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桑吉巴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非物质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遗...
  • 4篇城市
  • 2篇遗产旅游
  • 2篇遗产旅游开发
  • 2篇旅游
  • 2篇旅游开发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代型
  • 1篇以人为本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群落
  • 1篇人为本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城
  • 1篇生态城市
  • 1篇生态城市理论
  • 1篇失地
  • 1篇失地农民
  • 1篇图书

机构

  • 7篇西藏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9篇巴桑吉巴
  • 2篇胡海燕
  • 1篇孟祥娜
  • 1篇苗彦军
  • 1篇首汉强
  • 1篇呼天明
  • 1篇许岳飞
  • 1篇孙永芳
  • 1篇次加
  • 1篇杨华
  • 1篇益西措姆
  • 1篇付娟娟

传媒

  • 4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商业时代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藏研究
  • 1篇商情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生态城市理论及实践对策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理论、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的比较,提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巴桑吉巴
关键词:生态城市以人为本城市规划
浅议20世纪中叶前的拉萨城市发展变迁被引量:3
2009年
文章基于大量的西藏历史、宗教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资料,从城市规划角度分析了西藏民主改革前的拉萨城市历史发展变迁和城市格局特点。并探讨了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对拉萨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巴桑吉巴
关键词:城市
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拉萨是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积淀给予人们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现代文明的飞速扩张,今天的拉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
巴桑吉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记忆
文献传递
放牧强度对西藏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西藏高寒草甸科学放牧和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06-2012-08在西藏邦杰塘高寒草甸开展牦牛放牧控制试验,设置对照(零放牧)、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3个处理,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群落丰富度、均匀度、生物量、盖度、密度、高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群落的丰富度和总盖度降低,均匀度指数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先增大后减小;高山嵩草和紫花针茅的盖度和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增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的体积质量和硬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0~1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10~20和20~30 cm土层总孔隙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在0~10 cm土层以适度放牧区最高,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以及pH均显著减小(P<0.05),速效钾含量在0~10和10~20 cm土壤中先增加后减少,速效磷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结论】重度放牧是高寒草甸植被退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主要因素。围栏封育可作为高寒草地植被短期恢复的最佳方式。适度放牧有利于植被群落的增多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益西措姆许岳飞付娟娟孙永芳巴桑吉巴尼布呼天明苗彦军
关键词:高寒草甸放牧强度植被群落土壤理化性质
拉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以拉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构建了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有关专家的问卷打分,得到拉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的得分及聚类结果,据此分析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劣势,认为拉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遗产价值、社会文化效益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优势,而所在区域经济水平、就业能力及经济收益等是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面对当今旅游市场的大众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提高其经济收益,将成为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巴桑吉巴胡海燕孟祥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被引量:14
200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产,又是一种新兴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保护问题现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不应开发、开发的程度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不断的提出。为此,本文以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为实例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巴桑吉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萨市失地农民经济来源现状及抽样调查分析——以柳梧新村、塔玛村为例.
2013年
文章以拉萨市城关区两个占有重要地理位置的村落为切入点,通过入户问卷和实地访谈,反应拉萨城市建设过程中失去土地农民的现状,呼吁社会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保障好失地农民的权益,关注拉萨城市周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针对其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汉强杨华次加巴桑吉巴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经济来源
关于我校图书馆向现代型转变的几点思考
2000年
巴桑吉巴
关键词:图书馆高校
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运作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产品庸俗化、伪民俗泛滥、遗产资源缺乏深度挖掘等问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运作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能否真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例,归纳总结出五种典型运作模式,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论证分析。
胡海燕巴桑吉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