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乐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动脉
  • 4篇心肌梗死后
  • 4篇死后
  • 3篇心脏
  • 3篇交感
  • 3篇交感神经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电生理
  • 2篇心病
  • 2篇心室
  • 2篇旋磨
  • 2篇旋磨术
  • 2篇药物
  • 2篇他汀
  • 2篇他汀类
  • 2篇他汀类药

机构

  • 7篇大庆油田总医...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岳乐
  • 6篇李晶洁
  • 4篇黄永麟
  • 4篇黎辉
  • 4篇曲秀芬
  • 4篇王桂照
  • 3篇温尚煜
  • 3篇唐玉龙
  • 3篇喜杨
  • 2篇谷宏越
  • 1篇赵晓溪
  • 1篇沈景霞
  • 1篇李克深
  • 1篇董智强
  • 1篇黄冬岩
  • 1篇李迪
  • 1篇王浩
  • 1篇于阳
  • 1篇修春红
  • 1篇张琳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第三届中国心...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被引量:2
2013年
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是胸主动脉内膜撕裂、动脉腔内的高压血流冲入动脉壁造成的剥离性血肿,可引起致死性的动脉破裂,或脊髓、肾脏等器官严重缺血等并发症,发病急,预后极差。主动脉夹层好发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为累计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夹层,急性病死率约为30%,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以往多倾向于保守治疗。覆膜支架血管内植入术治疗DebakeyⅢ主动脉夹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微创技术。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应用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唐玉龙王浩岳乐温尚煜黎辉
关键词:覆膜支架
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有心房颤动患者86例,均经心电图确诊证实。86例患者均经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86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其中转复成功的患者占75例,成功率为88.0%,转复平均时间10.5±1.5分钟;患者的心室率由接受药物治疗前的平均129.7±16.5次/分钟,降为平均63.5±11.7次/分钟:患者在治疗后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出量、心搏指数、射血分数平均值为5.81±0.50、3.53±0.41、76.63±7.75、44.53±3.63、54.78±5.5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S);LA随访1年结果分别为44.3±4.3、42.5±5.1与用药前48.6±4.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随访1年结果分别为52.5±6.2、48.6±4.7与用药前55.4±4.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对于心房颤动有明显的好转作用。用药物治疗收获颇丰。
岳乐
关键词:心房颤动
心肌梗死后区域性神经支配异常及其对心室复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是否存在区域性自主神经分布不均现象,评价交感神经刺激对心脏不同区域心室复极的影响。方法将14只犬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7只)与假手术对照组(7只),心肌梗死组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主干造成左心室前侧壁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应用程序刺激测定梗死区近端心底部及远端心尖部梗死比邻部位的有效不应期(ERP),假手术对照组取心肌梗死组对应部位进行检测。刺激左星状神经节后重复测定上述部位的ER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电生理电极所在部位的交感神经支配情况。结果心肌梗死组未给予左星状神经节刺激时,梗死区近端心底部的梗死比邻部位ERP值(162ms±9ms)与梗死区远端心尖部的梗死比邻部位ERP值(161ms±6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假手术对照组相似(162ms±10ms比164ms±5ms,P>0.05);但在给予交感神经刺激后,仅心肌梗死组心尖部位的ERP值无明显变化,其他被测区域均出现ERP值缩短现象,心肌梗死组呈现心底部(141ms±10ms)与心尖部(157ms±8ms)之间心室复极离散(P<0.05)。心肌梗死组心尖部电极所在部位交感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心底部及假手术对照组均可见正常的免疫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分布。结论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存在区域性失神经支配现象;自主神经异常分布导致神经刺激后心室复极离散的发生。
李晶洁曲秀芬岳乐喜杨谷宏越王桂照黄永麟
关键词:交感神经系统
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Akt/GSK3β信号通路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Akt/GSK3β信号通路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1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0):空白对照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缺血再灌注组(Ⅲ组)、饱和氢盐水治疗组(Ⅳ组)、生理盐水治疗组(Ⅴ组).Ⅰ组不做任何处理;Ⅱ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Ⅲ组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Ⅳ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给予1 ml/100 g腹腔注射饱和氢生理盐水;Ⅴ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给予1 ml/100 g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后60、120 min,4个时间点的正负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左室舒张末期压(LVDP)及左室收缩末期压(LVSP)数据.于再灌注60、120 min后取左室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β(GSK3β)的表达.结果 与Ⅰ组、Ⅱ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大鼠缺血30 min,再灌注60、120 min时+dp/dt max(F=24.61,26.55,25.21),-dp/dt max(F=20.27,18.57,19.35) LVDP(F=23.53,21.79和19.47)及LVSP(F =21.72,17.75和18.22)显著降低,心肌细胞Akt(F=18.62,17.41)和GSK3β(F=15.27,15.58)表达水平升高.与Ⅲ组、Ⅴ组比较,Ⅳ组大鼠+dp/dt max(F=24.52和26.95),-dp/dt max(F =22.71和23.18),LVDP(F =28.56和26.42)及LVSP(F=23.18和25.39)显著升高,心肌细胞Akt(F=17.89和17.43)和GSK3β(F=14.85和14.29)表达水平降低.与T0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T1-3+ dp/dt max(F=20.15,22.49和23.12),-dp/dt max(F =20.37,21.83和23.59),LVDP(F=22.38,21.86,22.75)及LVSP(F=25.01,24.21和25.76)显著下降.与T1比较,Ⅳ组T2-3+ dp/dt max(F =27.15),-dp/dt max(F =22.87),LVDP(F=16.81)及LVSP(F=26.14)显著上升.与T2比较,Ⅳ组T3心肌细胞Akt(F=14.97)和G
岳乐黎辉赵悦李晶洁王柏颍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激酶类
犬心肌梗死后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异常分布及缬沙坦对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心脏局部不同部位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局部心室功能的影响,评价缬沙坦对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缬沙坦对心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21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组与缬沙坦组(MI后每天给予缬沙坦10mg/kg),后两组建立左心室前侧壁MI模型。术后4周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梗死区近端心底部及远端心尖部梗死比邻的非梗死区各部位心室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部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假手术组在MI组对应部位取材。结果MI组心底及心尖部AT1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缬沙坦组AT1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MI组(P〈0.05),心尖部低得明显。MI组心底及心尖AT2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缬沙坦组AT2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高于MI组(P〈0.05)。MI组心尖侧心肌收缩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较心底侧降低的比率[(心底侧-心尖侧)/心底侧](分别为79.5%±3.3%,77.3%±5.3%,86.3%±2.5%)明显大于假手术组(分别为46.7%±8.5%,36.5%±5.2%,40.7%±7.8%,均P〈0.01)和缬沙坦组(分别为63.5%±5.8%,53.9%±6.6%,55.5±6.1%,均P〈0.01),缬沙坦组较MI组局部心肌收缩速度明显恢复。结论MI后压力负荷促使AT1、AT2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加,缬沙坦能够抑制AT1受体上调,促进AT2受体上调,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曲秀芬李晶洁喜杨沈景霞修春红岳乐王桂照黄永麟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紧张素受体心室功能降血脂药
他汀降胆固醇预防冠心病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他汀降胆固醇预防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预防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以降低LDL-C,使其达到<100 mg/dl(2.6 mmol/L)。TC、LDL、TG明显降低,及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TC和LDL-C,还有延缓斑块进展,使斑块稳定和抗炎等调脂以外的作用。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其血脂水平如何,均应给予他汀类药物。
岳乐
关键词:冠心病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P-选择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评价MPO及P-选择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心血管危险事件中的预测性及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从门诊体检时随机选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MPO,P-选择素水平及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P-选择素,MPO浓度高于对照组,当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时候,二者水平均轻度升高,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时,即心肌梗死即将出现或心肌梗死发生早期血浆MPO,P-选择素明显升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P/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中MPO与P-选择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浆MPO及P-选择素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初期血栓形成及存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分析,早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起到诊断性帮助。
张琳董智强岳乐李蓓蓓王百鹤赵晓溪
关键词:冠心病髓过氧化物酶P-选择素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治疗球囊无法通过的慢性重度钙化病变
:探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球囊难以通过的慢性重度钙化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4~2015.2完成择期冠脉斑块旋磨术治疗慢性钙化病变30例,平均年龄66.53&#177;5.59岁,...
唐玉龙岳乐黄冬岩温尚煜黎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治疗前降支球囊无法通过的慢性重度钙化病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前降支球囊难以通过的慢性重度钙化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1~2012.12完成择期冠脉斑块旋磨术治疗前降支慢性钙化病变11例,平均年龄67.27±9....
唐玉龙岳乐李迪温尚煜黎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旋磨术
文献传递
心肌梗死对心脏局部β-肾上腺素受体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MI)后心脏局部不同部位的β受体分布情况。方法 14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 MI 组(7只)与假手术对照组(7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 MI 模型。术后4周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梗死区近端心底部及远端心尖部与梗死区比邻的非梗死区心肌组织运动速度,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后重复测定,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上述部位组织运动的抑制作用;应用RT-PCR 技术检测上述部位β_1、β_2受体 mRNA 表达情况。结果 MI 组心底及心尖侧的组织运动速度比正常对照组均有所降低,β受体阻滞剂干预后组织运动的抑制作用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心尖部尤其明显,可见该部位β受体密度减低。RT-PCR 显示 MI 组心底部及心尖部β_1受体 mRNA 表达量(0.78±0.02、0.41±O.02)低于正常对照组(0.82±0.03、0.85±0.04),心底部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心尖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心底与心尖之间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β_2受体的mRNA 表达量无显著变化。结论 MI 后心脏局部存在β_1受体 mRNA 表达量的区域性变化,而β_2受体无明显异常,这就造成心尖部β_1、β_2受体比例发生明显改变。
李晶洁曲秀芬李克深于阳喜杨岳乐王桂照黄永麟
关键词:心肌梗死肾上腺素受体美托洛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