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吸调控不稳定可以导致不规则的呼吸以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5-HT1/2受体在大鼠睡眠呼吸暂停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10只,手术埋置...
张成马靖宿利王广发
血清非典型病原体抗体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多种非典型病原体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对CAP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9项主要非典型病原体的IgM抗体,其中包括嗜肺军团菌、...
牟向东宿利张成贾鹏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抗体
钾离子通道TASK-1、TASK-3在大鼠脑干的表达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钾离子通道 TASK-1、TASK-3在大鼠睡眠呼吸暂停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自由活动的 SD 大鼠进行睡眠呼吸监测。采用 Western 印迹的方法检测不同大鼠脑干TASK-1和 TASK-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建立持续性和间歇性缺氧大鼠模型,分析缺氧对 TASK-1和 TASK-3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 SD 大鼠总自发呼吸暂停(SP)指数、NREM 期自发呼吸暂停指数与脑干中 TASK-1蛋白的表达量成正相关(r 值分别为0.547,0.601,均 P<0.01),而叹息后呼吸暂停(PS)指数与 TASK-1表达量无关。自发呼吸暂停指数和叹息后呼吸暂停指数均与 TASK-3的表达量无相关性(P>0.05)。间歇性缺氧伴高碳酸血症可以使TASK-1、TASK-3 在脑干中的表达增加。结论 TASK-1在大鼠呼吸中枢表达量的增加可能参与了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间歇性缺氧伴高碳酸血症可上调 TASK-1、TASK-3的表达。
张成王菁王广发王瑶宿利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缺氧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BiPAP后出现CSA、PB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后出现的中枢型呼吸暂停(CSA)和周期性呼吸(PB)情况,分析其原因,以防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憋气住院,有10余年打鼾史,间断性出现夜间阵发性憋气;血尿便常规、生化与凝血指标及ECG、UCG、24 h动态心电图、血压检查无异常,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纤维鼻咽镜检查未见明显阻塞,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重度OSAHS、伴重度低氧血症。经呼吸机压力滴定后,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疗效良好,建议家庭应用CPAP治疗,后患者自行改用BiPAP-ST呼吸机家庭治疗。3个月后戴机复查PSG,发现患者呼吸节律不稳定,考虑为应用BiPAP导致CSA、PB。重新进行分段的呼吸机压力滴定,即BiPAP-ST 2h、BiPAP-S 2 h、CPAP 2 h。结果显示,CPAP的疗效最好,患者呼吸节律规整。建议患者应用CPAP呼吸机治疗。结论 OSAHS患者应用呼吸机前,均应在PSG下行呼吸机压力滴定,以确定合适的治疗压力及通气模式。对于某些患者,BiPAP呼吸机可能导致其出现PB等呼吸不稳定的情况。
张成马靖封丽平宿利王广发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
非艾滋病免疫抑制宿主肺孢子菌肺炎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非艾滋病免疫抑制宿主肺孢子菌肺炎(PCP)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原学确诊为非AIDS免疫抑制宿主PCP的患者共36例,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7±18.9)岁。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6例患者均摄胸部x线片,29例行胸部CT扫描。36例患者中治愈24例,死亡12例(33.3%)。在开始抗PCP治疗时:胸部x线片正常7例,双肺弥漫性渗出影21例,双肺实变者8例,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6例;以上各种表现患者分别死亡0、8、5、5例;胸部x线片正常及合并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者的病死率与总体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部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29例,马赛克征19例,支气管气相19例,实变影17例,双侧胸腔积液7例,小叶间隔增厚6例,囊性病变5例,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4例;以上各种表现患者分别死亡8、5、5、5、2、2、2、4例;表现为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患者的病死率与总体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艾滋病免疫抑制宿主PCP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影;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可合并马赛克征、支气管气相和肺实变。胸部x线片正常者预后较好,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患者预后不良。
牟向东高莉王仁贵宿利张成阙呈立李海潮王广发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影像学特点预后
不同时间变应原暴露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幼年大鼠不同时间接触卵蛋白(ovalbumin,OVA)对成年后气道哮喘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新生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出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变应原接触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变应原接触组分别于出生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给予皮下注射OVA1 mg(含氢氧化铝凝胶5 mg)。大鼠饲养至6周龄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经OVA致敏并激发为哮喘模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计数每个细支气管上皮中黏液细胞数量。检测脾及胸腺中CD4+CD25+T细胞比例和叉头框P3(forkhead box P3,Foxp3)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出生后第3天组(2.29±0.49)、出生后第7天组(1.25±0.46)与哮喘组相比(3.50±0.76)黏液细胞数量减少(P<0.01),气道炎症明显减轻;而出生后第14天组黏液细胞数未见减少[(3.00±1.16)vs(3.50±0.76),P>0.05]。出生后第3天组、第7天组脾中CD4+CD25+T细胞比例[(13.68±3.54)%vs(7.33±3.39)%,P<0.01;(16.65±4.91)%vs(7.33±3.39)%,P<0.01]和Foxp3 mRNA水平[(18.46±5.01)vs(5.49±1.99),P<0.01;(26.37±4.68)vs(5.49±1.99),P<0.01]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且出生后第7天组胸腺中Foxp3 mRNA表达亦增高[(18.73±3.66)vs(11.13±1.75),P<0.01];但出生后第14天组脾CD4+CD25+T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4±2.88)%vs(7.33±3.39)%,P>0.05;(8.71±2.19)vs(5.49±1.99),P>0.05]。结论:早期接触变应原对大鼠哮喘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存在"时间窗"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有关。
胡艳安芸黄鹤郝洪军宿利王月丹刘新民李海潮
关键词:哮喘免疫耐受T淋巴细胞
北京市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现状调查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什刹海社区常住居民COPD患病及诊断情况。方法对北京市什刹海社区年龄在40~75岁自愿接受调查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既往有无诊断COPD及其他疾病情况,呼吸道症状,吸烟史、是否戒烟、吸烟量、吸烟时间、是否有被动吸烟、饮酒史、职业、收入情况等。肺功能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6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6),对FEV_1/FEV_6<70%的受试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后FEV_1/FEV_6<70%者诊断为COPD。结果共对1290例受试者进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者1270例,完成合格问卷及肺功能检测者共1261例,平均年龄58.0±9.1岁。其中男382例,平均年龄59.8±9.0岁;女879例,平均年龄57.1±9.0岁。诊断为COPD 77例,其中男39例(50.6%),女38例(49.4%)。COPD患病率为6.10%,其中男性患病率10.21%,女性患病率4.32%。COPD患者平均年龄62.4±9.8岁。COPD患者中既往明确诊断COPD受试者仅24.68%(19/77)。无症状患者为49.35%(38/77),多为COPD早期(GOLD Ⅰ级占82.14%,Ⅱ级占33.33%,Ⅲ级占20.00%,Ⅳ级占0%),而GOLDⅠ级COPD患者诊断率仅为3.57%。COPD漏诊与GOLD Ⅰ级明显相关(P=0.034),而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累积吸烟量与COPD是否漏诊并无明显关联。结论 COPD是北京市区居民常见疾病,但诊断率低,漏诊率高。目前迫切需要提高社区居民中对COPD的认知度,并增强社区医生对COPD的识别能力,提高诊断水平。
程渊赵燕妮李楠刘俊青康卉夏国光胡萍宿利张成王广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流行病学
COPD大鼠骨骼肌损伤初探
目的了解大鼠COPD骨骼肌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OPD模型组大鼠吸入5%香烟28天,第1、14天气管LPS200ug/200ul滴入,与健康对照组、吸烟对照组及低氧组对比。分别测定组织HE染色、骨骼肌张力、骨骼...
陈建廖纪萍程渊张成宿利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