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云平
-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民国时期地方军人社群的消弱——以抗战为中心的考察
- 2013年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成为国民党内抵抗派的一面旗帜,地方势力在这一时期对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对合作的态度。这既为国府的长期抗战创造了条件,也为蒋介石削弱地方势力提供了良机。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处于重中之重位置的地方军人社群出现了消弱。
- 常云平张周
- 关键词:抗日战争杂牌军
- 乱世飘蓬——抗战时期难民大迁移被引量:2
- 2015年
- 从沿海到内地,由中原到大西南,那抗战烽火中的千万难民大潮,既是民族苦难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力量源泉。这是一本填补抗战难民迁移史研究领域空白的学术著作,作者以严谨的态度,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用人口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难民迁移的原因、路线,以及难民结构和政府救助状况,并就迁移对大后方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做了详尽研宄。
- 常云平刘力
- 关键词:抗战时期难民乱世力量源泉学术著作政府救助
- 论聂荣臻的科技服务思想被引量:1
- 2004年
- 聂荣臻是我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他的前半生戎马倥偬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奋战 ;后半生呕心沥血 ,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所领导的十多年里 ,我国的科技事业一日千里 ,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黄金时期”。他为科技服务的思想和对知识分子的关心 ,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聂荣臻为科技服务 ,为知识分子服务的思想。
- 常云平蒋小蓉
- 关键词:聂荣臻
- 史前宗教、礼与文明起源中的政、教关系被引量:9
- 2017年
- 马克思说:“宗教从一开始就是超验性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从现实的力量中产生的。”③任何宗教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世界各古老文明的演进中,原始宗教一般蜕变为超现实的以自然神为主的统一宗教。然而在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的文明起源期,中国的原始宗教在向礼的演变中,沿着世俗化的“礼”的道路演进,从而形成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不同的政主教辅的政治、宗教关系。
- 李禹阶常云平
- 关键词:原始宗教文明起源史前宗教关系超验性自然神
-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人才市场建设被引量:2
- 2005年
- 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步伐,有利于西部地区人才市场的建设,也将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
- 常云平
- 关键词:教育发展西部大开发
- 论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 2012年
- 总结历年中国史课程的教学经验,根据该课程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方向论证,结合多年讲授中国史的经验,本文认为,该课程的改革应从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史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应该进行创新。
- 常云平陈太红
- 关键词:中国史课程教育
- 论《新华日报》与新四军--以《新华日报》的相关报道为视角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充分发挥了作为中共在抗战大后方“喉舌”的功能,及时将新四军作战信息传至社会各界,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限制、打击新四军事件的行动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在新四军的艰苦奋战和《新华日报》大力宣传的共同作用下,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得以维护,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也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做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
- 常云平左婷
- 关键词:《新华日报》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大教材观与新课程资源观下中学历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被引量:8
- 2006年
- 在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下,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诸如:如何正确鉴别和利用国外史籍和互联网中历史课程资源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历史学术争议与分歧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求实创新教育与坚持正确历史观等问题。我国的历史新课程改革要充分体现我国的国情特色和学科特色,克服削足适履式的、机械的照搬的倾向。
- 常云平杨弢
-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程改革
- 西部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利用研究报告
- 在人类迈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并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时代的发展特征,顺应时代潮流,谋求西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
- 常云平沈双一钱良群冀伯祥杨弘毅徐流
- 文献传递
- 论重庆大轰炸期间的人口变迁被引量:4
- 2007年
-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人口流动频繁,人口变迁迅速。日军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3年8月23日对重庆的大轰炸,对重庆乃至整个大后方的人口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加剧了人口进一步流动;使男女性别比例进一步失衡;恶化了生活、生存、居住条件;促使人们改变婚配观念;促使国民政府改变人口政策。
- 常云平何多奇
- 关键词:抗战重庆大轰炸人口变迁